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学院在行动(二)

2024-02-23 16:21:36 陶恒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学院学生利用寒假开展了系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

01携手各族人民,共铸民族团结

202421日,法学院23级学生向毅在湖北利川兰田村开展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本次宣讲首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概念进行介绍,突出了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后概括了兰田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生动实践,重点介绍了在湖北省开展“共同缔造”活动过程中各族村民一起建设幸福美丽家园的典型案例。最后号召大家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继续加强民族团结,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让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本次主题实践活动有助于广大村民深入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和现实价值,也进一步明确了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0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力共绘同心圆


2024126日法学院23级学生袁铭英走进秀山司法所,与各社区的调解主任开展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本次宣讲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内涵。她结合兴蒙小学“普通话+喀卓语”双语教学模式和中南民族大学“民大节”等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拉近了理论和现实的距离。第二部分是交流互动环节,各调解主任们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纷纷建言献策,共同认为要全面深入具体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彻到各项日常工作之中。通过宣讲活动,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兴蒙乡继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当地各民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

03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圆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4131日,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23级同学张译文同学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都兰社区开展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圆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的宣讲。宣讲中,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系统全面阐述。宣讲中大家一致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各族人民要始终保持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宣讲结束后,社区书记向她介绍了当地定期举办的各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赛事活动,令她深刻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文体活动促进各族人民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0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绘就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202423日,法学院23级学生田芮帆在广西南宁青秀区开展了主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讲活动。一方面,她以王燕娜为例,讲述了新疆第一例跨民族捐献肾脏手术,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我们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她通过制作宣传单给大家普及了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她告诉大家我们要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旋律,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让“五个认同”深深扎根八桂大地、融入各族人民血脉。

05中华儿女是一体,团结一心共发展

2024129日,法学院23级学生刘姿铄在吉林省梅河口市四合社区及全胜村开展了两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在四合社区,刘姿铄向参会人员介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和重要意义。她强调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大家庭的观念,鼓励人们共同团结,共同发展。在全胜村,她通过理论阐释、民族团结故事、案例分析和互动交流等方式,与工作者分享了关于“什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体会。此次宣讲活动不仅增强了四合社区和全胜村工作者的凝聚力,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热烈讨论。

本次主题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教育强国有机结合,有利于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实际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更多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刘雨菲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返乡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学院在行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