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转化红色文化资源 全方位打造“四色”文化成果

2023-10-15 21:02:15 杨忠杨

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由我校宣传部牵头组织,数字艺术学院等师生团队具体申报的案例《多角度转化红色文化资源 全方位打造“四色”文化成果》荣获三等奖。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优秀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眼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用红色文化涵养师生精神家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艺工交融优势,结合理论讲授、环境熏陶、实践体验、双创竞赛、社会服务等途径,将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贯穿到育人全过程,真正实现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品牌。

(一)以立德树人为本色,构建文化育人新体系

创新红色文化学习方式,落实立德树人基本任务。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利用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红色文化融入思想引领,将学院矩阵对话、日新书林读书会、红色书籍分享会、艺Power︱Talk系列访谈节目、你听我说主题分享会作为师生思想学习的重要部分,推进学习触角不断延伸。学校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全面深入分类分层,面向全校师生宣讲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激励广大师生担当有为。依托20个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开展百名先进进公寓系列活动,向学生宣讲党史,让学生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

开展红色文化育人活动,增强红色文化育人能力。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优势,创新应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 红色情怀诗歌朗诵会”“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红色影视作品配音、二十大知识你说我猜等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引领;师生共创“党史中的红色旋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音乐会、自导自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话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将党的历史和红色文化融入到艺术作品中,扩大受众的覆盖范围,增强活动的影响力。

打造红色文化育人平台,激发红色文化传承活力。立足地方特色,深耕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安塞腰鼓、农民画的等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搭建红色文化的实践育人场所,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传承发展体系。数字艺术学院牵头的安塞腰鼓基地获批陕西省教育厅普通高校中华文化传承基地、成立双百工程农民画数字化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大力开展农民画进校园、腰鼓文化进校园等讲座,成立腰鼓文化队,发展数字农民画等,增强学习红色文化的氛围。除了线下育人平台,他们还发挥专业优势,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艺术表现手法,将党建成果和红色资源搬到线上,搭建云上党建展厅,实现红色文化在线实时传播。

(二)以技术艺术为特色,打造艺工交融新格局

激活红色资源,丰富育人载体。秉持艺工交融理念,鼓励任课教师发挥艺术特长,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我校蒙晓华等老师深入挖掘红色歌曲中的革命历史元素,与《音乐鉴赏》课程思政元素相融合,连续两年获得陕西省课堂创新大赛二等奖;将红色文化寓于专业学习中,我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师生依托《采风》集中实践课程,赴照金、延安等地开展党史教育、乡村振兴、历史文化等多个主题的调研学习,记录社会发展变化,学生作品受邀参展平遥国际摄影展,在实践中践行和彰显红色文化。

立足艺工特色,创新育人方式。红色文化的传播和践行要立足现实、突出特色,让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有实效。疫情期间,我校师生精心创作抗疫海报、歌曲、MV作品,以艺战,设计作品案例荣获教育部优秀奖。师生原创作品《使命》通过探寻京剧和民间艺术的融合,呼唤广大青年坚持文化自信,入选教育部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微电影展,使思政课更加可亲、可感、可传。师生原创艺术作品入选《百年珍贵记忆——全国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档案》,展示了青年学子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聚焦教学科研,提升育人能力。挖掘蕴含红色基因的思政内容,组建专题+实践+创新的专题教学团队,打造思政金课,多位教师在全国、全省课堂创新大赛、讲课比赛上获得前三名。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教育报》刊发了校党委书记杨更社题为《党建引领培根铸魂 凝心聚力立德树人》的署名文章。人民论坛网刊登了民盟陕西省委会主委、校长范九伦题为《鉴往知来守初心,砥砺前行担使命》的署名文章。鼓励教师开展专业交流对话,凝练红色文化育人成果。举办高校美育教育国际研讨会,积极探索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新模式;刘贲教授作品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美术家在行动网络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主题展等多项艺术作品展,将红色文化贯穿于教学科研全过程。

(三)以红色文化为底色,增强人才培养新动能

以红色基因传承为导向,激发人才培养新活力。紧扣大学生身心特点,依托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以学习党的光辉历史,汲取砥砺奋进力量为主题,开展百名先进进公寓系列活动。借助青马工程等学生骨干培养活动,加强学生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加陕西省高校青年大学生宣讲会,开展民族文化节等系列研学活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培育家国情怀新思潮。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红色领航,青春先行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河南南街村感受共产主义乡村发展情况,云中的红旗党史活动教育暑期社会实践队赴陕西安康调查研究,见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鼓励学生结合专业技能、比赛项目等展现实践感悟,引领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以红色筑梦之旅为牵引,强化责任担当新使命。通过开设课程、搭建平台、建设基地、聘请导师等多种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红色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主题活动。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中,我校师生负责电商直播带货线上培训,全省150余所高校、1700余名参赛师生在直播间参加了学习实训。其中,赵宁老师指导的珍艾优选——万名乡村主播新媒体电商助农助企项目先后在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份100余个县市政府、企事业单位讲授短视频及直播实操课程,开展了500余场直播活动,直播间出货金额超过500万元,获得了地方政府和农户的一致好评。鼓励师生加大双创和红色文化融合力度,将党建成果和红色资源搬到线上。创业作品《云中的红旗—全国首家数智党建多维服务平台》获第八届互联网+大赛陕西赛区银奖、第八届3S杯“三创”大赛全国二等奖;鼓今中外”“丝路秦画等项目分别获得第七届、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省级金奖,师生通过竞赛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精品。

(四)以协同交融为特色,开创社会服务新局面

将红色文化同艺工交融相结合。充分发挥高校技术与科研优势,以创新发展为导向,与陕西省人防办合作,开展人民防空进高校试点建设,讲好人防故事。依托陕西人民防空智慧宣教与研究中心,组织师生通过近两年时间,完成人民防空吉祥物、微信小游戏、短视频、微电影与剧情MG动画等系列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师生原创的《人民防空简介》微动画成功入选陕西省科技厅组织开展的陕西省科普微视频大赛。充分发挥专业资源与人才优势,以思政育人为轴心,与陕西省残联合作开展残联特训班,通过建设直播基地、开展残疾人直播培训、残联融媒体建设,协助残联促进残疾人就业。

将红色研究同助力三农相结合。与陕西联通共同成立西北首家陕西直播产业研究基地,加强直播电商人才培养。依托陕西省双百工程乡村直播电商培训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申报并获批陕西新媒体电商创新模式与实践案例研究等3项省部级纵向课题;通过为当地开设直播培训等系列培训班,实现以直播电商为驱动,激活乡村农业产业链条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效应,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参与科技扶农,赴宜君、安塞等多个县市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组织师生开展百千万行动,包含直播助农百校行”“直播产业千村行带货助商万企行三项活动,两年来举办乡村振兴直播电商培训活动196场;组织助农直播带货活动240多次。

将红色实践同产业发展相结合。发挥不同主体作用,多角度发挥各自特长,完善体系化建设,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推进。扩大对外宣传,多次举办农特产品包装设计大赛;发挥人才优势,定期选派学生前往韩城、安康等革命老区与红色文化基地进行社会考察和实地调研,提供政策咨询、发展规划设计。深化校企合作,近年来先后与百度、爱奇艺、华为等近百家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在实践应用中践行红色文化。形成平台共建、发展共谋、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社会、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受益。

未来,学校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深挖转化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育人价值,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据悉,本次评选出优秀成果共有一等奖15项、二等奖20项和三等奖30项。


责任编辑:魏金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由宣传部牵头组织,数字艺术学院等师生团队具体申报的案例《多角度转化红色文化资源 全方位打造“四色”文化成果》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