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日活动】学习《习近平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

2022-08-28 21:20:28 李晶


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主编的《甲骨春秋》在会上正式发布,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致信祝贺,孙春兰副总理宣读贺信。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甲骨文在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希望广大研究人员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党支部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支部党员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分别围绕未来甲骨文研究工作的开展、甲骨学传承、甲骨文科研成果的应用实践等方面发表看法。

李运富书记表示,习总书记的贺信语言精练,内容丰富。贺信中再次强调“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充分说明习总书记深刻认识到甲骨文等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价值,体现了习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站在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高度来要求的。因此,对甲骨文的研究不能仅限于甲骨文本身,要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从而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还提到“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观点突破了甲骨文研究狭隘的民族主义界限,具有国际格局,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甲骨文的研究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能够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李晶同志认为,甲骨文历史悠久,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甲骨文等古文字资料的出土不仅对研究不同时代语言文字具有重大影响,更是考古学、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的研究的“助推器”,而这些学科也都是事关文化传承的重要学科,甲骨文研究更是连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桥梁。要遵循古文字学自身发展规律,做好甲骨文研究的传承工作,积极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甲骨文研究虽然仍属于“冷门”学科,但其发展和成长仍需大量物力和人力,仅靠某个人或某个单位是万万不可能使“骐骥驰骋,大鹏展翅”的。因此,我们在古文字学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古文字学自身的规律,对甲骨文研究人才进行专业培养,组建“智囊团”,使其成为甲骨文研究的坚强后盾。

苗利娟同志认为,甲骨文研究仅停留在学术理论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应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坚持文化自信,需要发扬老一辈学人的家国情怀和优良学风,在持续开展殷商文化和甲骨文研究的同时要注重研究理论成果的应用转化,例如,将甲骨文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价值挖掘与当代社会发展相结合,才能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两方面实现双赢。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甲骨文研究和发展也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存环境,而良好的社会与生存环境的建设需要政府这个“千斤顶”的大力支持,应进一步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生态的了解,维护并优化其生存环境。

齐航福同志认为河南的汉字资源优势明显,应当多方凝聚共识,加大汉字文化研究的深度,拓宽汉字文化研究的宽度。具体说来,第一,要持续加强文字释读这类基础性工作。目前对商代语言文字的通盘整理工作还相对不足,亟须专业学者持续加大文字整理的力度和工作量。第二,要清晰梳理汉字发展脉络。今天的出土文字材料十分丰富,学界应在字形分析和量化统计的基础上,全面揭示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规律。第三,要深化不同文字间比较研究。既包括汉字与其他意音文字间的比较,也包括汉字与拼音文字间的比较;第四,增强汉字文化阐释意识。需集中对古文字材料进行系列的排谱整理,使文字材料具有史料价值,从而能够多角度揭示其所反映出来的历史文化内涵。

刘风华同志表示,作为一名古文字研究人员,要将甲骨文研究作为毕生的功课和事业,用一生去探索甲骨文的奥秘。

最后,李运富书记总结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为甲骨文研究学界带来了发展的春天。作为河南省的汉字研究重镇,汉字文明研究中心要担负起历史重任,进一步精准研究定位,积极承担起优化整合省内汉字资源、构筑汉字文明高地、促进中原文化崛起的历史责任,以自身实际行动推进甲骨文研究,加快“构筑汉字文明高地,促进中原文化崛起”的步伐。


责任编辑:刘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党支部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支部党员各抒己见,热烈讨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