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机电党支部“三全育人”改革优秀案例
前言:随着国内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高职“双高”建设稳步推进,技能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日益迫切。基于“人人可学,人人出彩”的职教理念,如何更好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职创新人才育人重点需要逐渐由个别尖子生的培养向成批优秀学生的培养转变。在这里,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党支部给出了自己“三全育人”的改革方案。2019年底,由机电支部书记及副书记发起、支部成员参与,联合学生一起组建了常信机器人协会,该协会主要解决了双创人才动态发掘、双创人才可持续培养等育人难题。
正文:
1、课后“开小灶”,创新创业“用”起来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在学校开设《创新思维训练》、《SYB创业》等课程基础上,将所学知识融入到专业背景中,只有这样才能有对象、有场景的理解创新创业。涂琴持续更新融入创新创业要素的校级在线开放课程《液压与气动》,眭翔、支则君等教师在协会日常活动中开设了《三维仿真设计》、《3D打印技术》等课程,在教学中引入创新创业要素,讲解新技术相关的案例以及专利撰写方法,促进学生对专业前沿技术的思考、理解和应用。集体活动后各指导教师利用实验室开放给学生训练课程拓展技能、专利撰写、项目汇报等。协会成立3年以来,学生先后申请专利11项,授权9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
2、边学边练,“课赛一体”显真章
由于很多专业课程都是模块化课程,师生交流时间较短,为了将课程中激发的创新创业想法在课后能持续跟进,“课赛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所谓的“课”是指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赛”指的是高职类与专业相关的技能大赛或“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等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机器人协会将“课赛一体”的教学方式把课堂学习的专业知识与竞赛实践结合起来,课中以项目为基础,课后以竞赛为核心进行开展活动。通过吴琪、眭翔、颜鹏、戴宜全等老师的竞赛专题培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更加深刻巩固专业知识,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在竞赛中的实践与创新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协会学生先后获得了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第六届“欧姆龙杯”自动化控制应用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一等奖等荣誉。
3、面对未来有信心,优秀学长来献计
支部教师将协会指导、班主任工作与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了解与引导相结合,形成从全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闭环,真正做到育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支部教师通过调研和交流发现,00后学生在大学三年不同时期存在一定的“迷茫”,如不及时引导,这种“迷茫”可能会伴随其不同职业成长阶段。不少学生在学校招聘会上,面对琳琅满目的工作岗位,不知选哪家企业。还有不少有意向转本的同学,对于如何转本也是一头雾水,因此,邀请客座教授赵霁多次开设创新创业、专业前沿相关讲座,让学生加深对智能制造的认知;邀请宝马格总经理及研发部经理举办“企业工匠进校园”系列讲座,从管理人员及工程师的角度为学生职业成长献计献策;并组织“优秀校友来献计--学生职业发展(就业及转本)线上指导活动”,邀请刚毕业没多久的校友给学生现身说法,支部共同支持,使大一新生、大二学生以及正在顶岗实习的大三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有新的认识。
改革成效:
机电党支部发挥党员能啃“硬骨头”、改革创新勇争先的精神,师生协同推进机器人协会建设,为专业课程教学创新创业案例融入提供持续更新的宝贵资源、为教师双创指导能力提升提供练兵场、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涵养与选拔提供实践基地,实现双创大赛出成绩、课程建设增资源、教师服务学生提质量与学生创新能力同提高等四方面的共赢。进一步地,机器人协会党建工作品牌为常规专业教学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精神世界的丰富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重大赛事激励、教学资源优化、师资水平提高以及优秀学生帮带等四方面的保障,成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之源”,使学校“三全育人”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为具备技术报国之情怀、创新图强之精神的未来工匠的培养提供基础。
辐射效应:
机电党支部深化“三全育人”改革,依托机器人协会,从学生成长的时间维度上,对学生的培养及关注从学生在校期间延伸到学生转本、就业、升学以及后续的职业发展中,从影响范围上协会指导教师团队对学生创新方面的指导从协会扩散到机电、工业机器人、计算机等多个专业学生,切实实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改革目标。
图1 机器人协会组织双创培训活动
图2 机电党支部及机器人协会组织线上沙龙活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