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关于语言文字,代表们有话说

2023-03-19 21:58:45


语言服务

1、董洪川:

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语言服务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通过调研发现,目前语言服务市场发展程度不高、语言服务人才供需失衡、区域内组织机构协同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他建议,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语言服务能力,助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即通过强化政策保障,加大对语言服务行业的支持力度;同时,推进专业建设,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翻译人才培养布局,特别是结合成渝地区在国家新开放格局中的区位优势,围绕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需要的关键语种进行布局。

此外,他还建议建立区域性语言服务行业发展协同机制。由国家部委牵头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区域性语言服务研究中心,形成成渝两地政产学研协同工作机制,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语言服务研究项目和语言服务翻译工作。如开展区域性语言服务行业研究,制定成渝地区语言服务行业规范,定期发布成渝地区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和智库研究报告成果;推动成渝两地语言服务行业协会、翻译类学术组织、翻译人才培养院校加强协同联动;在顶层设计、行业研究、翻译服务、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等。 

2、程萍:

为身份证上的名字加注汉语拼音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文康(临沂)律师事务所主任程萍提出了《关于在身份证上加注拼音》的建议。

程萍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是最常使用的身份证件,随着时代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应针对新的社会现象进行“更新换代”。在身份证上加注拼音不仅能规范多音字、生僻字,避免姓名误读、读错的尴尬,也利于加强汉字的推广宣传,推动汉字、拼音的国际化并满足国际交流的需要,符合时代潮流。


 教育改革

1、王灿龙:

年轻人要避免形成网络依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王灿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网络时代的一种新现象:很多年轻人出现“文字失语症”,即依赖网络用语进行交流,致使正常的表达能力弱化。

他认为,针对“文字失语”,年轻人要避免形成网络依赖,尤其对学生而言,最初的阅读和写作训练要全面系统、科学规范,需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不能一开始就依赖互联网和手机等智能终端。

王灿龙长期关注大学语文教育,今年全国人代会上,他提议,完善大学语文课程制度建设,提升大学毕业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他建议,成立大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保证有专业的权威组织和力量对大学语文的教研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管。建议学校设置独立的大学语文教学单位,配备专职的大学语文教师和管理人员。此外,还要调动大学语文教师的积极性,允许根据学校和专业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按需配送。同时,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大学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让学生既有内生动力,也有外在压力。

2、陈伟志:

进一步推行中高考英语科目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董事长陈伟志认为,需进一步推进中考、高考英语科目改革,创新初中、高中英语教学,优化英语科目的设置。为此,他提出了三个改革建议:第一,将高考外语必考科目改为选考科目,中考英语实行等级考试。同时完善“一年两考”制度,避免因过度应试导致的不公平竞争。实施全国性英语水平考试体系,完善中考英语等级划分标准;第二,改进和优化中考、高考英语命题,侧重考查英语表达与沟通能力。逐步打破“应试英语”、“哑巴英语”的困境,突出英语教育的语言工具本位,强调语言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切实提升初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第三,取消初中、高中英语的主科地位。全面取消小学一二年级英语课程,降低英语课程在初高中教学中的比重,注重“个性化教育”,切实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引导社会对于英语学习“回归理性”。

3.张继:

切实提高高等书法教育质量,强化基础教育阶段汉字书写教育的重要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副主席张继提交了《关于书法升级为一级学科后如何持续健康发展》的提案。目前,书法已从原来隶属于一级学科美术学的二级学科,升级成为与美术并列的一级学科。这是中国书法高等教育应时代所需的顺势推高。张继认为,学科升级后的书法事业如何持续发展,书法学科建设如何顺利进行,书法的教育与传承如何面对新的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此,张继建议: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到书法教育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国家层面应继续出台支持书法教育的政策,。二、谨慎、有序扩大高等书法教育办学规模,严格把关。同时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高等院校设置书法专业,甚至开办书法学院,一切以保证教育质量为前提。三、站在文化强国与文脉传承的高度,强化基础教育阶段汉字书写教育的重要性,继续有效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切实提高现有教师汉字书写水平,尤其是现有中小学书法教师的书写水平。


   学术研究与推广普及

1、徐丛剑:

增加多种语言的科技出版物比例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对红星新闻记者说,他自己本身是一本生殖与发育相关医学英文杂志的主编,在从事这本英文杂志的相关工作中,他发现,我国每年发了大量的科研论文,论文数在全球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与此同时,我们自己的英文杂志很少,在5000多种科技期刊中,只有5%左右是英文期刊。“这个实际上导致我们有很多的声音想在国外发表的时候,必须首先得到国外的编辑和审稿人的认可才能发得出去。”徐丛剑说,这导致了国内的很多研究成果和观点无法与国际交流,影响了我们学界向世界发声。另一方面,每年我们大概要向国外的出版商交几十亿的版面费,这是个很大的损失。他认为我们可以用这些费用去扶持自己的外文科技出版物,还可以适当鼓励办一些其他语种的科技出版物、学术期刊,才能真正拓展我们国家自己的学术影响,甚至有可能做到学术引领。徐丛剑认为,要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学术往来,就得大力支持和扶持多种语言的科技出版物。

2、陈红彦:

