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带动 |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2021-01-18 20:35:25

2018年12月13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论坛在我校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二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思想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等著名期刊编辑,共计50余人出席了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美容教授主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创始人之一张耀灿先生致辞,并作了题为《大有可为 任重道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研究的思考》的报告,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指明了大方向。本次论坛既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前沿问题,又基于宏观视域、重要视角分别对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进行探讨,同时,从学术编辑视野谈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等问题,分阶段依次进行主题报告。

吉林大学陈秉公教授整合传统依据与实践需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容体系应包括思想政治理论、道德品性理论、理想人格理论三方面内容。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解读了“共同价值”的传统文化内涵,剖析其利益统一性的特征,提出共同价值的实现需要立足国际国内两种现实基础。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从中国特色、新兴应用、铸魂育人、治党治国这四个方面来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定位。北京师范大学王树荫等多位专家立足基础理论创新的前沿思考,共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担当,指出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保障。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秦在东教授等专家从宏观视域出发,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建构发表了真知灼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的着力点在于理论、学术与实践的创新,发力点在于构建学科话语体系以及核心知识体系等方面。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教授等专家以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的重要视角展开,提供了学科范式转变、树立正确国家观等多种研究视角,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深化、领域细化、学科繁荣。上海师范大学石书臣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唐克军教授等专家阐发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具体问题创新,指出要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证研究,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论内涵,在实践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特别策划环节,《思想理论教育》常务副主编曹宁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张博婉等人员,立足学术编辑视野,指出现阶段学术期刊中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的问题,呼吁广大学者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学科向着完整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经过自由讨论和互动之后,万美容院长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论坛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问题的大讨论,聚焦前沿,从宏观视域整体建构、从重要视角深度透视,并着眼基础理论的重点发展问题,主题集中、针对性强、氛围良好,强调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主要任务。论坛的顺利举办既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对于增强学科自信、推进学科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论坛。本次论坛既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前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