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党旗飘扬”报道聚焦光电学院传感与红外信息处理党支部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举措和成绩。
支部简介: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传感与红外信息处理党支部建在红外与传感技术科研团队上,是一支成立多年、继承“扎根西部、献身科研、育才报国”优良传统的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2人,支部书记既是党建带头人,又是四川省学术带头人。支部具有鲜明的“三高”特征:聚集高层次人才、攻关高难度科技、产生高亮度成果。支部成员获博士学位占比100%,95%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蒋亚东同志带领科研团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奖项,个人获评“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太惠玲同志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十佳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等,带领团队获得四川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王军同志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吕坚同志荣获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2020年,支部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传感与红外信息处理党支部自创建全国样板支部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中央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对标“七个有力”,围绕“一个重心,两个支撑,三个落实,四个带动,五个合力”的建设思路,着力推进“三个一”计划,构建“横纵结合,育人全覆盖”的师生党支部共建工作体系,营造“立先锋树模范、重学习勇担责”的争先氛围,打造“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攻克前沿科学技术难题为己任,立志科技报国”的党建特色品牌,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筑牢战斗堡垒,守好党建主阵地
支部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提升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做到“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不断筑牢战斗堡垒,在党建工作主阵地上精耕细作。
支部党员在泸定接受红色教育后交流心得体会
多措并举,抓严抓实“三会一课”。“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对教育管理党员发挥着重要作用。支部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的刚性力量推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有序高效开展;以创新方式开展组织生活,做到凝心聚力、热情不减;讲好专题党课,邀请党校专家上党课,汲取政治智慧,坚定理想信念。
支部书记当好“领头雁”,强化班子建设。支部书记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当好“领头雁”。抓计划制定,不断提升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支委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党建工作研讨会,对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讨论;培养支部中的党员骨干,通过传帮带,不断提升青年教师党员的业务水平和个人能力。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在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党支部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学习,将理想信念内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推动事业发展不懈怠。
构建师生支部共建机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支部创新构建的“纵横结合的师生支部共建工作机制”,切实发挥了辐射带动的功效。党员教师作为研究生支部指导教师,定期参与学生支部的组织生活,开展交流讨论,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教师支部召开的支委会邀请学生支部支委参加,不断加强对学生支部的建设指导,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教师党支部契合学生特点,与学生支部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等,通过共建支部模式促进师生党支部工作提质量、上台阶。
围绕根本任务,担好育人主职责
支部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党建和育人工作深度融合,探索“三全育人”的新方式方法,使党建工作和育人育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
运用新载体,保障课堂教学。疫情期间,支部面向团队教师开展了在线教学动员工作,配合教学管理部门积极做好线上课程培训工作,提高线上教学、线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教师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工具,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实施在线授课、资源点播、线上辅导、讨论、答疑等活动;组织交流会,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尽量减少疫情对教学活动的影响,确保了教学质量不减、标准不降。
邀请四川省委党校老师讲党课
全方位参与,助力“三全育人”。除了承担课程教学以外,支部倡导党员教师以多种形式融入人才培养工作。党员教师不仅在专业上传道授业,同时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并积极承担学院各类学术论坛和学生科创项目指导,通过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支撑光电人才培养体系。
支部所在团队与学院其他科研团队共同支撑了责任学科“光学工程”的建设任务,该学科在上一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评价。支部成员牵头的《创新多元柔性教育,构建光电信息人才培养体系》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建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承担了多项四川省教改项目、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依托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学生提供平台,培养了大批人才。指导的学生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等荣誉,多篇论文被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选为封面论文。
锤炼过硬本领,进军科研主战场
支部立足于“支撑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和光电科学前沿”的指导思想,教育引导党员立志科技报国,以攻克前沿科学技术难题为己任,不断锤炼本领,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军科研主战场。
引领科研方向,锤炼过硬本领。支部加大宣传力度,引导青年教师进军核心技术领域,邀请支部内资深专家帮助青年教师解读形势,制定科研规划;加强示范引领,设立党员示范岗,增强党员的使命感,在支部内形成“强本领担责任”的党员表率氛围。疫情疫情期间,支部党员带领团队师生积极谋划、多措并举,召开线上会议及时调整科研计划部署、研讨研究方案等,保证了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科研工作实际,加强对党员的监督管理;坚持问题导向,支部组织开展党员“经验共享”活动与专业方法、技能培训,促进科研工作效率的提升。
培养青年骨干,搭建人才梯队。为提升教师水平,组织开展了党员教师“学帮带”活动,通过展学术交流与研讨、举办光电相关学术专题讲座,促进青年骨干教师成长。为青年骨干教师提供更多锻炼机会,选拔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党建工作骨干,推选参评各类教学竞赛等。
支部所在团队长期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红外与传感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相关成果打破了西方国家数十年的技术垄断。在党员教师的带动下,团队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项,省部级奖项10余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支部党员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国防技术发明二奖1项。近两年团队到账科研经费中党员教师贡献比例达到75%以上。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