荆楚春已至,战役胜可期。除夕之夜,主动请缨,首批投身湘雅二医院发热门诊工作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志愿者。立春之日,北征武汉,首批抵汉驰援武昌方舱医院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3月10日下午5时武昌方舱医院正式休舱,休整后再次请战,自愿转入武汉疫情防控定点医院继续参与重症患者救治工作,誓坚守至抗疫胜利!
一、主动作为,踊跃“参战”
作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疫情防控预备队的队员,1月26日在医务部副主任陶澄教授的带领下,举起了右手,重温医学生誓言,庄严地进行宣誓。“召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必胜”,医护就是冲锋陷阵的战士,我们敬佑生命、抗击病魔、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进行疫情防控志愿者冠状病毒相关防护知识培训后,主动作为,踊跃“参战”,积极投身发热门诊分诊与诊治工作,并主动请缨承担急诊诊区值班。
二、火线驰援,投身武汉方舱医院“新模式”的建设
作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队员,于2月4日随救援队10台“野战医院”车出征武汉。抵达武昌洪山体育馆后迅速开展工作,33小时内奇迹般的抢建完成武昌方舱医院。积极参与方舱医院场馆基础设施改建、医院规章制度建立、医护团队配合、以及感控人员培训等重要工作。通过“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固定场馆”、“社区+方舱医院+定点救治医院”的策略,形成了最高效的集结方式和最优化的新冠肺炎患者转运措施。2月5日晚11时30分开始,首批轻症患者,被陆续转送至武昌方舱医院;2月11日12许,武昌方舱医院第一批共28名患者康复出院。这里对轻症患者主要进行基本的医学诊疗和照顾,一旦病情加重,可以随时送到医疗条件更好的医院及时得到救治,形成一个有序的层级。
二、精准施策,参与新冠方舱“湘雅医疗MDT新模式”的制定和实践
1、“新冠方舱MDT”湘雅医疗模式
作为一名内科医生,积极参与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首创的“新冠方舱MDT”团队建设。火速建立内外儿感科协同、医护药技协同、中西医协同、治疗-康复-心理协同的治疗模式,保障了方舱内儿童、骨折外伤、心脑血管急症患者的及时精准的救治。形成了卓有成效的“院感把关,医护同行;中西结合,心理疏清;小儿兼顾,内外同行;制度药剂,党建支撑”的方舱医院湘雅二医院模式。
2. 多措并举,提倡“双心”治疗
作为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关注肺部病变的情况下,同时警惕出现的“心”问题。密切关注患者血压、警惕暴发性心肌炎,及时发现病情加重患者,做到急危重患者救治关口前移。在方舱内积极提倡“双心”治疗,注重人文关怀,“治病”更“治心”。建立“心灵氧吧”,注重心理疏导,让医患心连心,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三、关口前移,抢建新冠方舱“急危重患者救治流程”
最新研究发现部分轻症患者就并无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仅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而心血管事件是新冠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提示我们需密切关注心血管系统的变化。申请人作为湘雅二医院“胸痛中心”绿色通道急救医生,有最全面的院前急救能力和高度的心血管事件敏感性,迅速提出建议:1、制定方舱医院“心血管急危重患者救治流程”;2、全员进行基础与高级生命支持的培训。获批后结合方舱医院实际情况,火速完成方舱医院“心血管急危重患者救治流程”的撰写,迅速组织开展方舱医院心血管急危重患者救治全员培训,以提高全员急救水平、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了急危重患者救治关口前移,实现了方舱医院轻症患者零死亡的目标。“方舱急危重患者救治流程”得到同行赞同与推广运用。
四、主动思考,利用科技力量助攻抗疫前线
作为“国之名医”周胜华教授科研团队成员,在临床工作中善于思考,坚持科研来源于并服务于临床的宗旨。提出科学问题,利用基础应用研究回答临床问题。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主动思考,通过对比方舱医院内核酸持续两次阳性和核酸转阴患者临床资料,发现年龄和性别是核酸持续两次阳性主要因素,为新冠肺炎患者治疗方案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参与“疫情流行期间心力衰竭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的比较”课题,研究成果于3月4日在线发表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并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建立的冠状病毒病出版物数据库收录,“抗疫”经验获得国际认可。
五、共享湘雅经验,合力抗击疫情
抗击疫情期间,及时总结方舱医院筹建、患者诊治、转诊及出院流程,并整理成科普文章。题为《“新”“心”方舱,新冠肺炎患者的“心”社区”》文章,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抗击COVID-19,CSC在行动”学术平台收录。以《孕育希望的诺亚方舟,托举生命的安全岛屿》为题,记录每一位病友走出迷茫重拾信心的心路历程,每一位医护人员一双双温暖且坚定眼神,每一位普通人奋不顾身的身影和汗水,文章被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疫情防控专题网收录。通过不同的学术平台和媒体,不断向科研人员、临床医务工作者及公众提供及时系统的科学知识,也为疫情防治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