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示例

2023-07-22 16:50:55 黄凤芝

胸怀“国之大者” 守护“粮食安全”——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党支部书记  黄凤芝

一、关照现实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一)重温党的二十大报告

我们先来重温一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报告“第十五大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第(二)小点”“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二)贯彻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讲话精神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

习近平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习近平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支持和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三)主题教育相关概况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3年3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从4月开始,在全党上下分两批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1.主  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目  的: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推动全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3.范  围:以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

4.总要求: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5.根本任务: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6.具体要达到的目标: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

7.工作安排:主题教育不划阶段、不分环节,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理论学习

——调查研究

——推动发展

——检视整改

——建章立制

8.意义:

两个重大部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

三个就是要——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全党更加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推动党的自我革命、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与人民同心,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全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

9.着力解决6个方面的问题:理论学习方面、政治素质方面、能力本领方面、担当作为方面、工作作风方面、廉洁自律方面。

10.八种学习书目:

①《党的二十大报告》

②《党章》

③《习近平著作选读》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

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⑥《论党的自我革命》

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

⑧《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

二、回望历史  中共百年党内集中教育回顾

党内集中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共百余年的历史上共有16次,分别是:

(一)延安整风运动(1942年—1945年)

这是第一次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开创了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先河。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整风运动贯彻“惩前毖后”和“治病救人”的方针,着重于提高思想认识、团结同志。整风运动的方法步骤是:认真阅读文件,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自我反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认识,总结经验,逐步取得思想认识的一致,增强党性,改进工作。整风运动是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一个创造,对党的建设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二)整党运动(1947年—1949年)

这次运动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些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存在的思想、作风和组织不纯的问题。整党的基本方针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说服教育为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整党的基本方法是:公开党的支部,吸收非党群众参加党的支部大会,使“三查三整”工作接受群众的监督;对少数被地主、富农和流氓分子操纵的党支部,则由上级组织派出工作组重新组建党支部,并协助支部开展整党工作。通过整党,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都有很大进步,党同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

(三)整风运动(1950年)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开展的第一次整风运动。整风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干部和一般党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克服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克服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改善党和人民的关系。整风的重点是:整顿各级领导机关和干部。一般由首长负责,总结报告工作,阅读指定文件,讨论政策执行情况,检查思想和作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然后制定改进方法和建立健全必要的工作制度。

(四)整党运动(1951年—1954年)

1951年2月,党中央提出以三年时间进行一次整党,重点解决党内思想不纯和组织不纯的问题。这次整党运动分三步展开:第一步是对广大党员普遍进行关于党纲党章和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教育。第二步是进行党员登记。第三步是对党员作审查鉴定,最后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组织处理。此次整党过程中,还在全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与整党运动相结合,是对党员和党组织的一次群众性的审查,有力地促进了整党运动的深入开展。这次整党直接促进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各项建设的展开。新中国成立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获得全面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

(五)整风运动(1957年)

整风运动围绕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主题,采取开门整风的形式,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初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整风运动中,群众提出的意见绝大部分是正确的、有益的,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但是,由于对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了过分严重的估计,党内整风转为反右派斗争,党和国家的事业遭受了损失。

(六)整党活动(1983年—1987年)

这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全面整党。这次整党的任务是: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从中央到基层组织,自上而下,分期分批地整顿。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分清是非,纠正错误,纯洁组织。这次整党成功地避免了过去政治运动中盛行的一套“左”的做法,坚持正面教育,强调发扬民主,做到整党与改革、与经济建设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为后来党内开展的集中教育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七)“三讲”教育活动(1999年—2000年)

以整风精神进行的“三讲”教育,是切实解决领导干部队伍党性党风方面突出问题的一次生动实践。大体步骤和基本方法是:思想发动,学习提高;自我剖析,听取意见;交流思想,开展批评;认真整改,巩固提高。讲学习,主要是学理论,学知识,学技术。讲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讲正气,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形成的好传统、好作风。“三讲”教育活动在探索妥善解决党内问题、提高干部素质的新路子上迈出了重要步伐,创造和积累了和平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些重要经验。

(八)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5年—2006年)

这次活动,以“增强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为目标,重点在于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标准。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和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得以解决,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得以解决,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群关系更加密切。

(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08年—2009年)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牢牢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经过全党共同努力,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实现了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取得明显成效,为党和国家办成大事、办好喜事、办妥难事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广大党员、干部把参加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难得机遇,积极投身学习实践活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十)创先争优活动(2010年—2012年)

