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环境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成立于2012年6月,现有党员41名。支部由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立元院士联系指导。支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守护绿水青山。
▲支部成员重温入党誓词常态化
牢记嘱托,砥砺科技报国初心使命
2013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南大学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观看了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深度净化和回用系统演示,了解运用生物技术手段治理重金属污染情况。在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他听取了粉末冶金特种材料研发应用介绍,同数十位研发人员一一握手,肯定了成绩。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环境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以此为契机,设立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平台研究生党员示范岗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青年先锋服务岗,由老师带队,研究生党员参与,组成23个攻坚克难小分队。历届研究生新生入学都要到此进行思想洗礼,增强新时代研究生党员的使命感。初心再觉醒,思想再洗礼,使命再升华,广大研究生党员寻到了担当之要、追梦之路、信仰之光,积极依托专业优势攻坚克难,服务社会,以科技报国的远大抱负助力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勇毅前行,攻克冶炼污酸资源化治理难题
支部坚持“四个面向”,围绕有色冶炼行业最难处理的“危、毒、腐”重金属污染物⸺污酸,攻克其高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的世界难题,扎实写好新时代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重大课题的“奋进之笔”,着力培养担当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组织建设为根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始终突出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党建基础,着力推动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成立污酸治理现场攻坚克难临时党小组,并在工程现场设置党员示范岗,师生党员白天奋战在工程一线,晚上召开党小组会议,针对性地研讨解决现场遇到的问题,展现出啃下污酸治理这块“硬骨头”的信心与决心。支部注重考察培养在攻坚克难党小组中表现突出、敢于担当的青年学子,在学科团队和“小环在线”等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引导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支部坚持将党小组建在项目团队上,抓品牌,出特色,组织“学术之星”“奉献之星”评选等活动。
以思政工作为支撑,彰显身边典型榜样力量。支部坚持抓引领促提升,以柴立元院士牵头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模范,通过特色党课、选树典型强化思想引领,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柴立元院士以“我的科学梦”为主题讲授专题党课,号召同学们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绽放自己的青春光彩;时任支部书记李青竹在主题微党课中讲述了污酸治理现场的感人事迹与拼搏精神;现任支部书记王庆伟带领党小组成员,以忘我的精神开展科技攻关,奋战污酸治理工程一线。通过党课和对身边典型的学习,研究生们深刻理解了奉献和担当的意义,更加坚定了攻坚克难的决心。
坚守初心和使命,在守护绿水青山实践中升华。支部成员积极主动投身工程现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行动上见真章。2019年12月的一个晚上,现场值班党员陈昊、陈志军发现污酸脱汞剂出现了团聚结块,堵塞了设备管道,连续中试试验被迫中止,团队面临前功尽弃、项目逾期的风险。他们迅速组织攻坚研讨会,正在休息的轮班党员谢小峰也赶到现场。大家迅速分析,找准原因,制定解决方案,经连夜奋战,堵塞的管道被成功疏通,保证了中试和后续项目的顺利进行。
2020年10月, 支部向开松同志带领小分队在韶关冶炼厂顶着屋顶塔顶的烈日与生产设备的辐射高温,克服了连续高强度作业的疲惫,连续工作15日,累计配制吸收液700余瓶,上爬烟囱23座,背负超100kg 重的采样设备攀爬高度累计超1000米,助力冶炼行业绿色升级。
矢志创新,勇攀重金属污染防治科研高峰
近年来,团队共发表SCI 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1项、首届湖南省科技创新奖等省部级奖励20余项,30余名研究生党员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和荣誉。支部书记王庆伟获2011年度、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长沙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科技攻关成效显著。支部成员开发的冶炼污酸、重金属废水、含砷废渣等工程治理技术应用于全国26个省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了30余项重金属污染防治创新技术的转化和转让,其中“冶炼多金属废酸资源化治理关键技术”“基于微生物特异性的重金属废水深度净化新工艺”“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治理与清洁利用技术”等获国家级科技奖励,成果应用于全国300多项工程。支部充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