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九人生
写不尽生命的精彩绚烂
北大地空学院的杰出校友
五四时期北京大学学生运动的骨干
参与组建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成员
山西建党,点燃革命星火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
北京大学举办高君宇专题展
纪念这位曾经的风云人物
让我们走近高君宇绚烂的一生
1896年10月22日,高君宇出生于山西省静乐县峰岭底村(今属娄烦县),原名尚德。五四运动后,他立志救国,取“均分寰宇”之意,自号君宇。
高君宇的父亲高配天,早年从商,积累下丰厚的家业。但与一般的地主、富户不同,高配天痛恨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痛恨封建主义对人民的压迫,思想进步,同情革命。辛亥革命时,高配天还参加了同盟会,带领高君宇响应革命党人的号召,带头剪掉长辫,以示革故鼎新的决心。高配天对革命运动的热情,使高君宇从小就对民主革命思想有所了解。
高君宇就读的小学,他于此断辫明志
1913年,高君宇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入学后,他“立意深造,勤苦力学”。他还阅读了大量进步报刊,其中包括《晨报》《申报》《新闻报》等革命报刊,这更是激发了高君宇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热情。少年高君宇,目睹袁世凯称帝的闹剧,有感于生民涂炭、国是日非,愤然与同学们一起上街游行,并不断将进步宣传资料寄回家乡,力求唤醒家乡人民,共谋进步。
山西省立一中
1916年夏,高君宇考入了北京大学理科预科,他的人生在这里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五四运动前后的北大,思想活跃,群星荟萃。在校长蔡元培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指导下,校内各种思想、学说、主义并存,往复争锋,各骋所长,关切时事、忧心民族前途的思想交锋热烈。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北京大学先后聘请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聘请倡导新文化、新思想的李大钊、鲁迅和胡适等人担任教授。在他们的影响下,许多青年学生接受了新思想,大力追求民主进步,高君宇也是其中重要一员。
随着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高君宇的思想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他的民族危机意识进一步增强。北大自由的氛围让他得以广泛学习吸收民主科学思想,在新文学、新思潮中不断成长。与此同时,高君宇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为之后的革命生涯奠定基础。
少年中国学会合影,李大钊、邓中夏、高君宇等均在场
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担当道义。1918年,高君宇先后加入进德会、国民杂志社、新潮社等学生社团,并成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最初的会员之一。在这些社团中,高君宇与其他青年进步学生一道,以笔为戎,激扬文字,参与编辑《国民》《新潮》《少年中国》等刊物;他们还积极开展平民教育、实地调查,用脚步丈量社会,唤起国民之自觉心。革命的火种和力量,在高君宇心中不断积聚。
国民杂志社合影,高君宇为创始人之一
高君宇在新闻学研究会认识了青年毛泽东(左),高君宇在新闻学研究会的导师,著名记者邵飘萍(右)
1919年,高君宇预科毕业,顺利升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次年加入地质研究会,务求以科学之精神,求地质之真理。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入北京,国耻难平,北大的进步学生们发起了五四运动。高君宇与同学们在天安门前集体游行抗议,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他们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在街头慷慨讲演,散发传单,力求唤醒蒙昧,启迪国人,期望新的力量团结国人,振兴中华。
五四运动中北大学生的游行队伍
疾风知劲草。爱国学生运动很快遭到了反动军阀的镇压。但就在最危险的时候,高君宇没有退缩,毅然担任了北京大学驻北京学生联合会的代表,领导同学们继续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与反动军阀进行彻底的斗争。在坚决的斗争中,高君宇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斗争策略更加成熟。
针对巴黎和会,高君宇在北京大学学生周刊上发表《我们为什么要反对直接交涉》一文
1920年,在李大钊指导下,高君宇和邓中夏等19名学生秘密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我国最早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合影,高君宇为前排右一
1920年10月,继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之后,李大钊发起成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学习马克思主义,开展革命活动,为建党作准备。高君宇受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委托,参与组建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书记。自此之后,高君宇就不断为反帝爱国斗争奔走。
