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蔡锷:护国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2021-05-10 18:11:11


蔡锷(1882-1916),原名良寅,字松坡,湖南宝庆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1899年6月考取南洋公学的外院,幼时聪颖过人,被誉为湘西“神童”。南洋公学外院学习生活虽然短暂,但对革命志士的成长,影响也是深远的。在校期间,学校严格的校风校训及大量西学知识,使蔡锷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及思想行为模式,为之后走上革命救国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在南洋公学外院学习一段时间后,应恩师梁启超的邀请,离开公学赴日本留学,并投笔从戎,寻求军事救国之路。留学东京大同高等学府和横滨东亚商业学校。1900年4月,他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事,失败后复归日本,愤而投笔从戎,并改名锷。19O2年11月蔡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立志“流血救民”。日本学成回国后转任云南新军协统,后响应辛亥革命,领导了云南反清起义。在广西先后任随营学堂及测绘学堂总理、陆军小学堂总办、兵备处总办、新军第一标统带等职。1911年离桂赴滇,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统军第一标统领官。武昌起义后,蔡锷被李根源、唐继尧等人推为临时革命军总司令,并和昆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重九”起义,攻战了全城;后又被举为大汉云南军都督府都督。南北议和期间,他反对株守议和”,主张长驱北伐,直捣虏廷”并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之后,蔡锷有感于内忧外患,主张加强“国权”,以对付外国侵略者。因此,最初他是极力拥护袁世凯集权中央。1913年10月,他辞去云南都督,离滇入京,先后出任政治会议委员、参政院参政、将军府将军、全国经界局督办等职,幻想依靠袁世凯实现其富国强兵的愿望。

但是,袁世凯却于1915年5月5日与日签订“二十一条”卖国条约,8月又指使组织筹委会,公开鼓吹帝制。蔡锷终于从切身经验中体查出袁世凯的面目,决计逃出北京,潜往云南,发动护国战争。同年12月19日他以赴日养病为名,辗转东京、河内,抵达昆明。25日,他联合云南将军唐继尧等正式宣布云南独立,并自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率部左、右两纵队向川南进军,在纳溪、沪州一带与袁军奋战累月。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战争取得了不可低估的胜利,而蔡锷由于艰苦的军旅生活,原来的喉疾恶化,不得不辞去四川督军兼省长的职务,并决定赴日治疗。1916年11月8日,年仅34岁的蔡锷病逝日本福冈医院,葬于长沙岳麓山上遗著编为《蔡松坡集》(《蔡松坡先生遗集》)。蔡锷的逝世引起举国悲痛,当时北洋政府在全国上下的强烈要求下,举行国葬典礼,并追授蔡锷为上将军,蔡锷成为中华民国史上第一位享受国葬殊荣的将军。

蔡锷将军不仅以卓越的功事彪炳史册,更以伟大的人格感召后人,我们为拥有这样一位伟大校友感到自豪,这是母校的精魄,也是学子的骄傲。他的身影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长河,他的辉煌传奇将世代被人谱写与颂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蔡锷(1882-1916),原名良寅,字松坡,湖南宝庆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1899年6月考取南洋公学的外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