尽快推进古籍保护立法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古籍多为纸质,具有退行性改变、易损、不可再生等特性,使用中需要科学有效保护。

“2022 年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后,古籍工作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从法律层面上对当前已经在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规范进行确认和完善,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其长期科学有效发展。对机构、个人不利于古籍安全传承利用的行为进行警告、处罚、制裁,责任清晰,赏罚分明,形成爱护古籍的自觉,很有必要,也正当其时。”陈红彦说。为此,陈红彦在今年两会期间将提交“关于尽快推进古籍保护立法的提案”,建议以法律手段规范古籍的存藏利用,让古籍工作有法可依,让古籍保护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立法要覆盖古籍工作的生命全流程、保障古籍在正确的保管利用手段下安全传承,同时合理利用,彰显文化大国实力。“各级政府从财政收入中按比例提取专项经费,用于古籍工作,使古籍工作开展可持续有效。对从事古籍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给予基本保障和政策支持。”陈红彦说,各级各类机构及人员,共同执行古籍相关法律,以法制的力量保障古籍的有效传承,应该是新时代古籍保护工作的特征。

3、洪厚甜:

建设“历代书法经典名作品鉴工程”,提升书法发展维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副所长洪厚甜针对当前书法艺术蓬勃发展,书法爱好者和从业者众多,书法教育传播从校内到校外形式多样,但传播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提交了实施“中国历代书法经典品鉴工程”的提案。

为了让更多人民群众感受和学习书法文化,推动书法艺术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符号,并推动这一文化符号走出中国。洪厚甜建议,由政府主导推进正解中国传统书法历代经典名作的“历代书法经典名作品鉴工程”,为书法艺术的学术鉴赏作基本定位,为书法艺术的传承和海内外传播建立具有学术高度的参照系。

洪厚甜表示,现在书法艺术进入校园,学生从小接触、学习传统文化已形成良好氛围,如果能够建立这样一种参照系,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书法知识和技术教学。此外,在将中国书法文化推向世界的过程中,也能依托该参照系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出真正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4、梅兵:

完善中文字符集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

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针对当前中文字符集建设尚有不足,作为传统文化基本载体的历史文献在数字化传播中存在话语障碍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中文字符集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建议。

梅兵介绍,古文字字符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古文字形体原貌来表达的,可以称为原形字,其作用是支持古文字在数字平台上以原貌呈现传播;另一类是用今日通用的楷体字来表达的,一般称为隶定字,其作用是以今天的通行楷字来转写古文字进行数字化传播。前一类古文字在目前的通用电脑字符集中没有收入;后一类也有相当大的比例处于盲区。

字符集中古文字的缺位造成了最具历史厚度的中华文化资源的网络盲区。为此,梅兵建议加强中文字符集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协调管理,实现中国标准的统一编码,增强中文字符集的国际影响力。

5、陈国桢:

编纂一部兼具权威性、普及性的中华传统文化大典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府参事、开封书画院院长陈国桢建议国家对文化资源进行结构重构、创造性转化,组织编纂一部兼具权威性、普及性的中华传统文化大典,打造一个主题明确、层次分明、要素集中的中华优秀文化体系和主题化供给平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此项庞大文化工程如果能够顺利启动,将是国家之荣光、民族之荣光、时代之荣光。

陈国桢认为,新时代修典关键在于创造性转化,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打造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有利于党和国家与人民意志相统一、有利于大众化普及和传承的深化、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成;需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将成语、典故、名言、观点、例证等遴选出来,使之成为独立单元、赋予代码,进入互联网络;需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要主题化供给体系,再造一个主题明确、层次分明、要素集中的新的思想文化体系和主题化供给平台。

对此,陈国桢建议,把新时代修典作为一项国家工程来推进。 当代类编学者刘占锋团队,对中华文化传承传播路径的研究与探索已近40年,可将刘占锋团队的研究探索作为新时代修典试点完善工作方案,由有关研究机构加强学术指导,充实专家团队,提高编纂水平,力争走出一条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新路子。



 语言文字相关法律规范

1、 王灿龙:

应当依法严惩网络语言暴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王灿龙认为互联网“真人不露相”的发声方式和无时空限制的特点使一些网络语言暴力肆无忌惮,给受害人造成的心理压力和精神折磨甚于肉体伤害。

王灿龙表示,对于网络暴力致人死亡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案件,检察机关应依法介入,根据具体情况,可提起公益诉讼或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有关部门予以查处。司法机关应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等用语言侵害他人名誉、荣誉等行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涉网行为同样需要谨言慎行,同时,网络企业、网络平台也要加强监管。

2、 安庭:

规范短视频滥用误用错用汉字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希肯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安庭表示,短视频滥用、误用、错用汉字的问题高发,对广大用户特别是青少年将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对语言文字的规范认知与使用构成了巨大威胁,建议给予短视频平台制作、发布、使用语言文字以硬性约束。健全短视频用户举报机制,对用户上报的存在错字别字怪字情况的短视频,平台方要在限定时间内及时下架,并督促制作者修改订正,对屡次犯错的用户建立黑名单制度。


责任编辑:刘笑劼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经深入调研,提出许多有关语言文字的建议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