这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按照中央提出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要求扎实推进。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各地各部门围绕中心工作谋划活动,围绕科学发展确定争创主题,开展公开承诺;加强行业指导;开展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活动;加强组织体系、骨干队伍、活动载体、工作制度和阵地建设。这次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是新形势下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成功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组织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5次党内集中教育,这是第6次,看得出来,密集程度是百年罕见。

(十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3年—2014年)

活动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这次活动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一是广大党员、干部受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深刻教育,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显增强。二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恢复和发扬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传统,探索了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效途径。四是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得到增强。五是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固。

(十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2015年)

“三严三实”是指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次专题教育对照“三严三实”要求,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着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努力在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见实效,在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见实效,在真抓实干、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见实效。这次专题教育突出问题导向,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党性上进行了又一次集中“补钙”和“加油”,特别是绷紧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使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十三)“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016年以来)

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这次学习教育要求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教育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规,着力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使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对党忠诚、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十四)“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2019年5月—2020年1月)

主题教育以“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为总要求,总结历次党内集中教育经验,对新时代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进行了新探索、积累了新经验:一是聚焦主题、紧扣主线;二是以上率下、示范带动;三是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四是紧盯问题、精准整改;五是严督实导、内外用力;六是力戒虚功、务求实效。这次主题教育是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生动实践,促进了全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为我们党统揽“四个伟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有力动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十五)党史学习教育(2021年)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二是要树立正确党史观。三是要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四是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密集开展党内集中教育,与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部署是分不开的,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分不开的。1938年,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回顾党的28年革命历史,指出:“谢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他们给了我们以武器。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最近,各单位都在密集开展主题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开展调研、读书班学习、演讲比赛等各种形式,相信我们党员干部经过主题教育,一定能实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的目的,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三、环视古今  了解粮食的“前世今生”

中华文明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相比世界上很多由游牧民族而建立的国家,有更早的农耕痕迹和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历史,而且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人类文明,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和粮食有关的踪迹,中国的粮食文化在人类发展史和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从中国立场来看待与我们人类生存、发展和繁衍密切相关的这么一个词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

(一)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关于“粮食”的记载?

关于“粮食”这个概念,起源很早,早到什么时候?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古人最开始把粮食统称为“五谷”,见于《周礼》《论语》等著作,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

见史料:

《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汉郑玄注:“五谷:黍稷菽麦稻;又麻黍稷麦豆。”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唐王冰注:“五谷:粳米小豆小麦大豆黄黍。”

《左传·襄公八年》:“楚师辽远,粮食将尽,必将速归,何患焉?”

(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关于粮食耕种的记载?

远古时期,先民们是处于“饥不择食,饱则弃余”和“生吞活剥”的状态,也时常生病。在《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民食果腹、蓏(luo)、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

后神农氏发明耒耜(lei si),在中原大地上教人们发展农业,生产粮食,古名神农氏。史料记载,春秋管仲《管子·轻重篇》:“神农作,树五谷于淇山之阴,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

(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关于粮食加工的记载?

我们前面讲了,先民是“生吞活剥”,有吃的就吃点,无论是生的还是死的,香的还是臭的。后有燧人氏,开始钻木取火,才有加工的意义。如:

《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后在考古中发现,最早的加工工具是杵臼、石磨盘和磨棒。

(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关于粮食流通的记载?

粮食流通贸易,是粮食作为商品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中国历史上真正有粮食流通的记载,从商朝开始,商朝开国之君汤组织妇女“文绣纂(zuan)组”,换取夏人粮食,“一纯得粟百钟”。

《管子·轻重甲》记载:“伊尹以薄之游女工文绣纂组(丝绸织锦),一纯得粟百钟于桀之国。”除换取了大量的粮食之外,还换来了其他手工业原料。原料充足,商国的手工业更加发达,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贸易,形成了良性循环。结果,商地的百姓越来越富足,商国国力日益强盛,而夏朝的经济却日益空虚。商国以商业兴商,为灭夏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五)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关于粮食储藏的记载?

先民在收集野生粮食之时,一时食用不完的粮食会储藏起来,这是粮食储藏的起源,据考古资料,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当时有翁、罐之类可以用于储藏。

粮食储藏的文献记载,是在《诗经》和《周礼》两部典籍中。其中

《诗·小雅》:“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chi)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曾孙的庄稼堆得高高,就像屋顶和桥梁。曾孙的粮仓装得满满,就像小丘和山冈。快快筑起谷囤千座,快快造好车马万辆。把收下的谷物全都装上,农夫们相互庆贺喜气洋洋。这是神灵回报曾孙的大福,祝愿他长命百岁万寿无疆

(六)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关于“粮票”的记载?

