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思政课结对共建的通知要求,增强思政课实践育人实效,4月25-27日,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赴江西省宜春市开展“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程焰、院长唐兴军率师生代表共26人参加了活动。高安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左漪,副局长兰灯莹,吴有训科教馆馆长熊光荣,副馆长雷文静参加了此次大思政课实践活动。
4月26日上午,师生们首先来到高安市毛主席旧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毛主席旧居是毛泽东、朱德率红一军团在高安开展革命活动时留下的革命遗址。通过参观学习,同学们深受感染,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跟党走,发扬革命先烈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精神,努力学习,做党的好儿女。
随后,师生们来到吴有训科教馆接受科学精神教育。高安市吴有训科教馆原名吴有训纪念馆,是一处集自然科学、科教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及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科教园地,也是教育部办公厅、科学技术部办公厅联合设立的科学精神专题“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吴有训是我国杰出的物理学家、教育家,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称为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作为新中国首批院士,吴先生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国家的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他为国家培养出数十名院士、科学家。4月26日恰逢吴有训先生诞辰127周年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学生们更被他“爱国乐教的热情与执着”所感动和鼓舞,纷纷表示要永远铭记他身上体现的“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学家风范,并化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参观结束后,学院与吴有训科教馆就建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校馆共建、吴有训科学精神传承与弘扬等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高安市文广新旅局副局长兰灯莹介绍了吴有训科教馆——科学精神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熊光荣馆长就吴有训先生的先进事迹和科学精神进行了专题讲解。程焰书记首先对高安市热情周到的接待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开展本次活动的背景及行程。唐兴军院长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育人作用、深化校馆共建机制、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提升育人效果等介绍了学院的思路。随后,校馆双方就“如何推动科学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进行深入讨论与交流。双方均表示要充分利用好吴有训科教馆——科学精神专题实践教学基地,深度挖掘校馆合作教学资源,探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新路径。
4月26日下午,师生们来到瑞州府衙和高安市博物馆,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高安的生动实践。通过对瑞州府衙的参观学习,同学们感受了高安厚重的历史文化。了解到高安市是一座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城市,自宋代就有了瑞州的说法,明代有了瑞州府。“千年府衙,史韵绵长”的称号名副其实。而今天的瑞州府衙已经被高安人民建设成为一座极具历史底蕴、古典艺术的人文景点和历史人文实践教学基地。在高安市博物馆,师生们更被高安青花文化所折服。博物馆内收藏的元代青花瓷器数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名列第三,中国第一,元代釉里红瓷器在世界各大博物馆馆藏数量名列第一,具有“亚洲第一陶瓷馆”的美誉,并吸引了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青花文化的考察研究,以及众多游客的参观考察。学生们也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的精美工艺和陶瓷文化中久久不愿离开。
4月27日上午,师生们又驱车前往荷岭镇石溪吴村的吴有训故居,了解吴有训成长成才的历史。据村主任介绍,吴有训生活俭朴、热爱科研,他一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走向投身科学救国、科技报国、科技兴国、科技强国伟大事业,为祖国和人民在科学与教育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学生们纷纷表示,一定把吴有训先生“学成归来,科教报国”的高尚品格传承好,发扬好,实践好。
本次“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把思政课从省内搬到省外,从课堂走向场馆,丰富了思政课社会实践育人的形式,拓宽了思政课教学空间和视野,让师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魅力,也在所见所闻中进一步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意义。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依托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利用各种鲜活的教材,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魅力和实践伟力,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