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珠拾粹·重檐筑语|屋顶篇

2023-06-30 12:03:12





遗珠拾粹实践团

古建筑知识科普特别栏目









面朝古建筑,

你是否会被各形各色却又精妙绝伦的屋顶吸引?

伸出的屋檐、微翘的屋角、美丽的曲线,

庑殿、歇山、悬山、攒尖……

共同营造出了极具魅力的建筑“第五立面”......


让我们一起走近屋顶,感受古代建筑的宏大体量和精美构造!




引言 屋顶概述


在中国古建里,和国外主要表现外立面的建筑相比,装饰重点不在墙身,而在屋顶。屋顶所占比例几乎和屋身一样, 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且又因位置居上,故比屋身更加显眼。我国古代匠师们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 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 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在屋脊和脊端加上适当的雕饰, 檐口的瓦也进行装饰性的处理,使屋

顶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标志,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冠冕”。




屋顶

类别·样式总览

重l檐l筑l语


中国传统屋顶种类繁多,根据样式的不同共分九级,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级别最高(重檐,就是在上述屋顶之下,四角各加一条短檐,形成第二檐),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再次是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十字脊顶、盝顶、盔顶等。


庑殿顶: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共五脊组成,是四面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因此又称五脊殿。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它比歇山顶出现得更早, 逐渐成为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形式。现存的古建筑中太和殿、长陵祾恩殿即是此种殿顶。


故宫太和殿(图源网络)


歇山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屋面是悬山顶与庑殿顶的组合,上三分之二为悬山顶,下三分之一是庑殿顶,形成四坡九脊的造型,因此又称九脊顶。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等级仅次于庑殿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 体量较大的建筑上。



悬山顶: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一般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构成,悬山顶建筑两侧的山墙凹进屋顶,屋顶的檩伸出墙外。由于此类建筑的屋顶悬伸外挑于山墙之外,故又名悬山顶或挑山顶。是中国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 只用于民间建筑, 规格上次于庑殿和歇山。



硬山顶: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山墙同屋面平齐,山面裸露向上,两坡相交处有屋脊。硬山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两侧山墙把檩头全部包封住,由于其屋檐不出山墙,故名硬山。


卷棚顶:屋顶前后相连处不做成屋脊而做成弧线形的曲面,也就是说卷棚式屋顶的“正脊”是弧形,与普通的人字形屋顶不一样,没有屋顶端的正脊,双坡,两坡相交处不作大脊,由瓦垄直接卷过屋面成弧形。卷棚顶是歇山、悬山、硬山的变形,出现较晚, 明清时开始普遍使用。



攒尖顶: 屋顶为锥形,无正脊, 数条垂脊在顶部集中于一点,即宝顶。一般以单檐为多,两重檐少见。包括圆攒尖, 四角攒间, 三角攒尖及八角攒尖等,多用于面积不太大的建筑, 如塔、亭、阁等。



十字脊顶:是由两个屋顶垂直相交而成,可以是悬山式,也可以是歇山式。



盝顶:顶部有四个正脊围成为平顶,下接庑殿顶,盝顶梁结构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



盔顶:没有正脊,各垂脊交会于屋顶正中,即宝顶。在这一点上,盔顶和攒尖顶相同,所不同的是,盔顶的斜坡和垂脊上半部向外凸,下半部向内凹,断面如弓,呈头盔状。盔顶多用于碑、亭等礼仪性建筑。






屋顶

探秘·构件组成

重l檐l筑l语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不仅样式繁多,而且也由不少构件组成。


屋面:建筑屋顶的表面,主要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是屋顶中面积最大的一部分。


剪边:在我国古代的部分建筑中,其屋面近檐处往往会有与上部不一样的色彩,比如屋面大部分是绿色,屋檐处却是一道横的黄色带,这样的色带就称作剪边。


正脊:正脊是处于建筑屋顶最高处的一条脊,由屋顶前后两个斜坡相交而形成的

屋脊。由建筑正立面看,正脊是一条横走向的线。一般来说,在一座建筑物的各条脊中,正脊是最大、最长、最突出的一条脊。



正脊装饰:在我国古代一些等级较高的建筑中,其屋顶正脊上往往设有各色装饰。除了常见的正脊两端的吻合中心的宝顶外,在正脊的前后两个立面上,还会雕饰花、草或龙等。


垂脊和戗脊:在庑殿顶、悬山顶、硬山顶建筑中,除了正脊之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而在歇山顶建筑中,除了正脊和戗脊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垂脊都是沿着山面的博风板走势下垂。在歇山顶建筑中,垂脊的下方从博风板尾处开始至套兽间的脊,叫做"戗脊"。