1921年1月1日,在高君宇等人的宣传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第一所工人文化学校——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正式成立。
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旧址
1921年5月1日,通过高君宇的不懈努力与细致工作,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
1922年1月,高君宇作为中共代表之一参加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共产国际莫斯科大会会场
1922年5月,高君宇到广州出席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团中央委员。
1922年7月,高君宇出席了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委员。
中共二大地址外景
1922年9月,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正式出版,高君宇担任编辑兼记者。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高君宇等受党的委派,领导长辛店工人同反动军阀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长辛店工人参加了全路总同盟罢工,图为火车司机合影
1923年6月,高君宇出席了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高君宇担任了党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
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不久,高君宇受北京党组织的指派,到山西筹建党组织和筹划山西地区国共合作等事宜。
油画《山西建党》,展示高君宇在山西太原建党的历史(作者:田宏宝)
1924年5月,军警搜查高君宇在北京的住所,高君宇销毁党内文件后,乔装撤走。
1924年下半年,高君宇奉中央指示,奔赴广州,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
1924年10月,帝国主义者唆使“商团军”在广州发动叛乱,高君宇协助中山先生投入平叛指挥工作,中弹负伤,坚持战斗至胜利。
1924年11月,高君宇随中山先生北上,至京后积劳成疾,入院治疗。
1925年3月6日,高君宇因病去世,年仅29岁。
高君宇烈士的革命历程令人感怀难忘,他与石评梅的爱情故事同样令人心中感动。
石评梅,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原名汝壁,因慕梅花,自取笔名石评梅。1920年,在北京大学同乡会上,18岁的石评梅结识了24岁的高君宇。石评梅目睹社会黑暗,却不知道污浊的源头;希望改变,却想不出方法。苦闷低沉的情绪,体现在了她的作品中。
石评梅像
高君宇阅读石评梅的作品,感受到了其中的压抑与愤懑,自此,鸿雁传书,文字通情,鱼雁往来,因文学而觅真理,由同志而成同心。渡尽劫波,心意终达。
高君宇1923年4月16日给石评梅的信
1924年,高君宇刚刚参加完平定广州商团叛乱的战斗,给身在北京的石评梅寄去了一枚洁白的戒指,并有尺素:
商团袭击,我手曾受微伤。不知是幸呢还是不幸,流弹洞穿了汽车的玻璃,而我能坐在车里不死!这里我还留着几块碎玻璃,见你时赠你做个纪念。昨天我忽然很早起来跑到店里购了两个象牙戒指;一个大点的我自己带在手上,一个小点的我寄给你,愿你承受了它。……愿我们用“白”来纪念这枯骨般死静的生命。
碎玻璃是他革命斗争的纪念,而那两枚洁白的戒指是他们情感的见证。只是,这枚戒指带在恋人手上仅仅三个月后,高君宇就不幸英年早逝。石评梅的悲痛,非其《墓畔哀歌》所能形容:
假如我的眼泪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缀织成绕你玉颈的围巾。
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颗一颗红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爱心。
我愿意燃烧我的肉身化成灰烬,我愿放浪我的热情怒涛汹涌
……
让我再见见你的英魂。
石评梅在北京陶然亭为高君宇守墓
1928年9月,高君宇去世三年六个月之后,作家石评梅悲伤泪尽,奄然化去,年仅26岁。石评梅去世之后,葬于陶然亭内高君宇墓旁。革命伉俪,终将永远厮守。
高石合葬,永眠陶然亭
高君宇去世后,石评梅在他的墓前
题写了他生前的诗句: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
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
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火花一瞬,照得妖氛尽消散
宝剑之锋,刺破青天锷未残
高君宇烈士,短暂的一生虽然只有二十九年
革命之光,却燃烧出最夺目的火焰
为庆祝建党百年,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传承红色基因,在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在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的支持下,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联合山西高君宇故居纪念馆,共同举办北京大学“生如闪电之耀亮——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之一高君宇事迹资料展”。
目前,本展览移至北京大学逸夫贰楼门前展出。让我们一起追念往哲,追求觉悟,将信仰之火种转化为磅礴的精神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