     粮票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计划经济时代,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实行粮食供给分配制,从1955年-1993年,长达38年的时间里,粮票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纸质凭证,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上个世纪几代人的成长记忆。我们学院专门有个“粮园”,里面有很多粮票。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粮票的却不是新中国成立后,是在什么时间呢?

    早在公元前8世纪至前5世纪的春秋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用竹子做成的形如令箭的“粮签”和“粮籍”。汉代以后,逐步形成法律化的粮食证券,有票券、版串、串票、截票、执照米等多种。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潼州府发行的“收粮票”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出现“粮票”字样的粮食票证。

    (六)舶来的五谷杂粮

     高梁(原产非洲赤道两侧)、玉米(南美洲中部的亚马逊流域,如秘鲁、巴西、玻利维亚等)、燕麦(中亚细亚,小高加索地带,亚美尼亚、土耳其、伊朗等)、豌豆(欧洲地中海北岸地带,如希腊、意大利等,亚洲西南部地带,如伊朗、阿富汗)、蚕豆(非洲北部,如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亚洲西部,如黑海南岸、高加索地带、土耳其等)、甘薯(中美洲)、马铃薯(南美洲秘鲁南部)。

(七)中今中外重大粮食危机探析

吃饭问题是天下安定的根本问题。一场粮食危机,足以导致一个国家政权的分崩离析。史料记载,我国历史上大大小小发生过2000多次战争,大部分是因为人们没有饭吃,被迫造反引发的,其中13次大规模农民战争中,有12次的爆发直接与灾荒有关。

1.中国古代粮食危机事件

周厉王时期(公元前858-前853年),连续六年大旱。《诗经·小雅·节南山》对这场空前的灾害有着许多纪实性描述:“民之无食,相怨一方”“民之未戾,职盗为寇”,记录了灾情以及引发社会动荡的混乱情景。

《汉书》卷99有“连年久旱,百姓饥穷,故为盗贼”的记载。

东汉灵帝时,排除异己,横征暴敛,外戚宦官掌权犹如“饿狼守庖厨,饥虎牧羊群”,人们苦不堪言,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社会震荡不断。

唐宋元明清末,诸如此类,因灾害缺粮引发社会动荡,导致山河破碎、改朝换代的事屡屡发生,史书不绝。

民国时期,1918年大旱席卷北方六省,50万人丧生。

1928年-1930年北方八省饥荒弥漫,风、雹、雪、水、蝗、疫诸灾并发加上暴力战争,山东数百万人被迫无奈只得去“闯关东”,陕西当时人口1300万,全省92县悉数蒙难,八百里秦川,尸骨遍地,死300万。

1931年,长江流域灾民1亿多,因饥饿、瘟疫死亡300万。

1934年,全国大旱,饥荒,死600万。

1942年,中原大饥荒,河南110个县,生灵涂炭,千万灾民背井离乡,饿毙300多万,另有300多万人西出潼关流浪,沿途疫病、扒车挤踩死者无数。妇女售价为平时的1/10,壮丁为平时的1/3。

2.20世纪世界粮食危机事件

1972-1974年:石油危机引发的全球粮食危机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石油价格暴涨,受经济滞涨影响,主要粮食出口国出口量大幅下降,出口价格攀涨。与此同时,全球谷物已连续歉收多年,粮食库存锐减,加之苏联进入了国际市场大量购买粮食,多重因素交织,从1971年至1974年,世界粮食价格翻了3倍。

可以发现,能源危机背后,往往还潜伏着全球粮食危机,能源短缺直接抬高了粮食生产的成本和价格,对粮价的上涨更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8: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粮食危机

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粮食危机爆发开来,“世界粮仓”美国也未曾幸免。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爆全球金融危机。祸不单行,全球气象灾害连连,澳大利亚、阿根廷发生干旱天气,引发全球粮价恐慌性上涨,并高位持续一年多,使37个国家爆发粮食危机,全球10多亿贫困人口遭受饥饿威胁。

2008年度世界粮食库存由2002年度的30%下降到14.7%,为30年来最低;世界粮食储备仅为4.05亿吨,只够人类维持53天,而2007初世界粮储可供人类维持169天。

此外,导致危机很大的一个因素是各个国家采取了限制贸易的办法,一些主要大米出产国为保障国内供应限制出口,致使大米价格大幅上涨。

2020年至今:全球疫情、恶劣天气、地缘冲突引发的全球粮食危机

世界粮食计划署《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严厉警告:冲突或经济冲击,经常与新冠大流行有关,伴随极端天气的肆虐——这些因素,持续让数百万人陷入严重的粮食不安全局面。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冲击全球粮食供应链,干旱、洪水、拉尼娜等极端天气导致全球粮食产量下降,同时推高全球粮食价格。比如,受拉尼娜的影响,南北美洲的玉米、大豆核心主产区遭遇极端旱情,影响了全球玉米大豆的供给,从而推高了价格。

