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部等部委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为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文件精神,准确了解和把握我院2023级研究生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切实提高心理干预工作的主动性和准确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2023年10月17日晚7点,资源学院二楼伯声报告厅,2023级研究生新生集中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暨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心理中心与您同行,给心灵做个“体检”如期进行。此次的心理测评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副教授、资源学院研究生辅导员梁青青主讲。
心理测评前,梁青青老师首先介绍了长安大学省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实践活动与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体系,努力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心理品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以“彩虹心理育人”品牌实践活动,深入推进“阶梯式育人”与“浸润式育人”结合双向的育人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较高。然后解答学生感兴趣的心理问题,介绍了心理咨询预约方式、心理健康知识和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引导学生科学认知心理健康,关注自我健康成长。随后,学生认真阅读《新生心理健康普查须知》,登录“学生心海导航心理测评系统”,进行网上答题,整个普查过程紧凑,有条不紊,当晚20点心理普查工作顺利完成。据统计,2023级研究生新生全部参加本次心理健康普查,实现100%全覆盖。
整个心理普查工作在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心理中心精心安排下,资源学院始终坚持健康第一原则,牢把入学心理普查“第一关”,科学了解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断增强心理育人合力,助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六有”大学生培养。
学院主动走访国内外知名高校,选留或转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秀博士,形成新任思政课教师准入培养成熟架构。学院积极拓宽人才成长路径,开设“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大力引进学科带头人。同时,实施“学科特聘教授”制度,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人才成长通道。学院搭建人才培育平台,成立“思享”学术工作坊,通过实施“青年教师提升计划”,以柔性引进的机制与国内高水平研究学者合作,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力争培育在专业领域具有杰出表现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学院进一步强化绩效考核,通过实施“教师科研创新岗计划”,以“分类绩效考核”为杠杆,加大教师的科研绩效考核和人才培养绩效考核力度,盘活师资队伍存量,不断提升教师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贡献率。
学院建立“培育、激励、考核”三位一体的科研发展机制,通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卓越科研支持计划”“马克思主义理论重大项目培育计划”“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水平成果产出计划”,资助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系列丛书”,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期刊发表标志性研究成果。聚焦理论研究阐释,学院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多篇高水平理论文章,同时,继续发挥咨政建言功能,扩大社会影响力。学院大力夯实加强研究平台建设,做大做强“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平台基地,整合现有省级文化类平台,并将其打造为国家级研究平台。
学院努力建好“必修+选修”的课程体系,打造“马工程+教辅”的“教材+”体系,组织骨干教师编写具有特色的辅导读本,形成立体化教材体系;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行业思政”的育人体系,实现学科优势与教学优势的“双强化”、教学内容创新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双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双发力”。通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果培育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流课程建设计划”,学院深入推进思政课教学研究,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建设“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高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度重视党建引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学院紧紧围绕“第三批陕西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的目标,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学院推动党建工作开展,实现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提高议事决策水平;实现政治把关作用到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守稳学院各类阵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教学学风,推动“三全育人”体系到位;实现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到位,抓严抓细抓实党支部工作,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推动改革发展到位,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聚合力、抓统筹,强保障的政治核心作用,服务师生、凝聚人心,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使学院党建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