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体育助残事业作为教育部第三批“双创”“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武术套路教研室党支部(简称“武套支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体育助残”事业的发展,接轨一线“助残”实践,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四有新人具有重要作用。“武套支部”党员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体育助残活动,通过公益宣传、义务教学、帮孤助残,推进体育助残工作的全面发展,切实提升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能力,让学生在服务中得到锻炼,以最终实现培养高质量人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有鉴于此,本栏目特推出“听听他们的助残故事”专栏,为学生搭建“体育助残”实践故事的分享与交流平台,让志愿者诉说他们的心声。
武套支部志愿者宋雪松的助残故事:责任与担当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群体总是被人们所忽视,他们有的耳不能听、有的口不能言、有的目不能视、有的肢体不全,命运的捉弄,让他们异于常人,不够“完整”,在他们人生的大多数时候都在承受着人们异样的眼光,可他们也一直在用数倍于常人的努力融入其中,渴望追求属于他们的幸福人生。
去年9月开始,教育部第三批“双创”“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武术套路教研室党支部联合北京西城区生命阳光党支部,为残疾人朋友们开设了具有高质量、高针对性的坐式太极拳、轮椅健身操等专业特色课程。我因为在研究生开学阶段一直跟随导师练习太极十二功法,对于太极拳教学又有一定的基础,有幸参与到坐式太极拳的教学当中,成为了教学团队的一员。
体育助残事业开展不仅是鼓励广大残疾人朋友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更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人权保障。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我慢慢认识到作为一个研究生,尤其是身怀体育项目一技之长的研究生,对于体育助残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社会来讲,这是我们体育人的一种责任与担当,对我个人而言,又是一种教学能力、沟通能力的锻炼,奉献精神的培养。由于教学工作开展的比较早,一开始我并不能独当一面,很多的内容也搞不清,很多动作的细节模棱两可,这不仅提高了我跟随导师更加努力学习动作的动力,也促进了我教学能力的提升。每周一、三、五晚上两小时的训练,让我慢慢的掌握动作的要领,呼吸配合的节奏,也足以让我在教学中更加自信。而每隔两三周一次的教学工作,是对学习内容的阶段性成果检验,也是我发挥自身价值,投身助残事业的时刻。这一种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的方式,让我在研究生第一学期的太极十二功法练习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除此之外,在长期的教学、训练当中,我也更加清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交际能力欠缺,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缺乏社会经验,锻炼容易懈怠,这些问题的发现,我觉得是对我这段时间参与教学的最好奖励,日后我也会逐一突破,取长补短,总结经验。
一年的教学工作圆满完成,不仅帮助残疾人朋友们锻炼了身体,也让我在疫情的关键时期,能够为体育助残事业出一份力,做出自己微薄的贡献,令我骄傲又快乐。每次课后残疾人朋友们那一句:谢谢宋老师,也成为我一年教学工作中最幸福的时刻。最后,感谢武术套路教研室党支部以及我的导师张长念老师,能为我们提供如此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平日的训练有了用武之地;感谢西城区生命阳光中心的各位老师,让我觉得教学工作意义非凡;也感谢组内同学及伙伴们的关心与帮助,给予我宝贵的经验。这段经历让我收获颇丰,日后当继续沉淀,发光发热,为体育助残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