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传媒学院党委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党日观影暨电影品鉴会活动

来源: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微信公号 发布时间:2024-10-22 22:39:47

2024年9月19日下午,传媒学院党委精心策划并组织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党日观影暨电影品鉴会活动。科研处副处长周爱华,传媒学院党 委书记张琰,院长刘昂,副书记李西松,影视编导系主任刘强,数字媒体系主任白雪,党委组织委员、影视编导系副主任邵猛,摄影系副教授万晓娣,影视编导系副教授孙灵囡,团总支老师王保梅、李亚亚、苏岩等共计师生160余人观看了追溯里斯本丸沉没事件、纪念中国渔民伟大壮举的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山东艺术学院电影艺术科创中心主任常秀芹教授应邀担任了电影品鉴环节学术嘉宾,刘强教授担任学术主持。



14191729607429_.pic_hd.jpg




活动伊始,师生们跟随着纪录影像逐步接近“里斯本丸沉没”事件,感受发生在二战时期一个“装着英军战俘的日军货轮被美军潜艇击沉,战俘遭日军屠杀,又被中国渔民救起”的故事。该纪录片是导演方励历时七年多的时间制作而成,他将严谨的研究、详实的史料与巧妙的艺术手法相结合,借助于个体记忆拼贴成集体记忆,并大致以三剧的结构,通过英、美、日、中四方视角,展现了“里斯本丸”号从启航到沉没、英国战俘从绝境到逢生的经过,将那段战争历史中人性的挣扎、死亡的恐惧,对逝者往矣不可追的感叹,以及中国东极岛渔民们冒死拯救战俘的人道关怀都融入于影片。并以克制的形式试图回归事件本质,用一艘沉船去讨论“人”在其中的境遇与选择,让我们感知到了“人”的温度。



WechatIMG1427.jpg




在映后环节,常秀芹教授和刘强教授围绕纪录影片《里斯本丸沉没》主题意蕴、叙事手法、艺术技巧、影像风格进行深入的品鉴与解读。刘强教授首先对纪录片中的“战争书写”展开提问与反思。常秀芹教授认为:“观看这部纪录片像是再次触摸了当时的历史,影片于细节处生发动人的力量,恰如对战争亲历者晚年仍会有应激反应的捕捉、其后人回忆群体经历时物件与线索的拓展,都反映出战争对个体生命而言是残忍的,导演很好地捕捉到这些点”,并谈及自身在创作纪录电影《战争中的母亲——胶东乳娘》中也有着相同的感受。随后,刘强教授抛出对该纪录片艺术魅力的呈现问题,以及处理纪录片写实与写意、表现与再现关系的思考。常秀芹教授回答道:“故事本体的真实性是最重要的。该片的故事内核与叙述的架构非常优秀,因为用一个高度集中的小时空使观众聚焦,又有无限广袤的外时空让观众体验,通过相关材料的协助,以行进式、寻找式地去呈现真相,有很好的代入感。另外,导演将自身的生活积累运用到了纪录片的架构中,很值得我们学习”。对谈之后,孙灵囡副教授结合自身观影体验、实践经历进行补充,她提到方励导演的热情、对史料的整理、反思的视角都为学生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14231729607437_.pic_hd.jpg

14261729607442_.pic_hd.jpg

14181729607427_.pic_hd.jpg




活动最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张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总结。指出此次主题党日观影暨品鉴活动,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同时激励全体师生铭记战争悲剧,时刻记得历史、拥抱和平、珍惜当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笃定前行!张琰书记指出这不仅仅是一次主题党日观影和电影品鉴活动,更是一场生动的思政课教学活动和一次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典型做法的再深化、再实践,教育意义十分重要。张书记希望各党支部要加强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不断强化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将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14171729607423_.pic.jpg

14211729607434_.pic_hd.jpg





观影感悟:














《里斯本丸沉没》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影片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展现了战争中人性的挣扎与抗争,以及中国渔民的英勇救援。作为一名党员,在观影的过程中,它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那些战俘在绝境中的求生欲望、渔民的义举和战争的残酷,都深深触动了我。影片不仅让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它也让我看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坚韧。

