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由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社医支部教师团队参与实施的 “常州市慢性病医防融合综合试验区”项目启动会在武进区政府举行。常州市委常委、武进区委书记乔俊杰,常州市政府副市长潘冬铃,本支部胡志斌教授等专家参加相应活动。武进区政府、常州市卫健委、常州市慢性病医防融合综合试验区工作专班、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加启动会。
强化医防融合,按照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要求,建立有效的医防协作机制和路径,实现慢性病“防筛管治康”全链条管理,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手段和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内容。基于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社医支部教师团队的学科、人才、技术优势和常州武进基层卫生改革经验积累,依托常州医学中心、常州校区、直属附属医院建设等校地战略合作系列重大项目落地推进,南京医科大学和常州市以“政府牵头、高校支撑、医防协同”方式,通过综合试验区试点,创新慢性病“整合式”管理模式,实现基于医防融合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综合试验区将在推动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构建“防筛管治康”一体化防控体系、建立医防融合服务多渠道筹资模式、形成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制度等维度开展先行探索,为全面提升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和全民健康水平探路,加快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医防融合试验区新范式。
项目启动会上,本支部的马红霞教授从多个维度对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为推动项目落地明确了“时间表”,画好了“路线图”。专家聘任仪式上,潘冬铃副市长为本支部的王建明教授和马红霞教授等专家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书。
胡志斌教授在讲话中指出,学校与常州市正在全面推进战略合作,常州校区、第三附属医院等一系列合作成果都已经落地,慢性病医防融合试验区建设是双方合力打造的又一个创新项目。胡志斌教授还强调,双方要强化目标导向,探索构建集预防、筛查、管理、治疗、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要完善方案路径,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慢性病防治网络;要发挥专家作用,通过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创新慢性病“整合式”管理;要夯实组织保障,通过政府、高校、医疗机构、公卫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支持。学校将持续发挥医学教育、科研及卫生政策管理方面的专业优势,与常州共同探索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慢性病防治新路径,为建设健康常州、健康江苏和健康中国作出示范、贡献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