2022年,俄乌冲突更是加剧了全球粮食不安。作为全球两个重要农产品出口国,直接影响全球小麦、大麦、玉米以及植物油等粮油产品供应链。国际市场担忧粮食供应问题,尤其是高度依赖俄乌两国的埃及、土耳其、孟加拉国和伊朗等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比斯利此前警告称,全球将面临二战以来最大粮食危机。

纵观以上几次粮食危机,都离不开极端天气、地缘政治、能源或金融危机的驱动。在复杂的全球化系统中,任何一个微小因子,都可能会被无限放大,甚至还可能延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危机的背后,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生产、贸易、价格、物流等多重风险,无一避免。只有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才是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展望未来  胸怀“国之大者”  守好“粮食安全”

人们对粮食的憧憬,孕育了辛勤劳动、守望田园的中华农耕文明。先祖们为了获取足够的食物、消除饥饿,维持生存发展的需要,与风云变幻的自然环境进行了长期的互动,不断增长求生本领,在“天、地、人”的共处中,人们领略了云卷云舒、花开花落,逐步发现了造化的玄机,提高了对大千世界的认知,尊重客观,感恩自然,敬畏天地,掌握规律。这恰恰是我们学院“五粮文化育人”理念萌发的历史渊源。作为粮食院校的我们,要勇于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和使命,胸怀“国之大者”,为守好“大国粮仓”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一)如何理解“国之大者”?

“国之大者”是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要事,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

所谓“国之大者”,解决的是思想认识上的格局和高度问题。

一是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也就是要“上接天线”,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上立得高、看得远,学会从中央的高度思考问题、理解政策

二是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党员干部需要对定邦安国的重大原则、重大立场和重大利益,做到心明眼亮

做到这两点,就需要我们跳出日常事务的思维局限,学会思考大局、大势和大事,培养政治家的头脑。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只有善于登高望远,善于从现象看本质、从苗头倾向看发展走向,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廓清各种迷雾、理清千头万绪。

    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讲“国之大者”,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年轻干部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时,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时,对“国之大者”要了然于胸。

为什么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十几年来,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不仅如此,每年去地方考察,都要走进粮田看一看,问问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的情况,与农民一起算算收入账。每每这时候,总书记都由衷地感叹:“今年的馍能吃上了”“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豆子长得很好”……这是“农民出身”的大国领袖对三农的天然感情,是14亿人口的当家人对粮食的“时时放心不下”,更是领航复兴巨轮的船长对伟大航程的坚定底气。

大国的事,千头万绪,但吃饭问题始终是“天字第一号”的问题。14亿人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巨量的粮、油、菜、肉。总书记指出,“农业保的是生命安全、生存安全,是极端重要的国家安全。”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是生存问题、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无论个人还是国家,所有的梦想或烦恼都是吃饱饭以后的问题,在吃饱饭以前,吃饱饭是唯一的梦想和烦恼。

正是因为粮食的极端重要性,粮食往往成为“一剑封喉”的利器,成为地缘博弈的终极武器。远的有春秋时“齐纨鲁缟”的故事,齐桓公高价收购丝绸诱使鲁国放弃粮食生产,从而用粮食战一举击败了鲁国;冷战时期,西方奉行“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2022年全球粮价飙升,30多个国家限制粮食出口,部分国家因此发生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迭,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约2.58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问题,有国家因粮食和农业问题破产,有粮食大国政治家因失去粮食自主权而当众落泪。粮食日益工具化、武器化、金融化、能源化,粮食安全也深度与金融安全、能源安全连动、交织、捆绑。俄乌冲突以来的国际地缘斗争,使这一切鲜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一旦危急关头,有钱买不了、也买不到,即使买到了,也运不出、运不到。正如总书记所言,“如果粮食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

(二)粮食安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国家、没有软肋的国家,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因此,粮食安全的核心内容是“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端自己的碗,装自己的粮”是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对粮食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要从战略上看,看得深一点、远一点。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这是从战略上考虑的。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如果口粮依赖进口,我们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我们的立足点、着眼点是,绝不能买饭吃、讨饭吃,饭碗里必须主要装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我国以占世界百分之九的耕地、百分之六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从当年四亿人吃不饱到今天十四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靠什么?靠的就是自力更生,我们自己养活自己。

因此,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年至2022年又连续十九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2023年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

