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家风
龚彬彬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制定一份好的家规不但可以使家庭和睦,还可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社会而言,弘扬身边好的传统家教可进一步潜移默化传达社会规范,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特别指出,要“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羊年新春也发表了“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的重要讲话。为了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家风家规。
知识改变命运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近什么样的环境,就会被什么样的环境所“熏陶渲染”,“昔孟母,择邻处”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当年孟子的母亲为了选择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带着儿子三次搬家,古人尚且如此,为后人树立良好的家风。现代家庭更应该树立良好的家风和家训。我的家庭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孟母故事的再现。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由于生活的不易,让他们早早的就明白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
在我年幼的时候,父母为了给予我良好的教育,背井离乡,来到厦门务工,这样一来我便得以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他们教导我认真学习,学好本领,长大成为有用人才。我在良好的家风熏陶下,十一二岁就非常懂事,平时帮助家里做家务事。亲眼目睹父母在外务工的不易,我更加珍惜在厦门的读书机会,在学习上,从来都是非常自觉,成绩在班级里面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并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家里奖状挂的满满的,为了就是不让父母对我的学习操太多心。
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
“俭以养德,德由俭来”,把乐于节俭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行为准则。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就有“勤于持家,俭以养德”之说。节俭,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唯有从小就接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教育,才能真切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防止产生优越感,自觉克服骄娇气。节俭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护身法宝。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和妹妹,不能浪费粮食,不要盲目追求奢侈生活,要脚踏实地。我自觉远离奢侈欲的诱惑,在大学生活中,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思想,不仅自己要以俭为荣,还要影响身边的同学不要铺张浪费,追求名牌,使他们真正把节俭作为一种意识,嵌入灵魂深处,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成为生存智慧的理性选择。
踏实做事、诚信待人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我就是在传统、朴实的家风熏陶下长大的…… 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这是父母对我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在我的成长的记忆中,父母一辈子没和人发生过争执,他们一直把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看得很重。在父母亲的影响下,我们的耳濡目染使我们都传承着父辈的优良传统——做事踏实、与人友善、家庭和睦。
是的,当今社会有些人信仰缺失,做出犯法的行为,危及家庭,甚至危及社会。归根结底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从小没有制定良好的家风家规,导致孩子的行为、品德存在问题,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且家庭教育要讲究方法。事实已经证明,而且将要继续证明:好的家规家训会给家庭成员的言行、品质、意志的养成带来好的影响,会给家庭各成员之间和谐相处、互相体贴增添许多有利因素,会使家庭成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倍加敬业,多作贡献。
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孩子就是国家的未来,让我们携起手来,不断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在教育子女时不妨尝试践行各自的新家规家训。为了中国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