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三全育人”
2019年度工作总结
(2019年12月)
一、目标任务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三全育人”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凸显价值引领为导向,以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和行业理想的新时代制造强国接班人为目标,将学院学科优势、科研优势转化为“三全育人”优势,构建“大德育、大思政”的全员育人工作平台,建立“面向全体、分类引导、重点培养”的长效育人机制,打造“多维度、多元化、多平台”的全方位育人品牌模式。
二、主要进展
1、强化顶层制度建设,构建全员育人平台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三全育人”工作,党政联席会每两周一次,教书育人委员会每月一次,发挥育人决策职能。修订《班主任工作管理办法》、《博士生培养质量建设举措与规定》,并出台《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方案》、《青年教师参与思政工作认定》等文件,将育人元素和育人逻辑融入各项工作要求。建立“合力推动价值引导思政”工作室,推行专业教师担任兼职思政,坚持选优配强本科生班主任,首次选聘高层次人才及教工党支部书记17人担任研究生班主任。通过学院教师大会、系所长及教工党支书例会、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研究生导师培训会、青年教师座谈会等,在全院上下宣传的“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理念。
2、提升课程质量,融入思政教育
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推进优质课程建设,推进教学与实践的融合,校企联合推动课程项目展、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教学管理,明确教学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纳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坚守行业情怀。建设一流专业,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推进专业布局重组和提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及时调整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专业。
3、坚持党建带团建,坚定理想信念
邀请党委书记、优秀党员教师、杰出校友、关工委等专题授课15场,覆盖2000余人次;扎实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学生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00余场;在上图情报所建立“三全育人”实践基地;学生党员骨干赴延安社会实践,与延川县中学、工厂开展共建。以系所纵向管理为载体实现党建带团建,涌现出校优秀学生党员标兵1人,校三好学生标兵1人;核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9个学生党支部获校“共行计划”项目资助。
4、加强学风建设,树立学术理想
成立学院学业指导与学风建设基地,依托学神学霸俱乐部,全年累计帮扶113人。以评促学,实行奖助学金公开答辩评审,加强学业引导,开展“机汇动梁”颁奖典礼,增强学生获奖荣誉感,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夯实常态化砺远学术体系,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8场、本科生学业讲坛11场,组织各类学术活动72场,参与研究生4105人次;举办全校唯一院级研究生“学术之星”评选,6名入选校学术之星终评。
5、坚持知行合一,促进全面发展
推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科创成果丰硕,获国际级40项,国家级119项,省部级44项;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连续三届斩获特等奖。本年度共有1300余名学子赴全国22个省市开展社会实践,获校级荣誉45项;组织各类体育赛事220余场,参与5300余人次,获篮球新生杯冠军、足球新生杯冠军、男篮体总杯亚军等荣誉。
6、把握育人出口环节,推进就业价值引领
开展“与祖国同行”暑期就业引导实践活动,230余人奔赴20省55家国家重点行业企业,新增9个就业实践示范基地,探索以沈飞、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为代表的深度实践基地。成功引导博士生高娇、齐文元、硕士生袁麟等三位同学以上海市编号前十的协议书与国防军工单位签约,签约情况获得人民日报转载报道。学生赴国家重点单位就业引导率53.92%,赴中西部与基层单位就业56人,占11.57%;赴基层就业15人;博士学术岗位就业率58.15%。
三、存在问题
1、全员育人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教师对工作规范和岗位职责并不十分清楚,有些甚至认为自己的工作职责仅是传授知识、指导科研,而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就业选择等方面的发展并非自己的职责范围。面对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处理师生矛盾时,部分教师往往感到不知所措,导致育人功效大打折扣。
2、专业教师参与思政工作机制不够畅通,各部门协同联动有待提升
目前专业教师参与思政工作的平台较少,工作开展频次和实效仍有待提高。总体上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之间、学院各部门之间的互动较少,缺乏相互协作的长效机制,导致专业教师不能及时获知学校在德育方面的新理念、新举措,同时辅导员也不能从专业教师处获取学生的学业、价值、人格、心理等方面信息。
四、工作考虑
下一阶段,学院将重点突破当前“三全育人”工作仍然存在的问题:实施专业教师育人培训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全员育人制度化、常态化,形成科学的“三全育人”评价体系;联动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把握学生成长特点,夯实全过程育人机制;聚焦十大育人,统筹学院资源,完善全方位育人平台;行成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牵头组建机械学科育人联盟,为制造强国培育一流拔尖创新人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