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学习│安阳革命故事:粉碎“四一二大扫荡”

2020-07-28 23:05:12 《前辈的足迹——安阳革命斗争故事》 温民法 倪晓

杨得志(资料图).jpg

杨得志(资料图).jpg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崔田民 (资料图).jpg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崔田民 (资料图).jpg

八路军战士越过寨墙,向敌人发起冲锋 (资料图).jpg

八路军战士越过寨墙,向敌人发起冲锋 (资料图).jpg

1941年4月12日,日军主力在伪军李英、杨振兰等部的配合下,向河南省内黄、濮阳、滑县一带沙区,开始了极其残酷的“治安强化运动”和毁灭性的“扫荡”(史称“四一二大扫荡”)。

时值春末,硝河两岸风沙弥漫,一片昏黄。枣树已发出嫩绿的新芽,给荒凉的豫北平原增添了生机。“大扫荡”开始前,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司令部驻扎在内黄县的小槐林村,边区党委和行署机关也驻在这一带。日军首先派出伪华北治安军第一路军李英部约2000余人,从东庄出发,南犯次范、南丈保等地,又以伪24集团军杨振兰部一个旅和孙步月的反共自卫团作诱饵,从浚县的黄新庄出发,经花固直驱距小槐林村五华里的安化城,企图钓八路军主力上钩,一举歼灭。

由于日伪军来势凶猛,对根据地指挥中心威胁很大,军区杨得志司令员一方面派内黄县委书记孙明三带一个连去安化城侦察情况,同时派4团2营和民一团、民三团各一部,于11日下午5点钟,从沙区中心的南野庄出发,以每小时15华里的急行军,傍晚逼近安化城,夜9点40分与敌接火。

战斗一开始就打得非常激烈。4团2营的战士顺着麦垄接近寨墙,从三面架起云梯,向寨上攀登,机枪、步枪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闪烁的火光映红了夜空。敌人凭着寨墙,以密集的火力进行顽抗,碉堡里机枪喷吐的火焰,接连夺去十几名战士的生命。在战斗打得最艰苦的时候,杨得志司令员从小槐林村来到前沿阵地,向4团2营营长张树新说:“要沉着,想办法用最小的代价,夺取最大的胜利!”杨司令员的话,鼓舞了张营长,也启发了广大指战员的智慧。

“用四轮车造土坦克,让狗日的坐飞机!”战士李广才建议。张营长思忖了片刻,随即派战士找来三辆四轮车,钉上木板和用水浸湿了的棉被。土坦克造好了,李广才第一个报名驾驶。他和大胡子老张把炸弹用油布包好放在车厢里,推着土坦克在火海弹雨中滚滚向前。当土坦克接近碉堡时,大胡子老张腿部负重伤,李广才把他扶进车厢,使尽全身力气推着土坦克继续前进,很快冲到了碉堡下。这时敌人竟然不打炮了,只见碉堡下人影晃动。“敌人要逃跑!”张营长说着,指挥机枪手一阵扫射,敌人爬着,叫着,缩回了碉堡。“打得好!”李广才抱起炸药包放到敌人的碉堡前,点燃了药捻。当他回身刚把土坦克推出险区,只听天崩地裂般的一声巨响,碉堡淹没在一片烟火中。

可是,就在安化城的伪军即将被打垮时,事先集结隐蔽于内黄、五陵集、白道口、滑县、濮阳等地的日军主力35师团、独立第一混成旅团和骑兵第4旅团,加上伪军共约1.5万多步、骑兵,100多辆汽车和坦克,20余门重炮,兵分五路,向沙区中心地区猛扑过来。

夜色中,只见东西南北沙尘弥漫,遮天盖地。日伪军的坦克、汽车和骑兵从四面八方向冀鲁豫军区指挥中心直扑过来,远者相距五六公里,近者不到三四公里。炮弹接连不断地落在小槐林周围的村庄、田野、沙岗和枣林中间,弹片如雨,爆炸声震耳欲聋,浓烟烈火,在夜风中冲天而起。这种所谓“铁壁合围”之势,杨司令员看得清清楚楚。敌人靠机械化,我们只有两条腿,要想马上突围,显然来不及了,于是,他和崔田民政委当即决定,杨司令员在前,崔政委居中,卢绍武参谋长压后,率领机关和部队就地隐蔽,待机转移。与此同时,杨司令员命令4团2营,不惜牺牲,吸引敌人,掩护军区指挥机关和边区党委、行署转移。

