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育人|行知教育讲坛·青年说之教育理论与实务的现象学哲思

发布时间:2021-12-23 20:10:39

2021年12月15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二期“行知教育讲坛·青年说”顺利举行。本期青年说的主题是“生活思义:教育理论与实务的现象学哲思”,两位主讲人分别为教科院叶晓玲副教授和朱洪洋博士。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高伟教授受邀担任本期“青年说”的点评专家。教科院吴元发副教授主持活动,并对高伟教授的支持与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学院陈学军、章乐、彭韬、陈南等老师以及相关专业博硕研究生也一起参与了交流讨论。


1.jpg


叶晓玲副教授的汇报主题是“教育现象学实征研究的方法路径与研究思考”。她从“现象学可以给教育技术研究带来什么?”和“现象学立场下的教育技术研究应该怎么进行?”两大问题出发分享了自己对现象学与教育技术交叉研究的思考。首先,从现象学的哲学贡献和现象学的精神要旨出发,叶晓玲老师指出现象学可以给与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赋予新的研究道路;其次,她分享了可以借鉴的进行教育现象学实征研究的若干条路径;最后,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叶晓玲副教授还分享了一个关于“高校教师在线直播教学体验”的分析案例,让在座的师生对于现象学分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引发了大家对现象学研究、对线上线下教学的思考。在点评环节,高伟教授首先对叶晓玲副教授深厚扎实的现象学素养给与了高度的肯定;其次,认可了现象学可以应用于教育研究中的各种经验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叶晓玲副教授目前正在致力的现象学与教育技术结合的研究;最后,针对把现象学的方法应用于技术哲学问题的分析,高教授给出了宝贵的建议,指出研究中应该思考和坚守的几种可能的取向。


2.jpg


朱洪洋博士的汇报主题是“学业负担的现象学凝视”。朱洪洋博士首先把学业负担研究的传统视角与现象学视角分别进行了比较,讲述了现象学研究学业负担的意义和关注点。在讲解了基于现象学立场的几个前提后,朱洪洋博士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分享了他使用描述体验写作与访谈体验调查学生学业负担的案例。最后,朱洪洋博士从回忆学业负担、想象学业负担和知觉学业负担三方面阐释了个体的学业负担意向行为结构,作为其讲座的一个总结。在点评环节,高伟教授非常认可朱洪洋博士的选题角度,认为有很大的意义和可行性。虽然学业负担已有了大量的研究,但朱洪洋博士提供了现象学这种全新的范式。高伟教授对用现象学进行学业负担的研究,强调要注意研究的边界性,这对于现象学研究学业负担的规范性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3.jpg


在现场互动环节,叶晓玲和朱洪洋两位老师针对“现象学中的悬搁”、“研究中要悬搁什么因素”、“如何进行教育现象学研究的选题”等问题与在座的师生进行了交流探讨,对大家在学习现象学过程中的困惑进行了解答。最后,吴元发副教授再次对高伟教授的指导表示感谢,并期待在现象学教育学领域开展更多的研讨活动,促进研究者之间的深度交流。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第二期“行知教育讲坛·青年说”顺利举行。本期青年说的主题是“生活思义:教育理论与实务的现象学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