出檐:在带有屋檐的建筑中,屋檐伸出梁架之外的部分,叫做"出檐"。


套兽:在建筑屋檐的下檐端,有一个突出的兽头,套在角梁套兽榫上,防止梁头被雨水侵蚀,这个兽头就称为"套兽"。




屋顶

寻思·建筑特征

重l檐l筑l语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形式以人字顶为基础,进行种种引伸和变化,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屋顶样式,为西方建筑所不及。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最明显的三大特征是举折高大、出檐深远和翼角起翘。

举折高大

举是指屋顶的高度,折是指以人字顶为基础的各类屋顶样式的各块坡面向下凹曲的折线。中国古代屋顶的高度不是随意定的,而是与建筑进深的尺度相联系的,不过各代的比例关系不同。唐朝遗留的一些古建筑实例表明当时屋顶的高举与建筑进深的比例关系为l:6,到清代,一部分屋顶的举高与进深的比例已达到1:2,屋顶在建筑的整体比例上已远大于屋身,因此称中国古建筑为大屋顶建筑是颇为形象的。由此可知,朝代越后屋顶的举起也就越高,屋顶在建筑的整体尺度中变得越来越大。上述的各种比例关系是指宫殿、寺庙等一类高等级的建筑而言。民居建筑的屋顶一般举高较低,各时代的差异不是很大,但因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北方民居屋顶的举高相应要低于南方民居。

另外,在汉代的画像石和陪葬明器上有许多信息还表明当时的屋面平直,并无向下凹曲之折线。因受“步架向内处减,举架向上盛增”的屋架结构法的影响,从唐代起中国古建筑的屋面出现向下凹曲之现象,这一现象的发展规律是:朝代愈后,其屋面凹曲的折线也就愈强化。屋面的凹曲现象在高等级的建筑上和民居建筑上都有相应的表现。

明长陵祾恩殿(图源网络)

出檐深远

中国古建筑的大出檐不仅构成其立面造型的一个显著特征,而且在功能上亦有种种好处。首先是遮雨水,保护房屋周围的土地不被雨水过于泡软,以坚固地基;防止夹泥墙或板墙被雨水侵蚀,以延长它们的使用年限;还可防阻雨水对砖墙的渗透。其次是挡阳光,在夏天时可防阻炎热阳光对室内或屋身的辐射,南方建筑的出檐一般大于北方。古建筑屋顶的出檐距离大于台基伸出屋身的距离,这便是古人所说“上沿出大于沿下沿出”

陕西佛光寺(图源网络)

翼角起翘

中国古建筑的檐部不仅向外挑出,而且还顺着屋面的凹曲折线逆向翘起,尤其是屋顶的四角更是高高翘起。这种手法可以使笨重的大屋顶在视觉感受上变得轻灵而有飞升感,尤如飞燕展翅,极具美感。当举折高大时,此手法还可防止瓦片下滑。翼角起翘的实例最早见于唐代。唐代以前的屋顶不见翼角起翘,有些建筑仅在屋面垂脊的下端部做得厚一点,以造成一点翘起的感觉。唐、宋时由于受梁柱构架“侧脚生起”的影响,故格部从中间向两边缓缓翘起,连屋脊也从中间向两边级缓起翘。明、清时屋脊与格口均平直,枪部是从四个角柱部位向上起翘的,给人以突然起翘的感觉。


图源网络



各有千秋的屋顶

是为古建遮风挡雨的一张耀眼名片

也是展现古建魅力的关键部位


仰望前方,细细端详

看精巧屋顶以巨大体量与古建相得益彰

品味千年匠心与历史余韵


参考文献

[1] 李金龙.中国古建筑屋顶析[J].戏剧艺术,      1996(03):112-117.

  [2] 王全营.简述古建筑的屋顶形式[J].决策探    索(上),2018(06):40-42

  [3] 宋可.浅析中国古建筑屋顶的等级表现[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08):118-119.

  [4] 贾明刚.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结构建筑特色探    析[J].文物世界,2013(06):36-37.



主办⼁共⻘团同济⼤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委员会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科⽣第⼀党⽀部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科⽣第⼆党⽀部

⽂案⼁卢怡帆

排版⼁李林莲

海报⼁李林莲

校对⼁常海燕

图⽚源于⽹络




责任编辑:过欣怡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让我们一起走近屋顶,感受古代建筑的宏大体量和精美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