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天地入东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我国信息化发展纪实

2022-06-08 17:56:59

上世纪6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应用加速普及,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信息革命的发展浪潮。这是工业革命以来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历史变革,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乃至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从新中国建设初期“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创造举世瞩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中国人民一路奋起直追、勇毅前行。在沧桑巨变中,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阔步迈入信息革命的历史进程。

当前,信息技术日益成为重塑世界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成为大国综合国力较量的制高点。曾经痛失工业革命机遇的中华民族,从未放弃攀登世界科技之巅的梦想,无论如何都不能与信息革命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新时代的中国乘势而上、奋楫前行,在风云激荡的时代画卷上书写了信息化发展的精彩篇章。

勇立潮头逐浪高,牢牢把握千载难逢的信息革命历史机遇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深圳调研考察时指出:“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

“时代”,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词汇。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时代是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现象的总和,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认识和把握时代问题,是党和国家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的前提和基础。

时代浪潮风起云涌,只有敏锐的智者才能率先感知。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阶段和世界潮流作出的重大判断,是长达几十年观察、思考和实践的成果。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在思索信息时代给中国带来的历史机遇。当时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习近平同志已经敏锐认识到信息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科技是关键,信息是灵魂。不重视信息工作,就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要尽快形成耳聪目明的‘蛛网型’信息网。”

在计算机、互联网尚未广泛普及的世纪之交,习近平同志就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极具前瞻性和创造性地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建设“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数字福建奋斗目标,由此开启了福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这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建设“数字浙江”。习近平同志强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制定并实施“八八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打造了“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

当前,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催生全球范围的产业变革,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信息化领域成为国家竞争的战略高地。

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能否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发展浪潮,事关民族、国家、政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曾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后来在欧洲发生工业革命、世界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逐渐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想起这一段历史,我们心中都有刻骨铭心的痛。”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敏锐指出:“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我们必须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不能有任何迟疑,不能有任何懈怠,不能失之交臂,不能犯历史性错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信息革命的“时”与“势”,高度重视互联网、积极发展互联网、有效治理互联网,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后改为委员会),明确提出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信息时代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发展大局的高度,深刻分析新一轮信息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系统阐明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对我国信息化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从华北平原到八闽大地,从“数字福建”“数字浙江”到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在长期的地方和中央领导工作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准确把握信息时代脉动、敏锐感受时代声音、科学回答时代命题。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一幅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宏伟画卷正在新时代的中华大地上徐徐展开,并日渐绽放异彩。

责任编辑: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浪淘天地入东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我国信息化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