    (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战略论断提出的背景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19) 。这是他对粮食安全作出的战略论断,指明了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对抓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保障工作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粮食安全的实质是食物安全,食物安全的重点是粮食。习近平多次对“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提出的国情、历史、国际背景和供求格局进行阐述,体现了有关粮食安全战略论断的国情观、历史观、全球观和平衡观。

1.人多地少是提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国情背景

201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指出,“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粮食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19) 我国耕地面积本就有限,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19 年底,我国耕地总面积 19.18亿亩,比10年前减少1.1亿亩,全国人均仅占有1.37亩耕地,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越发明显。人多地少的矛盾还体现在耕地质量的下降上。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公报》,全国质量较差的耕地达到 4.44亿亩,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3%。如果保持当前的耕种习惯,这部分耕地的基础地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甚至有继续下降的可能。而耕地坡度较大、地块细碎也加大了水土流失和撂荒弃耕的风险。此外,耕地污染、灌溉能力不足等都会影响正常耕作。因此有学者指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产能(张凤荣,2022) 。

2.历史上的饥荒教训是提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历史背景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19)。饥荒和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回顾历史不难发现,粮食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础,而饥荒则代表着粮食处于极度不安全的危机中,始终受到高度关注。我国历史上有关饥荒的文献记载举不胜举。仅以1920~1922年为例,据史料记载,这三年间在战火和天灾的共同影响下,全国各地饥荒不断。1920年,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和山西五个省大旱,受灾民众多达2000万人,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40%左右,死亡50万人。1921 年,河南、江苏、安徽等八省遭遇水灾,其中以淮河流域最重。1922 年,江苏、浙江和安徽逢大水,同年湖南又逢大旱(肖春飞、赵逸赫,2021)。

1942—1943 年,河南发生了一场大饥荒。这场饥荒是 20 世纪上半叶我国最严重的饥荒,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这场饥荒的发生,有自然灾害的因素,但更主要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破坏了包括河南在内的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加之国民政府当局漠视人民疾苦,官员普遍借机发“饥荒财”,致使饥荒愈演愈烈,人民遭受巨大苦难。

1959~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更是让一代人记忆深刻。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次的饥荒经历,各时期政府致力于解决饥荒问题,并经过长期的思想、文化、制度方面的积累,形成了古代独特的粮食安全观。“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体现了国家的管理者对“民以食为天”的深刻认识,也是我国古代粮食安全观的集中体现。抗日战争时期,为解决粮食等物资的匮乏,党中央就提出了“自己动手,生产自给”和“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方针。1941 年初,八路军第 120 师第 359 旅奉命在南泥湾地区实行“屯田政策”,至 1944 年,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累计垦荒种地达到 26.1万亩,1941~1944 年累计生产粮食 3.6万余石,除自食外,还上交边区政府 1 万石,为根据地建设和最终的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保障好国家粮食安全,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这一历史传统,被我们党坚持继承下来,为应对各个时期的各种风险挑战和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都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

3.全球粮食贸易量有限和市场不稳定是提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国际背景

习近平在 2013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即便我们能把国际市场上的谷物都买过来,也不够我们吃半年的。所以,我们的立足点、着眼点是绝不能买饭吃、讨饭吃,饭碗里必须主要装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19) 2020年,全球的小麦、大米、玉米、大豆、食用植物油和肉类的总出口量分别为 19852.7万吨、4559.5万吨、19298.1万吨、17336.7 万吨、10069万吨、3015.8万吨。而同年我国的小麦、稻谷、玉米、大豆、食用植物油和肉类的总消费量分别为 14727万吨、19480万吨、29404万吨、11568.7万吨、4071万吨、8600万吨。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即使把国际市场上全部的粮食都出口到中国,也远不够满足国内需求。而且,粮食的国际贸易还远不是数量匹配这么简单。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国际局势动荡等因素都可能会造成全球粮食供应量下降、粮价上升,此时一些国家就会采取粮食出口限制措施,从而进一步加剧粮食危机(钟钰、陈希、牛坤玉,2021)。仅21世纪以来,全球就发生过三轮大范围的粮食出口限制(叶兴庆、程郁、张诩,2022) 。以 2020 年以来为例,此轮粮食出口限制的最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致使世界经济处于趋近停摆的状态,产生了不稳定预期,许多国家尝试通过限制粮食出口来保国内供给。与此同时,还有国际油价上涨、乌克兰危机等其他事件的叠加效果。特别是乌克兰危机爆发后,2022年3月以来,俄罗斯和乌克兰作为世界粮食出口大国和冲突双方,都宣布限制出口本国的谷物等农产品,埃及、白俄罗斯、匈牙利等国随之都开始了粮食出口限制,目前限制还在继续并不断扩大。可见,当全球局势发生动荡时,各国都会优先保证自己的粮食安全,指望从国际上购买粮食是靠不住的。

