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植说热点 | 清华学姐的“社会性死亡打击”

2022-03-03 18:35:23 石姜懿


前言

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赞同。——勒庞《乌合之众》


图片


真理不辨不明,信仰不疑不真,第一期小植说热点带大家共同探讨“清华学姐错告学弟性骚扰”事件背后的反思以及它所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此前,小植在为支部讨论话题冥思苦想、夜不能寐的时候,支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宝宝向我推荐了#清华学姐#这个话题。作为微博长期绝缘体的我,一开始是一脸懵的。就这……也能称之为话题?


图片


但本着求知若渴、勤学好问的一贯态度,小植还是默默在网页中搜索了这一关键词,本以为会出现如下我们习以为常的结果:


图片

(网页搜索截图)


但不成想,弹出最多的居然是关于“清华学姐爆料学弟性骚扰”的话题,而这一话题的阅读量截至小植搜索的时候居然已经超过了8.6亿次,并且热度还在不断攀升。于是,小植果断拍板第一期的话题讨论就以此展开。(哎呀,哎呀,好有热点灵敏度呀!)


图片

(网页搜索截图)


01

事件来龙去脉


该事件起源于一桩校园内的“咸猪手纠纷”,一位清华美术学院的学姐公开指控学弟对其进行性骚扰,并称其借助书包掩护在食堂“摸了她的屁股”。事件发生之后,学弟被要求学姐提供身份证件,并表示可以调取监控证明清白。然而在事件尚未查明之前,学姐就在个人的朋友圈曝光了该学弟的信息,并且扬言让学弟“社死”。


图片

(清华学姐发在个人朋友圈的截图)


随后,该事件火速“出圈”,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一时间谴责涉事学弟的言论甚嚣尘上。就当网友以为自己主持了正义,带着满腔愤慨和满足决定转向其他话题继续吃瓜之时,剧情很快出现了反转。

学姐在查询监控之后,发现不存在所谓的“学弟咸猪手”行为,仅仅是学弟的书包碰到了自己的身体,自己在情急之下情感战胜了理智所以才误会了学弟。(我反手就是一个好家伙!)然而,热心的网友怎会放过这样一个吃瓜的绝佳机会。很快学姐的朋友圈被截图发到了豆瓣、知乎和微博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清华学姐#的标签因此成为多个榜单的热搜第一


图片

(知乎热搜截图)


然而,这次底下网友的评论却很少与事件本身相关。先是抨击学姐的长相外貌,后来又上升到清华的院系之争。五花八门的言论俨然把热搜变成了网友发表各种意见的展示牌,小植看完之后只能用一地鸡毛对其进行形容。

就这样,本来要求别人社死的学姐,自己反被“社会性死亡”。当个人名字、院系、照片被放到网上公开处刑,不知此时学姐会不会流下悔不当初的泪水。(小植在这里友情提醒:维权无可厚非,但未查明真相之前贸然出击还需三思而行!)


02

何为“社会性死亡”?


小植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社会性死亡”一词最初不像现在这般带有那么多戏谑的意味,它更多体现的是当时人们对于“死亡”的重新审视。美国作家托马斯·林奇在《殡葬人手记》中曾对这个词进行了详尽的解释。他认为人的死亡分为三个阶段:听诊器和脑电波仪器测量出的,叫做“肌体死亡”;神经末梢和体内分子活动的停止,叫做“代谢死亡”;而亲友和邻居所共同知晓的死亡,叫做“社会性死亡”。只有当一个人经历了“社会性死亡”,他才是真正历经了死亡的全过程。


在我们一般人的认知里,前两个阶段的死亡无疑代表了死亡的全部,而第三个阶段的死亡则让死亡在时间维度上又向后得到了延伸。造成死亡这一延伸的原因,哲学家鲍德里亚在他的《象征交换与死亡》中认为是人的社会性。


基于这样的观点,死亡一词将不再仅仅局限于人肉身的消灭,它将是一个可以长期持续的过程,就像《寻梦环游记》中所展现的那样,一个人在这个世界死去后并不会马上消失,而是会继续存在于另一个亡灵世界中,直到这个世界中再没有人记得他,他才会最终消失。


图片

(寻梦环游记中剧情图)


时至今日,当人们再谈论起“社会性死亡”,表达的不再是对死亡的哲学思考,而是折腾到一地鸡毛的社交自闭,以及某个人在社会关系意义上的“失联”。在聚集了22万具“尸体”的豆瓣“社会性死亡”小组中,对于这一网络热词他们是这样描述的:其含义多为在公众面前出丑的意思,已经丢脸到没脸见人,只想地上有条缝能钻进去的程度。在意思上,接近于“公开处刑”。


图片

(豆瓣截图)


可以看出这里的“社会性死亡”充满了传播力和感染力的隐喻义,使得原本的哲学词条变成了网友用以自嘲和调侃他人的社交货币,分享你刚遭遇的社会性死亡经历,往往就能引起话题、获得关注。当然这里的“社会性死亡”还体现着人性的光辉。在社死小组内,组员被称为“尸体”,然后依据需求划分为不同等级。如果是相对轻微等级的尴尬场面,可以在“尸体火化区”里发帖,接受适度的调侃。而如果心情过于沉重,无法承受组员的“鞭尸”,则可以在“尸体默哀区”里发帖,评论也会以安慰为主,组员被禁止调侃楼主,违反者将受到踢出处理。


