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积极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厚植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情感,暑假期间,我院组织“致青行”实践团队前往平顶山市宝丰县、汝州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翔实的调研活动聚力宣传红色文化,以引导青年学生激活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一、长驱直入跃千里,逐鹿中原开天地
第一站,“致青行”实践团来到中原解放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队员们仿佛进入了一个时空隧道,每一个展品都蕴含着历史的印记,每一步移动都如同是在回溯历史的轨迹,寻找先辈们的足迹。展馆内陈列的文物、图片,生动地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中的壮烈故事,凝聚了那段时期的不屈精神与坚定的信仰。队员们不仅了解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而且感受到了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坚毅与勇气。
二、红色旧址晨曦起,老区土地绽芳华
第二站,实践团来到宝丰县商酒务镇北张庄村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东风又过几回轮,小院葱茏次第新。在这片充满革命历史的土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陈旧的建筑,每栋房子都见证了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斗的历史,这里曾经是中原军区的重要据点,也是解放战争时期英勇抗敌的战场。队员们不但参观了当年的会议室、作战室、住室等展览,更从文献资料和影像资料中学习到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奋斗精神。
此外,团队成员还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交流,通过交流,实践团队成员一方面深刻体会到了历史的厚重和先烈们的伟大精神,另一方面还感受到了革命老区人民的淳朴和热情。在感叹的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这不仅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探访,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
三、解放足迹云壮志,红色丰碑育后人
第三站,实践团赴汝州市中原军政大学旧址参观学习。最让队员们印象深刻的是展馆门口的一支用弹壳制成的钢笔,砖头是座椅,膝盖是课桌,弹壳灌上墨水就是钢笔。这是老一辈革命家为建立新中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畏艰苦、勇往直前的真实写照。通过参观,实践团成员重新走进了那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岁月,真切地感受到那个充满荣光的时代和那一群对党忠诚、为革命鞠躬尽瘁的青年人的家国情怀。
四、汝瓷文化润乡土,千年传承谱新篇
第四站,实践团来到汝州市汝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拜访调研,并在阐绎人的带领下参观了完整的生产线。拉坯、修边、上釉、烧制,一个个精细的步骤,一个个严苛的标准,成就了一件件温润如玉、光而不耀的汝瓷作品。烧制完成冷却时,一声声空灵的开片声,是汝瓷独有的语言,仿佛古人的智慧透过千百年的风霜向成员们呼唤,讲述着岁月的故事。通过和汝瓷传承人李晓涓老师的交流,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汝瓷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制作工艺,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魅力,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敬仰。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实践团成员在5天的社会实践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精神洗礼,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实践锻炼中积累了智慧,在社会熔炉中锻造了品格,在搏击风浪中增长了才干,增强了历史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更在社会层面为红色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助力,为传承弘扬红色精神贡献青年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