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今日头条以题为《阿克苏在戈壁荒漠种水稻并筛选特早熟优良水稻新品种试验获成功》报道支部党员孙宝腾乡村振兴工作动态,全文如下。
“截止9月22日,我们团队在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中进行的特早熟优良水稻新品种种植研究试验喜获成功,从346份水稻种质资源中,筛选出抗盐碱、抗病的23个水稻新品系,有望在戈壁荒漠甚至盐碱土壤进行稻、麦两茬种植”。这是现为江西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永久会员、中国植物学会会员、江西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专家孙宝腾日前接受采访时的介绍。
江西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永久会员孙宝腾博士(右二)在介绍戈壁荒漠种植水稻的经验。
据悉,毗邻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总面积有40余万亩,但当地水稻长期以来仅能种植一季,到了冬季,土地往往就会撂荒闲置。要改变这种现状,发展水稻、小麦两季轮作,培育特早熟水稻新品种就成为水稻专家技术攻关和乡村振兴的新课题。
新疆阿克苏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现种植总面积有40余万亩。
经过实地调研和对农业大数据的分析,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台兰河李记农场李兴前先生在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宝腾博士的帮助下,选择在温宿县佳木镇的戈壁荒漠上进行了水稻种植试验。与普通种植水稻不同的是,在戈壁荒漠种植的水稻必须要有一定的耐盐碱、抗旱抗低温、特早熟等特性。
在水稻种植现场,映入人们眼帘的是稻田地边随处可见从地里捡出成堆的石头堆砌的地埂。
在孙宝腾博士的牵线搭桥下,李兴前先生得到河南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生物学“高被引学者”,长期从事光合作用功能调控科学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张立新教授的精心指导,并被授权使用张教授课题组的6个高光效、强抗性、特早熟水稻新品种。
2023年年初,李兴前先生又与阿克苏宗宝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尚亿苗源基地有限公司等合作,组成大漠水稻种植联合体,联袂共同进行戈壁荒漠种植水稻、小麦两茬轮作试验。经过科技人员的全程参与攻关,大家不畏困难舍得投入,头顶烈日捡走了千亩荒漠中的几十万余块石头,修建了防渗引水渠,在平整后的沙砾地块中拉来适宜种植水稻的土壤,采用微粒防渗、薄层种植技术和无人机直播。由于不用育苗插秧,省工、省力、省时,还使用经过无害化发酵处理的农家肥,经过三年的持续探索试验,今年在戈壁荒漠中种植的2000亩水稻长势喜人,成熟期在120至130天之间,每亩地产稻可达600多公斤,稻米品质接近有机水稻水平。
截止发稿时,该联合体已筛选到一批特早熟、抗性强的水稻新品系,拟继续在海南进行南繁试验,进行冬季早熟小麦的试验研究。据专家预测将用6至10年的时间在戈壁荒漠中发展推广优质高产稻、麦两茬轮作种植新模式,比传统单一种植水稻每亩可增加经济效益约800余元,而且突破了在戈壁荒漠种植水稻的发展瓶颈,可逐步实现新疆数亿亩盐碱地变米粮仓的目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