图片

(豆瓣截图)


在豆瓣的这个群组里人们调侃着日常生活,安慰着他人情绪,每一个细小的情感都得到了关注,也都得到了表达,那些渴望被人看到的曝光需求在这里似乎寻找到了归处。有人说这样的“社会性死亡”本质上其实是用一种超出正常语言习惯的话语与听众的思维产生冲突,使听众进入一种“语言圈套”,从而对他们讨论的话题产生兴趣。但我们也应看到这样的社会性死亡案例展示,实质上也是人们为了更好地融入网络社会所做出的努力。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互联网坟场”和无数“掘墓人”最明朗的生死哲学。


这样的生死哲学离我们更近的可能体现在饭圈,当粉丝违反了饭圈规则,又不想给自己的粉丝群体和偶像抹黑时。固定操作是换黑头像,注销掉微博内容,并且宣布该微博永不启用。“作为XX粉丝的自我”壮烈牺牲,这就完成了“社会性死亡”的全部流程。如此一来,动辄上升哲学理论高度的生死大义,在这里不过是作为“某种社会身份”的一场经历,无疑相比现实中实体的消亡要轻松、有趣许多。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我们的虚拟自我早已被割裂成不同的碎片。我们游走在不一样的社交身份间,早就已经是截然不同的“我”。很久之前,库利用镜中我来指代人的社会形象。而到了现在,“自我”甚至不再需要镜中的一个幻影,而变成了网课中的一个摄像头,群聊里的一个表情包,交友软件里的一段录音,和浏览器里一次玛丽苏小说的阅读记录。


每一个社交软件和群组之于我们,如同魂器之于伏地魔。我们把自我的碎片寄托于其中,选择性地隐藏、暴露它们,以不同的面貌生活在网络社会里。


图片

(伏地魔的七个魂器)


但是,杀死一个伏地魔寄生的“日记本”要比杀死伏地魔本人容易得多,我们的“网络魂器”越多,遭受“社会性死亡”的成本也越低,风险也越高。悲惨的是,伏地魔的魂器相遇,能够迸发出强大的黑魔力,而我们的“网络魂器”相遇,却能够直接让自己变成社会性死亡组里的一具“尸体”。

虽然事件常常出现“反转”,并且消解着舆论宣判的正义性。但当真相大白之后,社会性死亡的人还能社会性复活吗?这道黑标签,恐怕一直会与之相伴。


03

小植一点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首先,小植认为清华学姐维权的出发点本来无错,有偏颇的是她维权时的处理方式与程序。而这与她是否敏感、是否滥用女性权利以及男性是否被标签化,本没有关系。有些评论上升到女“拳”层面,或者将具体事件当作一个背景,大谈性别不平等,将个体事件贴上群体标签,在群体之间开启一场口诛笔伐的口水仗,却使得这场争论早已偏离了事件的本身。

那些曾经讨伐学弟的热心网友,如今又高举“网暴正义”大旗将矛头指向学姐,他们是否真正出于为正义发声的目的小植并不清楚,但他们热衷吃瓜的这一属性确实暴露无遗。未弄清真相就群情激愤,未了解事件过程,就随意谩骂,他们网暴别人试图让别人社会性死亡的同时,是否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如清华学姐一般受网络暴力的反噬。

小植在这里友情提醒大家虽然当今的社交网络是一把锋利的剑,但当你把这把锋利的剑高高举起刺向别人的时候,它的刀锋也极有可能反向刺向自己。社会性死亡从来都不是威胁式的宣判,舆论也从来不应是对个体施暴的工具


此外,在当今后真相时代,很多情况下,真相是什么对围观者并不重要。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支点,让自己站在虚妄的道德制高点上,得意一时是一时,反正过几天他们就会遗忘,任由真相被新的猎奇淹没。然而作为被围观的受害者,这样的遗忘只会让他们所受的痛苦在时间上无限延长,无处辩解的绝望、他人毫无根据的诽谤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裹挟着他们,让他们体会坠入社会深渊的窒息。因此,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网友在网上发表观点固然容易,也固然重要,但是关注事件本身以及后续进展,不改变为真正权益受到侵害的人发声的初心,才是我们目前最应该做到的事,也是最应该努力坚持的事。

让满地鸡毛的争论归于平静,让被忽视的真相浮出水面,让正义得以伸张,让邪恶无处遁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部分支部宝宝线上讨论发言截图)


本期小植说热点就到这里啦,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如果有希望讨论的话题也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遴选部分留言作为今后讨论的话题。挥手一分钟,我们下期见喽!

-小植部 -


048

图片


图 片 | 网   络

 字 | 网络 石姜懿

编 辑 | 石姜懿

审 | 杨   帆


责任编辑:石姜懿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小植说热点 | 清华学姐的“社会性死亡打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