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晚,文学经典导读系列沙龙第九讲顺利结束。主讲人程心老师从作家伊迪丝·华顿的个人经历与经济学家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切入重新读解了其著名作品《欢乐之家》,并通过文本细读的形式加深了同学们对华顿其人其作的理解。
伊迪丝·华顿于1862年出生于纽约一个富贵之家,幼年随父母旅居欧洲,11岁时回到美国。她在家庭教师指导下接受教育,自幼受欧洲文化的濡染。华顿少年时代便酷爱文学,在父亲的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名著,很早就开始写诗,之后又练习写短篇小说。当时的纽约上流社会一方面十分强调对严肃学问的追求,另一方面又崇尚富有悠闲的生活方式,恪守维多利亚式的道德价值观念。1885年她与门当户对的波士顿绅士爱德华·华顿结婚,婚后一度中断了写作。但她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她1907年移居法国,1913年与丈夫离婚,后定居巴黎,以全副精力投入创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伊迪丝积极投入社会救济活动,并因此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勋章。
《欢乐之家》是华顿的第一部引起很大轰动的长篇小说,1905年初版当年即售出140000本。小说一问世就在当时的《纽约时报》引起很大反响,被称之为“一部具有非凡震撼力的小说”。这部小说不仅是一本风靡一时的畅销书,更是一部描写20世纪时髦纽约社会的社会风俗小说。社会风俗小说,指的是特定社会阶层的风俗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现实主义小说。华顿继承了18世纪以来小说诞生以来固有的婚姻情节,创新性地将主人公设置为一位出生于上层阶级但父母双亡的大龄孤女,并赋予了她一个极具戏剧性与争议性的悲剧结局。
随后,程心老师基于经济学家凡勃伦对19世纪美国上流社会的研究,从《有闲阶级论》的视角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华顿笔下的女主角莉莉·巴特所在的时髦的纽约社会与其价值取向。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描述了十九世纪末美国消费社会形成之际人们通过“炫耀性消费”、“炫耀式休闲”展示优越性的历史情形。而华顿的小说《欢乐之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身处的时代是相同的,小说与现实有其一致性。这部小说着重描述了有闲阶级的生活和妇女的生存状况。
事实上,华顿小说中的描述与凡勃伦所讨论的消费模式颇为吻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凡勃伦认为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不仅造成大量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审美价值。在那样一个充满攀比和浪费的世界,对美感的追求与欣赏被通过使用和配置昂贵的产品所获得的优越感与满足感取代,时髦社会的女性所拥有的美貌也被物化。在亟待提升社会的地位的新贵阶层眼中,像莉莉这样的上流社会未婚女子的角色定位只是“瞬间性饰物”。
最后程心老师从文本细读出发,与同学们共同研读小说的第一章,探讨了莉莉的人物形象。小说的主线索围绕主人公莉莉·巴特小姐在上流社会的人生经历展开。她是一位纽约上流社会的贵族小姐,由于家庭遭逢经济破产、父母双亡,只好寄居于生性孤僻、冷漠的姑妈门下生活。从小的教育及母亲灌输的观念是要凭借自己的美貌觅得金龟婿,过上流社会富贵奢华的生活,她也以此为目标,但是莉莉同时也是一个矛盾体,并不能完全像其他上流社会女子那样安于吃喝享乐,她始终挣扎于物质欲望与精神追求之间。在这一过程中她有了一个可以跟她心灵沟通的人,即同样来自上流社会,任职律师的小说男主人公劳伦斯·塞尔登。在对这部小说的批评中,塞尔登被认为是一个“消极的主人公”,一方面,他成为“精神共和国”的首倡者,而另一方面他也深受纽约社会价值观的束缚。第一章中也出现了贯穿全文的重要话题,即当时女性在物质生活、外表以及行为方面所受到的种种限制以及在面临婚姻选择时被动与无助。
“智者的心在哀伤之家,但愚人的心在欢乐之家”。华顿笔下《欢乐之家》中所谈及的女性婚姻、物质追求与消费文化在当今时代仍是话题焦点。虽然题为“欢乐之家”,但显然整个故事的情节却谈不上“欢乐”。回顾文学经典沙龙的前几讲,我们共读的大部分的戏剧与小说作品都没有圆满的结局。鲁迅先生曾道:“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你看!”而我们作为读者捧起书本阅读,在对人物命运的喟叹和思考中,也收获了智慧和成长。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