而作为一名纪录片工作者,《里斯本丸沉没》的展映同样对我产生了极大的震感,方励导演走访中国、英国、加拿大等众多国家,挖掘不同地区的历史资料和历史亲历者,结合大量的史料搜集、实地调查、走访对话、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历史,以现代技术以及实践去还原历史,以近乎完整的视听呈现出了里斯本丸沉没的历史真相,只为将里斯本丸号的沉没过程展示给观众。真实性永远是纪录片最真挚的灵魂之一,以至于我对纪录片的定义又变的更加坚定,深感纪录片工作者的责任重大。纪录片不再是记录当下,反映社会现实、以及再现美好生活的一种影视工具,更多的也是重现历史、再现历史记忆的视听艺术作品,它提醒着我,要深入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展现人性的光辉与黑暗,勿忘历史,我们既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人性的见证者。

22级 影视艺术创作方向研究生 朱慧博

14201729607431_.pic_hd.jpg















“战争是最无耻丑陋的勾当。但我不会活在过去,我要为未来而活!”看完整部影片才会真切体会到“全部基于历史”这几个字的分量。《里斯本丸沉没》揭示了二战时期一段隐秘历史,细腻描绘了“里斯本丸”号轮船沉没事件,将数百英军战俘与数千中国渔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影片深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及人性中的善良、勇敢与牺牲,最触动我的是渔民们不顾一切拯救战俘的壮举,他们的大义与人道主义精神令人动容。影片基于真实历史,内容详实,情感饱满,画面震撼,既呈现了战争的阴暗面,又彰显了人性的光辉。观影中,我深感跨越国界与种族的深厚情谊,以及在生死关头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与不屈斗志。此次主题党日暨电影品鉴会,不仅让我看到了纪录片本来的样子,更让我从中汲取到了精神的力量,接受了思想的洗礼。作为党员,我将把本次的观影感悟融入学习与生活,提升自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23级 传媒艺术研究方向研究生 郑玉莹

14251729607440_.pic_hd.jpg


在本次党建活动中,我们有幸观看了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这部作品不仅揭开了一段鲜为人知却充满悲怆的历史篇章,更以其真实性为核心,向我们展现了历史纪录片叙事的新纪元。片头那句“本故事完全基于事实”的宣言,不仅是对观众的承诺,也是对历史的尊重。导演方励通过跨越全球的深入寻访,搜集了当年的幸存者及其家族的珍贵记忆,这种对真相的执着追求令人动容。他将这段沉痛的历史,通过大银幕以尽可能完整的面貌呈现于世,这不仅是电影艺术的一次飞跃,更是理想主义者奋斗精神的辉煌见证。方励老师的坚持与努力,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对生命意义和价值探索的道路。他的作品超越了现实的束缚,让理想主义的光辉愈发纯粹而感人,其影响力足以在时间的长河中激起千层浪。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不仅领略了战争的残酷和侵略者的残暴,更深刻认识到和平的珍贵,这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有责任去了解、铭记历史,珍惜并捍卫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里斯本丸沉没》不仅是一部纪录片,它是历史的见证,是和平的呼唤,更是对未来的启迪。

23级 电影学研究方向研究生 徐梦媛

14241729607439_.pic.jpg


影片中,我最为感动的是中国渔民的英勇壮举。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前往救援,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在战争的背景下,这种善良与勇气显得尤为珍贵,它们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正义的坚守。《里斯本丸沉没》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纪录电影。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历史真相,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中的光辉与善良。我相信,这部影片将会对广大观众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尊重生命、坚守正义。

23级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生 李泽瑞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这个特殊的时刻,我参加了由传媒学院党委组织的观影活动,观看了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内心被深深触动。这部电影将我们带回到那个充满硝烟与苦难的历史时期。里斯本丸的沉没,是一场沉重的历史悲剧。在这场悲剧中,无数生命消逝,家庭破碎,战争的残酷无情展露无遗。然而,在这黑暗的时刻,中国渔民的英勇无畏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芒。他们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决然地伸出援手,救助那些落难的英军战俘。他们的善良、勇敢和担当,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伟大。

对落难者伸以援手的是中国渔民;追溯历史真相,将这段尘封的悲剧重现给人们的是中国导演;从影片中铭记历史悲剧,铭记渔民英勇无畏精神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始终保持着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永不退缩。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不能忘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灾难,也要传承和弘扬中国渔民的英勇无畏精神,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3级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生 曲益铂

14221729607436_.pic_hd.jpg


责任编辑:陈玉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传媒学院精心策划并组织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党日观影暨电影品鉴会活动。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