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十年——运动生物化学教研室团队

2022-11-26 20:23:16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公众号 运动生化 教研室 党支部

01

教研室概况

运动生物化学教研室成立于1953年,前身是化学教研室,1979年正式更名为运动生物化学教研室。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5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运动生物化学教研室成立近70年以来,曾先后出现多名国内外知名的运动生物化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引领学科发展,为国家培养出大批国内外体育科研领域的工作者和研究者,为我国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做出了出色的贡献。

教研室三代教学团队的发展历程:

以冯炜权教授、冯美云教授为代表的运动生物化学前辈为学科发展奠定了严谨务实的特色与传统;以谢敏豪教授、胡扬教授、冯连世研究员为代表的运动生物化学知名专家在学科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1.jpg

图1 九十年代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团队

(前排左至右:张爱芳教授、冯美云教授、张缨教授;后排左至右:时庆德老师,邱俊强老师,曹建民教授,刘刚实验师)(拍摄于2000年)


以曹建民教授、张缨教授为代表的著名学者在运动生物化学学科实践应用前沿和基础研究前沿为年轻学者做出的优秀的典范。

2.jpg

图2 近10年来,教研室教师发扬“传帮带”精神,在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营养方向培养出一系列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拍摄于2020年10月)


近五年来,运动生化教研室从原有的8人增加到16人,并逐渐实现新老更替,教学团队更加年轻化。目前博士生导师11名(含外聘导师),硕士生导师18人(含外聘导师),其中曹建民教授为北京市教学名师,严翊教授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邱俊强教授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所有在职教师均为博士研究生学历,所有导师均有承担国家级或省部级课题的以及服务高水平国家队的经历,以及境外高校研究和学习的经历,为学生发展提供领先的国际视野和领先的科研启迪。

3.jpg

图3  2020年之后,运动生化教研室包括运动生物化学与营养、兴奋剂检测两个方向的教学研究团队,教研室成员增加至16人。(拍摄于2022年10月)


目前,新一代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研究团队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奋发进取,努力推动新时代下运动生物化学的新发展。

02

立德树人,教学思政引领

多年来,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团队对标国家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重大战略,教育学生体育承担着“为国争光,为民服务”的重大使命,鼓励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体育改革发展战略全局中,用新中国体育事业的伟大成就教育和引导学生们增强四个自信。近年来,团队及成员曾多次省部级以上优秀团队及优秀个人等荣誉。

4.jpg

03

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教学成果丰硕

近十年来,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团队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吸收引进、借鉴利用、自主开发等多种途径,搭建新的教学环境,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团队教师所授课程多次被评为优质课,教学评估名列前茅。

自团队成立以来编写各类教材和专著30余本,教材体系齐全,有多本教材荣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和北京体育大学精品教材。在课程持续建设过程中,获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奖励,推动了学科发展。近5年,团队获校级教学成果奖励11项,省部级奖励4项,教学研究项目立项3项。

5.jpg

6.png

04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科研业绩突出

运动生物化学教研室团队近年来的研究方向涵盖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两大方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运动应激与适应、运动营养、运动训练科学监控、运动与能量代谢、运动与内分泌、运动与肥胖、运动与衰老、基因选材、高原/低氧训练、运动促进健康的生化机理等。十年来教研室教师承担或参与国家级、部委级、横向课题和其他各级各类课题8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7项,省部级项目29项,横向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23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C刊及中文期刊论文180余篇),科研著作10余部,省部级以上的科研获奖13项。

7.png

运动生物化学团队多年来一直秉承科研服务于实践的理念,以曹建民教授为代表的多位教师曾先后为足球、田径、游泳、摔跤、举重、赛艇、皮划艇、铁人三项、现代五项、艺术体操、越野滑雪等多支国家队提供训练监控与营养科研工作,助力科技奥运。


8.png

图4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科技助力奥运”科研与实践


05

面向大众,积极开展科普宣传

团队教师不仅在运动与健康领域开展研究,也积极投身社会科学宣传工作。邱俊强教授、严翊教授、苏浩副教授、郭娴副教授等多位教师通过视频网络媒体、科普讲座等多种形式,并长期运营“运动是良医”、“慧运动”等公众号,向大众宣传运动促进健康的科普知识。

9.png

图5 团队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开展 “运动促进健康”相关领域的科普宣教

06

搭建研究平台,加强国际交流

团队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以运动生化与营养创新团队为核心,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运动基地签订实习协议,把运动队一线作为研究生们提升专业知识的研究基地。加强科研平台的交流与合作,聘请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运动医学研究所、反兴奋剂中心的专家作为外聘导师,并于美国、挪威、澳大利亚、丹麦等多个国家的知名专家建立实验室合作关系,形成高水平智库,把学生送出去,把专家请进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近十年培养硕士、博士生共计276名。

10.png

图6 师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运动生化教研室团队寄语:


严谨务实,倾心付出,为学生搭建起科学研究与运动实践之间的桥梁,全面打造“热爱祖国的体育事业、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具备全面创新的科研能力”的体育专业人才!






责任编辑:杨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运动生物化学教研室成立近70年以来,为我国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做出了出色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