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管学子讲党史③丨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2021-09-27 08:50:57 学习强国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习近平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在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时刻,重温百年奋斗的恢弘史诗,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团总支特此推出建管学子讲党史”系列特辑,让我们一起重温红色记忆,走近一个个关于共产党人坚守信念、捍卫家国的动人故事,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回眸党史,感恩今天。大家好,我是讲述者魏麒芝,今天我为大家讲述“沂蒙母亲”王换于的故事。

王换于(1888年—1989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19岁嫁给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的于泮。1938年12月,王换于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选为东辛庄村妇救会会长和艾山乡副乡长。她的丈夫、两个儿子和大儿媳在她的影响下,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抗战时期创办战时托儿所,照料抚养了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工作人员和革命烈士的近百名革命后代,被誉为“沂蒙母亲”。

1939年夏,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大众日报社等先后驻扎在东辛庄村。随同机关一起来的还有一批孩子,为免除部队的后顾之忧,王换于主动要求建立战地托儿所。在当地党组织的协助下,她主动挑起了抚养和照顾抗战将士子女的重担。一次,她到西辛庄村察看寄养的孩子时,看到一位烈士的孩子没有奶吃,瘦弱不堪,她便将孩子抱回家,交给正在哺乳期的二儿媳。此时,二儿媳正抚养着自己的孩子和另外一个孩子,奶水显然不够吃。王换于叮咛儿媳:“让革命烈士的孩子吃奶,咱们的孩子就吃粗的吧!咱的孩子饿死了,还可以再生,可烈士的孩子死了,那可就断了根了啊!”

就这样,王换于的4个孙子由于缺衣少食、营养不足,先后夭折。而革命烈士的子女却在王换于及其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健康茁壮成长。


沂蒙母亲王换于和两个儿媳

1941年冬,日军纠集5万人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山东省参议会副参议长马保三把一本《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刊》交给王换于保存,并嘱咐道:“全省所有抗日领导机构和干部名单都在这本书上面,要千方百计收藏好。”她牢牢记住这句话,将这本书保存了38个年头。1978年,王换于90岁高龄的时候,将这本书完整地上交给沂南县有关部门。这本书后被征调到山东省档案馆,填补了山东省关于联合大会资料的空白。

1941年11月,大众日报社发行科的毕铁华(后改名为白铁华)被日军逮捕,遭到严刑拷打,身上多处皮肉被烙焦,后经群众掩护脱险,被送到王换于家安置。这时的毕铁华已面目全非,全身溃烂化脓,奄奄一息。王换于忙与丈夫、儿媳用汤匙给他喂红糖水、小米粥,进行抢救。在毕铁华苏醒过来后,王换于又到处打听治疗烙伤的方法。经过半年的精心治疗和调养,毕铁华终于恢复了健康,重返工作岗位。

也是在1941年日军大扫荡中,中共山东分局书记兼八路军第一纵队政委朱瑞的爱人陈若克,已怀有8个月的身孕,可她还是决定跟随部队转移,不幸被敌人逮捕,押到沂水县城。敌人对她用尽酷刑,导致她早产,可她毫不屈服,最后她和女儿双双被敌人用刺刀刺死。12月中旬,陈若克母女的遗体被秘密运到东辛庄村。王换于流着眼泪为陈若克母女做了寿衣,变卖了部分家产,为陈若克母女购置了棺材,将她们安葬在村东头自家的田地里。

在抗日战争艰苦的岁月中,王换于还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并救治了一大批八路军伤员,每当附近有战斗结束,她便和儿媳去救治掉队的干部和战士,精心治疗后送他们归队。

2003年,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在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落成。2010年,王换于被山东省妇联评选为“70年山东妇女杰出人物”。



责任编辑:魏麒芝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建管学子讲党史③丨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