命令下达后,4团2营张营长和王教导员带领战士们,冲上卫河大堤,首先阻击打得最凶的西路敌人。4月的卫河,水面宽阔而平静。日军成群结队地向河东岸泅来,一匹匹大马,像飘浮在河面的小船,蠕蠕地向前游动。王教导员隐蔽在一棵柳树后面,密切注视着敌人,战士们揭开手榴弹盖,一个挨一个摆在掩体边沿,准备阻击敌人。猛烈的炮火从卫河西岸射来。河岸上嫩绿的柳枝被弹片折断,黄沙弥漫河堤上空,火光映照着战士的脸膛。敌人的炮火轰击了20多分钟,2营一枪未发,当大部分敌人爬上河岸时,王教导员一声令下,猛烈的射击开始了,千百条火舌朝敌人飞去,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2营连续打退敌人的两次进攻,争取了时间,而后主动撤离卫河大堤,吸引敌人朝小槐林东南追来。这时,杨得志司令员、崔田民政委带领指挥机关和地方党政人员,已经借助夜色和大风的掩护,撤离小槐林,从两路敌人中间穿插到濮阳西北地区。

4团2营从安化城撤到后河村,还没来得及休息,西路敌人的骑兵就已追赶过来,东路敌人也开到了距后河仅有三里的杨固村。这时军区后勤机关、宣传队、救国会,还有从李侯、路洲转移来的群众七八百人,全部聚集在后河村中,如不迅速转移,必遭敌人合围。在这十分紧急的情况下,2营指战员立即布置在后河的南门外和西寨墙上,以猛烈的炮火阻击敌人。当西路敌人在六○炮和两挺重机枪的掩护下,冲到离西寨墙只有30米左右时,营长张树新下达了射击命令。机枪班长郭金富的转盘机枪立即叫了起来,日伪军丢盔弃甲,掉头逃了回去。坚守在南门外的战士,也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张营长见军区后勤机关和群众已经向村北转移,便命令部队立即撤离后河。但撤出两里多地,就被杨固的敌人截住了,后河的敌人也尾追过来,情况十分危急。张营长果断地命令:“上刺刀,向北冲!”说着,他从郭金富手中夺过转盘机枪,迎着敌人冲了上去。战士刘秉公被炮弹打掉一只胳膊,他就用牙齿咬开手榴弹盖,向敌人投去。就这样,2营指战员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六次进攻,同敌人血战了一天一夜。

在4团2营同敌人拼死血战的同时,杨得志司令员、崔田民政委率军区指挥机关,从濮阳西北地区转移到内黄东北面,最后转移到山东省观城。他们刚刚住下,4团政治委员孙仁道向杨司令员报告:“2营在近百倍日伪军的合击中,经过反复冲杀,只突出了5连的部分同志。6、7两个连队的200多名指战员,抱着宁肯自己战死,也要掩护大部队转移出去的决心,同日伪军搏斗了一天一夜,至今不见一位同志冲杀出来。”杨得志司令员听了,怀着沉重的心情,拍着孙仁道的肩膀说:“老孙,回去告诉大家,要很好地向6连和7连学习,要化悲痛为力量……”

4月18日,孙仁道带领4团,发扬2营6连、7连拼死决战的精神,一举攻进濮阳城,袭击了日军医院,俘敌80余人。与此同时,军区主力在地方武装配合下,连克清丰、白仓、疙瘩庙等据点,毙伤日伪军700余人,毁敌汽车15辆,大大牵制了日伪军对沙区的“扫荡”。4月19日,日伪军技穷力尽,惊慌撤离沙区。

粉碎日军“四一二大扫荡”后,沙区军民锻炼得更加坚定和顽强,沙区抗日根据地像中流砥柱,屹立在抗日战争的惊涛骇浪之中!

摘自《前辈的足迹——安阳革命斗争故事》

责任编辑:彭淑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河南省内黄、濮阳、滑县一带沙区军民粉碎日军“四一二大扫荡”,沙区抗日根据地像中流砥柱,屹立在抗日战争的惊涛骇浪之中!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