4.粮食供求紧平衡是提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大判断背景

习近平多次阐述粮食供求紧平衡格局。在 2013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指出,“在粮食问题上,我们现在是紧平衡。紧平衡,一是解决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二是防止粮食供应宽松后造成粮价下跌、影响种粮积极性,这是一个两难。”(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19) 在 2020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刚着手解决,总量不足问题又重新凸显。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还会持续增加,供求紧平衡将越来越紧,再加上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确保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得很紧很紧,宁可多生产、多储备一些,多了的压力和少了的压力不可同日而语。”

2020 年,我国的三大主粮,即稻谷及大米、小麦和玉米的进口量分别为 294 万吨、838万吨和1130万吨,同期国内产量分别为 21186 万吨、13425.4 万吨、26066.5万吨,稻谷、小麦、玉米的自给率约为99.7%、94.1%、95.8%。这表明我国粮食紧平衡是完全可以维持的。紧平衡的另一方面反映在粮食价格上。我国有 2.7亿的农户作为粮食的生产者,当粮食丰收时,粮食价格下降造成“谷贱伤农” 当粮食价格高时,又会推动 CPI 上涨。就好似一个天平,一头是 2.7 亿农户的生计问题,一头是关系 14 亿百姓的民生问题,哪一头都不能出问题,必须保持平衡。维持粮食价格稳定,不能低也不能高,也是紧平衡。

目前针对粮价过低,我国有最低收购价政策; 价格高了,还有粮食储备可以释放存粮,平抑价格上涨。随着补贴和收储制度的不断完善,维持粮食价格的平衡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战略论断的重大意义

保障民生、保障人民群众吃饭,必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不吃饭就不能生存,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19) 习近平指出,“立足国内基本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大政方针。……如果口粮依赖进口,我们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19)。春秋时期“齐纨鲁缟”的故事就是一个鲜明的事例,鲁国为了追求缟布生产利益而荒废粮食生产,口粮严重依赖齐国,最终受制于齐国,导致国力衰退。要实现国家安全、强大、复兴,必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曾指出,“看看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国家、没有软肋的国家,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这些国家之所以强,是同粮食生产能力强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19)。”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压舱石。习近平多次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大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要保障 14 亿人民吃饱、吃好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我国有 14 亿多人口,约占全球的五分之一,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只占世界的 9% ,淡水资源更是只有世界的6% 。极少的资源养活了更多的人口,2023年,我国已经连续9年保持1.3 亿斤以上的粮食产量,是一项伟大的成就。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已经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近6倍,口粮供给充足,尤其是稻谷和小麦两个主粮品种产量总体稳定、平衡有余。成果来之不易,但困难始终存在,尤其是从吃饱向吃好迈进、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中,资源约束越发明显。一方面,表现为大豆和食用油进口规模较大、对外依存度较高。仅2020年,我国进口大豆就超过1亿吨,而食用植物油进口近 1000万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肉蛋奶需求不断增加,2020 年我国共消费 0.86 亿吨肉类,占全球总消费量的 23.6% ,其中猪肉消费约 4541.1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 42.7%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满足肉类消费需要更多粮食的投入。这些都会给我们“端稳饭碗”造成一定的压力。

2.“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发展的必要基础

“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只有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才能切实做到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一是“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人是一切经济发展、社会运转的根本,只有人吃饱了,才能更好地投入社会生产,经济的齿轮才能够转动起来,国民经济才能够发动起来。

二是粮食生产为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可以成为第二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可见,如果吃不饱、穿不暖,粮食产量跟不上,不仅社会层面会产生不安定因素,经济发展也会失去基础。而如果粮食安全得到保障,对于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可持续性,增强韧性,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都大有裨益。从国际来看,也是只有先解决了吃饭问题,国家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稳坐泰山”,才能在动荡的国际局势中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放眼世界,大国、强国基本都是农业强国,它们不仅粮食自给,还能大量出口,通过粮食贸易提高其对世界的影响力,比如美国、法国、俄罗斯等。

3.“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农村是社会建设的“生态涵养区”。当前,我们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未来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强调: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绝不是消灭农村,反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让农村起到维持社会弹性、涵养发展潜力的作用。经济一波动,首当其冲的是农民工。”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经济下行的双重影响下,2020 年一度有近 3000 万农民工留乡返乡。而这些人口能始终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是“农民在老家还有块地、有栋房,回去有地种、有饭吃、有事干,即使不回去心里也踏实”。当前,我们社会发展仍不充分,农业农村发展还不均衡,让亿万农民能有粮食种,能在城乡之间进退有弹性,既能撑住农民的生存底线、保住乡村振兴大局,也能让社会更加稳定,更能扛得住国内外局势的波动。

