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经济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积极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鼓励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主动投身社会实践调研和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中去。
在支部的精心策划与组织下,一群怀揣着求知热情与社会责任感的本科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带着对经济、社会等领域深层次问题的思考,踏上了调研与志愿服务之旅。他们围绕“乡村振兴中的经济转型升级”“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绿色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年担当”“红色文化与非遗文化传承”等课题与社会热点问题,深入农村、企业、园区、政府机构及革命纪念馆等地,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收集第一手资料开展深入调研并主动参与当地志愿服务工作,力求为解决相关问题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在实践中成长,在服务中收获。支部党员们在不同的地点以相同的赤诚之心展现着时代新人的青春风貌。来自金融本2201班的邓晓蕾和来自国贸本2201班的王琪分别前往了位于山东省枣庄市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和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在纪念馆中,她们认真了解泰安地区与鲁南地区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学习革命前辈的伟大精神,进一步坚定了自身的初心和使命。邓晓蕾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针对非遗文化传承这一社会问题,来自金融本2203班的陈荣彦也有着自己的学习与感悟。8月8日,他和调研组来到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参观学习,了解鲁班锁(鲁班木艺)、剪纸(刁氏剪纸、鲁南兰祺剪纸)、传统皮影制作等非遗项目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并致力于做非遗文化的传播者。
倾心奉献,华彩青春。来自金融本2201班的陈国婷和金融本2202班的管瑶瑶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绽放青春之花。在烟台市毓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大海阳社区的支持下,陈国婷等多名大学生参与到返家乡志愿服务工作中,参与社区的治理与志愿服务,结合专业知识,为社区的儿童献上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公益科学实验课堂。与此同时,管瑶瑶和他的志愿伙伴主动报名了青岛市博物馆传统文化讲解员,深刻了解历经浩瀚历史长河的艺术作品的前世今生,在与游客的互动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立志用实际行动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继承者和发扬者。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经济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进一步强化了支部党员的党性锻炼,有效提升了支部成员的综合素质,是促进支部成员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支部成员纷纷表示,将珍惜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宝贵机会,以严谨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扎实开展调研工作与志愿服务,力求形成高质量、有深度的调研报告,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