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疫”线 | 线上教研收获良多,网课模式未来可期

发布时间:2020-11-17 15:17:47

 按照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安排和疫情防控期间总体工作部署,从3月2日至今近一个月,英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八个方向56门研究生课程按照事先部署,顺利开展在线教学。经历了在线教学前期适应阶段和调整后,英语学院研究生在线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平稳有序地展开。英语学院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尝试以本次组织在线教学为契机,规范在线教学材料,促使学院研究生教学各项工作指标更加符合国际学术规范,同时切实提高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水平。一个月以来,英语学院的研究生在线教学工作进展如何?教学效果是否受到影响?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学院师生们的反馈吧!


调整思路,化挑战为机遇

在初始阶段,由于疫情的突然和不可控,学校、教师和学生被迫适应在线教育教学,加之此项工作准备的时间只有1-2周,使得在线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授课方式的改变,给教师带来诸多的压力。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教学实践,学院教师积极调整教学方法和思路,学习、发挥教育技术的优势,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提升教学内容的设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将挑战化为机遇,迎难而上,渐入佳境。


张继东老师:

疫情形势下,本人开始的时候对新情况和新问题都有非常焦虑的情绪,学习新技术也是一种很大的挑战,担心网络传输速度、平台技术操作、教材缺失、材料收集、课程进度和师生互动效果等诸多问题。在一步一步的推进过程中,感谢学校、学院的同事们的指导和互助,让我度过了人生难忘的时段,当然这些亲身经历也提升了本人在危机下做好本职工作能力。在具体的授课中,为了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我会把教学内容反复提炼,把自己的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作品合理穿插其中,让同学们能够感受到这是书本上得不到的“宝贝”,感受到老师的努力和知识力量,体会到上外的教学水准。

张继东老师进行线上授课


何春燕老师:

疫情给了我进一步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契机。因为对于我开设的《语用学》这门课,无论是直播还是录播,都很难实现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功能,所以,我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又开始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将在线教学模式调整为:自主阅读+ 完成作业+ 作业反馈与答疑。

何春燕老师提供的学生预习笔记

+学生作业与反馈


杨祎辰老师:

在课程准备期,我当时最大的压力是来自于选课人数。但是,网上授课模式恰恰为解决选课人数多所带来的困难提供了机遇。我不希望因为这学期情况特殊放弃给同学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利用网课时期,完成主要知识点的传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线下复课后的各类研讨活动。通过扬在线教学之长,同时避其之短处,为同学们交流原创研究想法提供更大的空间。此外,一直想把《翻译研究方法》的课堂“翻转”过来。毕竟光说不练是假把式,作为一门研究生级别的方法论课,以学生为主角的“研”的实操必不可少。此番在线教学为探索在未来完全实施“翻转”教学的可能性提供了机会。


林玲老师:

这学期开课的《美国历史专题研究》为拼盘课,其中包含美国外交史、经济发展史、移民史、妇女史四个内容板块,分别由四位老师负责授课。作为课程负责人,我专门在在线教学时期录制了课程教学大纲的介绍视频,有助于选课同学全面了解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思路。


万宏瑜老师:

尽管互联网消除了物理距离,但师生的软硬件和带宽局限还是或多或少给互动带来了延时甚至卡顿。应对这一挑战我调整了教学计划,技能方面先侧重不用同传设备的视译和影子练习,主题知识方面考虑到有关疫情的信息和资料充分,精心挑选适合学生水平的音视频材料进行训练。因为缺乏双耳分听功能的设备无法听取同学们带稿同传练习录音并及时回放点评,我要求同学们自行录音,课后发给我等我点评。另外,研究生将来还面临撰写研究性的毕业论文,为了帮助研究生在操练中观察语言现象等,我还特别在BB平台上传研究文献并布置了有针对性的课后技能小练习,课代表收齐后我批阅点评后冠以“云作业合集”再上传到BB平台,这样每周全班同学就有了上百个典型材料继续深度练习和思考。还指出因为背景知识缺乏导致的理解错误,并附上必应搜索结果。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下课时获得满屏的“谢谢老师”让人陶醉。

万宏瑜老师正在进行在线授课+

万宏瑜老师提供的“云作业”图片


发挥“云”优势,教与学双提升


面对在线教学,师生们都很快适应了这种新模式,并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实现教与学的共同提升。一方面,教师主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着力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将学习指导工作纳入教学目标中,明确不同内容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形成研究型的自主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培养和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王腊宝老师:

为了让每次的录播教学精彩难忘,一方面保证教学内容有趣,另一方面保证录播的全英文教学过程一次成型,特别是回答同学问题,努力做到所有回答有根有据,令人信服,教师需付出比普通课堂教学数倍的备课时间和精力。由于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原创,这样的教学对于备课要求很高,难度太大。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选用一些网络资源,进行穿插使用,这样既能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又能把教师从繁重的备课工作量中适当解脱。此外,研究生学习的关键是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线教学师生不见面,师生之间因此有了基于深刻思考和书面写作而启动的交流,这样的交流给教师带来更多的挑战,但如果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解答这些深刻的疑惑,将赢得学生的信任,在线上筑起有吸引力的学习空间,学生上完一次课便开始期待下一次,果然如此的话,在线教学就成功了。