(五)“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战略论断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高瞻远瞩地提出一整套粮食安全的战略重点与保障措施,充实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战略论断。

1.“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指明了保护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根本

习近平早在作为知青在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时就懂得耕地对粮食的根本重要性。黄土高原水源缺乏,平川地稀少。20世纪70年代初的梁家河更加如此。1974年初,习近平刚担任支部书记不久,就带领群众打淤地坝、打井,寻求解决粮食生产和群众生活问题的根本办法。但在缺少机械助力的当时,靠人工完成这样的工程难度极大,有些群众开始不理解甚至不支持。在寒冷的初春时节,习近平率先跳到冰面上刨冰挖泥,带动乡亲们打出了至今都在使用的一口井; 打淤地坝增加了旱涝保收的平川地,能增加数万斤粮食,明显改善了梁家河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这指明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保护耕地。一方面,保护耕地必须保护耕地数量。习近平指出,“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还要提出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而言之,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那样来做,甚至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19)另一方面,保护耕地必须保护耕地质量。习近平强调,“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要坚定不移抓下去,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2022 年6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自 2022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其中对黑土地的定义用途、资金保障、奖补措施、法律责任都进行了详细规定。这部法律的出台实施是我国从法制角度保护耕地的良好开端,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保护耕地资源的决心。

2. “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指明了发展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源头

2013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 2020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明确,“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要拿出攻破‘卡脖子’技术的干劲,明确方向和目标,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早日实现重要农产品的种源自主可控。”2022年4月,习近平到海南三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人民日报编辑部,2022) 。上述论述凸显了种业发展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全球生物育种技术创新愈发呈现出综合集成的态势,这就要求我们在创新技术方法体系、创建联合研发载体、促进技术应用落地等方面多下功夫。

3.“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指明了保障种粮收益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动力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让农民种粮有钱挣。这几年种粮成本增加、效益不高,不少地方甚至连年亏损。要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范围。现在,粮食生产一大软肋是生产成本偏高,解决办法还是要创新经营方式,要培育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把一家一户办不了、办起来不划算的事交给社会化服务组织来办。要加强农民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培训,促进管理现代化。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按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的目标要求,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在给安徽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的回信中说道: “这些年,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就是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人民日报编辑部,2022) 中央财政 2022 年分别在 3 月春耕、5 月夏收和 8 月秋收秋种的关键环节,分三批拨付 400 亿元农资补贴,支持夏收和秋播生产,缓解了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4.“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指明了地方党委政府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责任

习近平指出,“不能把粮食当成一般商品,光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光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有责任保面积、保产量,饭碗要一起端、责任要一起扛。此乃国之大者! 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主产区的抓粮积极性不可忽视。

当前,我国粮食自给率超过 100% 的省份不到六成,这意味着全国接近一半的省份都需要粮食调入才能满足人民需求。北京、上海、浙江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粮食自给率都不足三成,北京更低,主要依靠东北、河北、山东,上海、浙江可依靠安徽、江西就近解决粮食甚至农产品的供给保障问题。近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部分地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不足的缺点,也展现出了一个地区必须要有一定的粮食自给能力的重要性。如果因为短期的经济利益,各个地区只想建工厂、修公园,不想耕地种田,只想种经济作物,不想种主粮,那“全国上下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执政优势就会遭到破坏。因此,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推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义务共担、责任共扛。

5.“搞好粮食储备调节”指明了粮食储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后盾

习近平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储备,曾指出,“设立常平仓是我国的传统,在稳市、备荒、恤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地域广阔,国家粮食储备适当多储一点、多花一点钱,安全系数高一些是必要的,但也要讲性价比、讲效率效益。政府也不能完全包揽,要调动市场主体收储粮食的积极性,有效利用社会仓储设施进行储粮。”2020 年以来,在“十四五”规划、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及 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强调了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保证重要农产品供给和增强储备调控能力等内容。

