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课程建设座谈会召开
2月20日上午,《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课程建设座谈会在齐鲁文化研究院逸夫楼211会议室举行。学校教务处负责人以及齐鲁文化研究院领导班子成员、部分教师参加会议。
教务处处长乔翠霞介绍了学校一流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培养方案修订等工作。她指出,山东师范大学作为以传承创新齐鲁文化为显著特色的省部共建高校,高度重视将传统文化融入学校通识课教育,始终坚持以优质课程为主要抓手,积极打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齐鲁文化研究院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立足学术前沿,积极推动齐鲁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取得突出成绩,不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近年来开设的《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学生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吕文明介绍了齐鲁文化研究院的建设发展情况以及开设《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的有关情况。他指出,该课程的设置旨在服务学校建设国内一流综合性师范大学的目标,突出办学特色,将齐鲁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育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优势,助推学校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双方围绕该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修订、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初步共识。
《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于2021年9月首次开设,目前已连续举办四年,面向本、硕、博全学段学生同时开课。该课程获评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同时,《山东师范大学打造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入选2024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创新工作案例。接下来,齐鲁文化研究院将继续推动《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建设,进一步创新授课内容和组织形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扩大受众范围,弘扬传承齐鲁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