王腊宝老师进行线上授课


张继东老师: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自主学习很重要,为此,我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国内外的有用的,好用的,免费的教学资源和材料来源,让学生们感受到上外的资源力量。同时,《语料库语言学》这门课对同学们的将来就业是有帮助的,讲课中运用案例和示例来理解语言大数据对未来生活影响,让学生们能够利用有效的方法对复杂的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陈琦老师:

严格的说,研究生是一个初级研究者,研究生的课堂,是以任务为导向的、探索式的课题制学习,研究生教学也许更能迅速适应在线教学,就我本学期所讲授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一门课而言,我感觉在线教学这种更加平等、开放的形式鼓励了研究生的课程参与和积极性,任务导向型的学习也使得可以更好的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即时实现信息共享与思想交流。


何春燕老师:

一般提前一周或两周,我会将阅读资料发至平台,这包括指定教材的相关章节和选定的拓展阅读。对于研究生,我不会检查他们的阅读笔记,更不会限定他们的阅读方式。因为,他们的阅读效果全部会反映在作业完成的质量上。所以,在布置作业这一环节,我是花了些心思的。关于作业内容,我主要考量两个方面:尽可能是重点难点疑点+ 作业题目要有整体感和脉络感(或者说是要兼顾知识框架和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关于作业形式,除了要便于作业内容的呈现,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语言学描写和分析方法的训练。


何春燕老师提供的作业要求


杨祎辰老师:

我最大的收获是对我们的学生有了新的认识。大部分同学能够适应目前的在线教学,对知识点整体消化比较好。此外,我还看到同学们能够在微信群中互帮互助,遭遇问题后也可以及时提出。同学们所展现出的适应力、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令我非常期待大家在未来的表现。另一大收获是在自己的教学能力上,包括课程内容组织和信息技术能力。虽然这门课已经上过两轮了,以往同学的反响也不错,但此番录课让我意识到还要梳理和完善的地方还太多。并且,制作ppt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使用录制旁白功能,有种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的感觉。

杨祎辰老师进行线上授课


茅意栋同学:

传统教学的课程一般一周一次课,下一次课上课前只能复习一下上节课的笔记来回忆上课内容,但是在线教学时,录播授课的老师一般会提前将几课时的内容都放在学习平台上,因此学生能选择在较短的时间间隔下学习多次课的内容,连贯性更强,更有利于理解前后相关的学习内容。

茅意栋同学线上学习


万小琴同学:

与传统教学相比,在线教学的课后作业更多了,某种程度上也督促了研究生多阅读文献,积极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学术思维等,对我来说是更大的挑战。


楼亚柯同学:

本学期的两节口译实践课进行地比较艰难,因为隔着屏幕的练习无法得到如实际课堂一般准确的反馈对此,我会对每次课堂练习进行个人录音,在课程结束后自我点评,找出不足,加强练习。在线教学是对我们学习自主性的极大考验,相信我们都能在这样的学习经历后变得更加自律!


总结方法,助力传统课堂


此次大规模的在线教学,为师生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采访中的大部分师生表示,线下复课之后将继续沿用一些有利的“在线”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一些“讲座类”课程、难度较大的课程,很多学生也表示希望能够继续采用“网课”方式,方便反复观看学习。此外,在教学管理上,网络平台的沟通优势也更加凸显出来,实现了学院高效有序的管理,得到师生一致好评。


王腊宝老师:

通过网课总结了不少值得线下教学借鉴的方法,比如:1)以问题为中心,a.所有同学提交预习问题,b. 教师针对所有学生问题授课,c. 所有同学当堂回答教师准备的问题;2)利用微信群等手段实施生动的课堂交流,当堂解答其它学习问题;3)充分利用网络向学生推送海量相关电子读物和资料,鼓励学生无限拓展学习视野。


林玲老师:

研究生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深入解读问题的批判性思维,为弥补在线教学学生之间无法面对面探讨问题的不足,课程在blackboard 平台上创建了每一次讲座的讨论板,要求学生围绕关键问题,提交音频作业。学生在提炼总结讲座要点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相关阅读材料,对本讲提出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在师生互动之外,还鼓励学生之间在讨论板上进行作业互评,以形成良好互动。另一方面,授课教师通过课程微信群的平台,向学生推介一些美国历史、文化研究主题相关的阅读书单与公众号,提供拓展学术资源。

林玲老师线上授课


杨祎辰老师:

就我的课程而言,特别值得延续的有两点: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和“云答疑”模式。在线下复课后,我也会选择继续使用在线教学平台。在线教学平台的论坛功能可以自然而然地将同学们的讨论结构化,轻松实现信息集中和主题分类。此外,我还会继续沿用本学期开始的“云答疑”模式。因为排课时间的关系,在上两轮开课时,几乎每节课下课都会出现和同学一路聊到下一堂课的教室门口,或者一路聊到班车站的情况,总是匆匆忙忙的。本学期,我开启了“云答疑”活动。根据课程进度,设置每两到三周,利用腾讯会议举行线上答疑,并会提前发放问卷,了解同学想要咨询的方面。这样的话,教师和同学都可以为答疑提前做好准备,从而提高问答效率。从实际体验来看,无论在线教学还是线下教学,“云答疑”都可以为课程带来更多的互动感,也可以对课程内容作出很好补充。