6.“高度重视节约粮食”指明了节约粮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节流

我国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环节存在大量浪费现象,餐桌上的浪费尤为惊人。这与社会上存在的讲面子、讲排场的陋习有关。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 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刹住! 要加强节约粮食工作,从餐桌抓起,从大学食堂和各个单位食堂、餐饮业抓起,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同时,要注重解决粮食在收储、销售、加工过程中的浪费,这方面的问题也是严重的。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并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开展“节粮减损”行动。2021年4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把治理食品浪费行为纳入法治轨道; 同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全链条粮食节约减损工作方案,从 8 个方面提出40 项具体任务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提出到 2025年“节粮减损”的具体目标和任务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印发《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从党和政府在一年之内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涉及节约粮食重大法规和行动方案中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将食物节约和反对浪费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之上。粮食安全问题的开源和节流同等重要,提倡节约粮食就是对国家粮食安全根基的巩固和加强。

(六)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是“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坚实保障

201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内涵进一步拓展,首次明确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1. 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直接体现着“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坚持以我为主,是我国能时刻保持战略主动的必要条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从总产量到品种的丰富程度都得到了大幅增加和改善。这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牢牢掌握了国家粮食安全的自主权和主动权。以我为主、立足国内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依托。习近平强调“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19) 利用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着眼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内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否则在吃饭问题上,就会被“卡脖子”。如果我们不能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就不可能成为粮食强国,甚至很难说真正进入世界强国之列。

2.确保产能、科技支撑是“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基础与支撑

确保产能绝不是盲目地以提高产量为目的而透支资源环境,而是要注重永续发展。从长远看,确保产能的关键在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是一个复合概念,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条件、生产装备水平、科技投入、风险抵御和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要充分考虑当前的资源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将各种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综合投入,提高生产效率。有效保护和不断提升粮食产能是个长期性任务,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具有全面性、超前性、稳定性和持续性,而科技支撑就是实现以上四方面性质的战略支点。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考察时提出“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在资源约束日益强化的现实下,我国粮食增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发挥科技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支撑作用,不仅是运用科技提高粮食产量、粮食产业的效率与效益,还要把粮食产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科技不仅可以应用在粮食生产环节,还能在粮食的储运、流通、加工乃至消费环节发挥巨大作用。粮食安全的希望和主攻方面在科技成果的不断创新和推广应用。

3.适度进口是“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补充

保持适度进口是一种战略平衡。习近平强调: “对国内资源生产满足不了或为土地等资源休养生息不得进口的短缺粮食品种,要掌握进口的稳定性和主动权,把握适当比例,积极利用国外资源。”我国粮食进口的前提是保持国内生产的持续稳定,适度进口并不等于放松国内粮食生产。既要看到进口部分粮食的积极作用,也要防范过量进口、对外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适度进口的关键在于“适度”,要充分考虑国际局势和世界粮食供求状况,将我国的粮食进口纳入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进口什么品种、进口多少、从哪里进口、什么时间进口,都是要充分结合当下的国内需求和国际形势,随时随势地选择进口粮食,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的同时,也有助于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探求粮食进口的多元化战略,分散风险将成为适度进口的必要方针。

(五)“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典型人物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李振声:(1931年2月25日-),山东淄博人,遗传学家,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 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他出生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个贫苦家庭,童年时经历过“大旱”,“饿”就成了李振声对童年最深刻的印象,报考农学院学农学,让全国人不再挨饿便成了他的理想。青年时的李振声亲历黄河发大水,庄稼被冲的惨不忍睹,而之后免于洪灾的小麦又爆发了农作物病——“条锈病”。一旦有麦苗感染条锈病,整片农田都会造成减产,严重的甚至会颗粒无收。在当时,条锈病是世界级农业难题,农民和研究员只能眼睁睁看着能养活4000万人的农作物被摧毁。他站在田边看着成片病苗儿,心如刀割。他开始在农田和实验室两点一线,不停来回,反复研究。就这样,从事的小麦育种研究,一旦开始便是一辈子,现如今他高龄92岁。

     邓小燕: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青春是稻花香的味道,放弃城市工作,返乡创业,带动了一批青年学子服务乡村振兴。

“粮稳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粮食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具体表现,但是粮食安全作为一个战略主题永不褪色,历久弥新。在中国粮食行业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英雄人才辈出,他们在向粮图强的奋斗实践中,恪尽职守、敢于担当。商鞅、桑弘羊、刘晏、王安石等在古代粮食流通管理方面,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控流通、稳粮价、保粮安。裴耀卿、刘晏、薛向、伯颜等,勇挑时代重担,引领潮流之先,改漕运、促流通、稳经济,打造一条物质输送的生命线。袁隆平为保障粮食供给,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不懈努力。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中国粮食安全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我们要始终牢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使命,以守粮有责、守粮尽责、守粮负责的担当,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强国富民融于一体,以奋斗之我为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当好大国粮仓“保管员”,当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守门人”。

责任编辑:殷雨晴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