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8月,进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任教,目前任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第二党支部书记。她认真履行支部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职业教育,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上做出突出贡献。
一、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党支部作优质成样板
史东丽同志带领支部全体党员创新实施12345支部工作法,实践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以党建项目为引领,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将党建与理论研究、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研服务密切融合起来,同频共振、互促互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先后被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党支部先后被学校评为优质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校特色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校级样板支部创建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2项、工作创新奖1项。
二、用心教书,做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史东丽同志一直承担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先后讲授过的课程有《数控加工工艺与装备》、《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等5门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她能够做到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备课详尽、细致,精心设计教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掌握教学节奏。在课堂中,充分运用信息化资源和手段,构建信息化课堂,信息化课堂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维度,降低了学生学习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满意度明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有所提升。信息化的课堂教学,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教师感觉更加轻松,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史东丽老师通过课中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课后指导学生参加许多比赛,获得了一些荣誉。指导学生获得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挑战杯-彩虹人生”江苏省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创效大赛二等奖;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项;江苏省智能制造技术大赛三等奖;第二届全国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2项;常州市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创新创业一等奖2项;获得校一级工匠型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数控2131班宋浪说:“在挑战杯比赛当中,史老师能够和团队积极融为一体,和同学们互相探讨,针对团队同学提出建议能够合理采纳;同时对团队遇到的难题进行详细讲解,并一直鼓励团队成员不放弃,真正诠释了身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与素养。”
数控2136班的嵇振明说:“史老师对待教学认真负责,条理清晰,授课内容详细,我们大部分都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一整节课学下来有收获、欣喜,使我们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思想上更是得到了提高”。
三、潜心育人,做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者
在 “课程思政”大环境下,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史东丽也积极投身于高职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中,不仅勇敢承担“课程思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光荣职责,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充分挖掘产业与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把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而且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
2018年至今,以《数控车削技术》课程为抓手,边主持开展课程思政专项课题《“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专业课中的融入研究》的研究,边撰写并发表思政论文等。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注意引导学生提升知识技能,发展理性平和的情感态度,坚定积极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热情、乐观、豁达的生活观,形成积极、勤恳、认真、踏实的职业观。通过课程思政专业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共建设思政课程两门,校级“课程思政”先进教学团队一个。机械行指委装备制造类专业课程思政案例评选中获得二等奖,在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评比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校级劳动教育案例评比中荣获二等奖。还获得常州市教学能手称号,思想政治先进个人,校优秀职工等称号,近年来获得多次教学质量优秀奖。
四、精益求精,做学生新时代匠心教师
史东丽老师作为专任教师,不仅积极撰写人才培养方案,编写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积极参与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讲教师身份参与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主持建设江苏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核心课程,获得江苏省微课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主编编写“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一部,江苏省高等教育重点教材一部。而且能主动积极承担学院各项重点任务,参与江苏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项目等省级及以上项目申报工作。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常州联翔机械装备有限公司)一线顶岗实践。在企业顶岗实践期间,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产品,并在生产车间、质量部、研发部门等进行轮岗实践,熟悉并体验各岗位工作任务。熟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参与产品车间生产、管理及设备维护,与企业合作进行横向课题的研发。了解行业全局、做整体和的职业分析并参与企业相关的设计与研发,提高科研能力。研究分析,深入思考,收集企业真实项目任务,并转化成教学案例,拓宽教学路径,丰富课堂元素。史东丽老师,真正承担起工艺设计师的职责,去生产一线,查看产品情况,先CAD画图,然后编写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文件,最后工艺文件指导工人师傅实际生产,再进行三坐标检测。每一个环节都是亲力亲为,事无巨细。
截止目前,史东丽同志主持省级及以上项目8项,发表论文20多篇,中文核心期刊11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0多项,指导学生发表论文5篇。同时,她应用专业技术开展社会服务,带领学生与企业共同研发的多种专用刀具,应用于多款典型产品之上,替代了国外进口刀具,大大降低了刀具使用成本和产品加工成本。已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机械加工工艺优化和改进等方面的10多项技术难题。
完成的项目,优化后整理成教学案例,向学生进行讲解。整理的教学案例,以PPT的形式呈现,盖板类零件的教学案例近400页PPT。箱体零件的教学案例近500页PPT。获得了江苏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考核优秀。
“春华秋实染白发,无怨无悔迎春夏”。从教20年来,史老师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她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平凡之事力争完美、细微之处铸就精彩”,三尺讲台,是她无悔的选择,教书育人,是她一生的追求。史老师“热爱工作,把工作当兴趣、当生活”,而这些由内而外的修炼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在教育这片热土上,史老师厚积薄发、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她用师爱、责任和智慧谱写教坛无悔的人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