杨祎辰老师提供的论坛贴板+问卷调查


陈琦老师:

疫情总有一天会结束,但期间在线教学的一些成果和经验,值得保留,融合进今后的教学实践工作中,包括课前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可重复观看的教学视频,相对平等的师生讨论,可测量的教学效果评估与课后跟踪,建设课程数据库等,都值得思考,如何将其有机结合到今后的教学手段中,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参与度、规范教学效果评估机制。

疫情期间,微信等社交软件以交流沟通便捷、无传染风险的优势,成为推动学院工作、促进师生交流、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辅助工具。


朱燕丹老师:

学院在第一时间就建立起在线教学准备工作微信群、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微信群等,确保疫情期间每一项工作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讨论和及时的传达,以课程为单位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位学生,力争实现“不丢一门课,不少一个人”,在非常时期保证做到“标准不降低、学习不停顿、研究不中断”。

朱艳丹老师在线工作


陈雨今同学:

为了方便线上授课期间师生的沟通,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单独的课程群,相比线下授课感觉上好像每位同学和老师的沟通反而要更多更高效。


潘贺然同学:

学院给每门科目都安排了课代表,课代表可以及时提醒大家考勤、作业截止时间等课程相关事项。线上开学到现在,感受到了学院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关心。

潘贺然同学提供的课堂讨论照片1、2


再接再厉,为明天更美的相见


 目前国内的疫情防控成效显著,但全球的疫情情况仍不乐观,这仍需我们做好在线教学的持续准备。因为缺乏“课堂”“学校”等具有仪式感和空间感的地域制约,在线教学的落脚点更多的是同学们的“自学”,线上的学习要成为了一种主动性、自觉性的行为。同时,由于学习的过程中缺乏“随叫随到”的教学互动支持,因此更依赖于个体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让我们借鉴同学们的优秀的学习方法,带着老师们的鼓励,再接再厉,为线下复课做好充足的应对。


盛番同学:

我分享一点小小的个人经验,许多老师的录播课程是按内容分成几部分的,由于人保持高度注意力的时长是有限的,我会在一段视频结束后休息个5分钟左右再开始下一段视频,这样能使学习时注意力更集中。

盛番同学在线学习


楼亚柯同学:

开始在线教学后,老师们把课件和学习资料都上传到BB平台,大家或许会产生更大的依赖心理。对此,我开始用思维导图做课堂笔记。大部分文字内容都已经呈现在课件上,只要复制黏贴就可以保存到自己的笔记本,在此基础上,我通过思维导图整理出本节课的大致框架,并在课程结束后沿着思维导图回忆具体内容,作为自我检查和巩固。

楼亚柯同学提供的自我检查图


刘亚航同学:

线上课程一般会按照原定课程进度开展,我们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准备材料进行预习,这也有利于对在线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此外,线上课程最好跟老师多交流,无论是微信,还是BB上的讨论,这样可以弥补线上课堂即时反馈性不足的问题。


陈雨今同学:

分享一个我个人安排学习时间的方式。有些录播的课程,虽然需要在上课时间进行签到,但我可能不会在那个时间段去看录播,我会把它和其他的课程稍微拼一拼,拼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日,比如星期三下午的录播课我可能会用星期二下午第二节的时间去看,这样我就会有一个完整的星期二下午是上课的,一个完整的星期三下午可以去做其他阅读。相对来讲时间不那么散的话我会觉得学习精力更集中,更有效率。


杨祎辰老师:

建议同学不妨把线上学习视为一个小实验,一个用于观察自己行为,考验自己定力的小实验。我们都知道,自我管理能力和定力,不仅仅是研究者需要具备的能力,也是支持人生长跑的能量来源。希望同学们能合理利用时间,不断提升,为迎接线下复课做好准备。


林玲老师:

希望同学们利用这段特殊时期多阅读、重积累、勤思考,期待相聚校园课堂之日,看到一个更加勤奋、自信、闪闪发光的你!


万宏瑜老师:

借用哈佛校长在通知学生撤离校园时说的话送给大家,“愿我们都带着智慧和恩典前行”!


何春燕老师:

一个月的线上授课里,同学们很用心也很暖心。尽管,大家素未谋面,可是大家会发邮件感谢,会根据我的批阅建议发来修改版作业,有些旁听生也会认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这些,给了我太多坚持下去的动力。同学们,教学相长,我从你们那里也学到了很多,让我们一起坚持下去!


线上课程的开展,要求老师和同学们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而在开始授课的这一个月的时间内,通过学院在线教学管理工作组、全体任课教师和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每一门线上研究生课程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们坚信,在接下来的在线教学时间中,我们依然能够不忘初心,凝聚力量,克服困难,相会在更美好的明天!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英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八个方向56门研究生课程按照事先部署,顺利开展在线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