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徐徐来,苹果花盛开。党旗随风展,责任担在肩。
在陕西省洛川县凤栖镇芦白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川苹果试验示范站,宁波大学陈剑平、吉林农大李玉、中国农大康绍忠、贵州大学宋宝安、沈阳农大李天来、中国林科院张守攻、湖南农大邹学校等8位院士,为30多名正在苹果园里开展科学研究的硕博士研究生共同上了一堂主题为“用科技振兴乡村,用奋斗实现蓝图”的党课。
从脱贫摘帽向新生活出发
“同学们知道,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为中华民族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伟大贡献。今天,你们在这里学习,在这里开展科学研究,在这里为乡村振兴作贡献,将是你们人生中难忘的重要时光……”陈剑平院士第一次走进洛川,在满是花香的果园里和同学们交流起来,很是高兴和激动。
陕西洛川,在新中国建国伟业中,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新时代如何让这片红色土地上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201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洛川建立了苹果试验示范站,围绕新品种选育、新模式栽培、肥水高效利用、大苗繁育、重茬建园等技术,康振生院士、马锋旺教授等多学科专家组成团队,示范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助力洛川苹果迈上了质量效益双丰收的快车道。
2020年,洛川县苹果总产量达95万吨,苹果产业综合收入突破百亿元,全县依靠苹果产业实现脱贫摘帽。洛川苹果产业的成功,为促进旱区苹果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份可供参考的优秀答卷。
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我国分布广泛,其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近年来,随着苹果产量、质量和效益大幅提高,苹果产业已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特别是对“老、边、少”三区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坚强的支撑作用。
目前,全国苹果产业已经进入由快速发展向做强做优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干旱半干旱地区苹果产业稳步转型升级,增强全产业链的发展动能,使其能够在旱区持久发挥拉动农业经济增长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用,是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起点。如何让面积和产量都占世界50%以上的苹果产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乡村振兴和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高效的作用?这是我们的研究课题,也是你们的奋斗课题。”康绍忠院士对同学们提出了鼓励和期望。
洛川县冯家村,职业农民冯百红新栽植的3亩果园里,苹果花和油菜花交织着盛开,景色宜人。“我们农民富起来了,一靠国家政策,二靠大学科技。现在我们也讲绿色发展,这油菜花开完就翻到地里变成有机肥,对生态好,对环境好,对我们今后的日子更好。”从1989年19岁就开始和苹果打交道的他,目前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农艺师,经常开着小车四里八乡讲课,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
科技助跑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15年前我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时候来过里,今天再踏上这片土地看看,当时提的问题现在都解决了,你们学校做出了巨大贡献。”今昔对比,李玉院士很高兴,对同学们提出了新要求:“新时期,同学们要树立大苹果观,如何延长产业链,做好品牌建设,让老百姓的生活更甜蜜?这是你们年轻人该思考和奋斗的方向。”
发展创新,科技先行。位于川西高原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苹果产业已发展为比传统的土豆、玉米等产业具有更高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在西农邹养军研究员等专家的指导下,优果率提高了15%,亩均效益增加2000元以上,成为新时期山区群众振兴乡村的主导产业。
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以马锋旺教授为首的专家们2016年起帮扶子洲县清水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山地苹果1300亩,先后引进秦脆、秦蜜、华硕、美味、延长红等新品种10多个,推广山地苹果整形修剪、肥水膜一体化、免套袋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产值连续三年超过2000万元。目前园区带动周边村镇发展山地苹果超过10万亩,子洲山地苹果发展到了30万亩,“优势在山坡,致富靠苹果”已成为老百姓的共识。
立足新发展阶段,如何升级转型苹果产业结构,推动苹果高质量发展,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让苹果产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强?张守攻院士讲到:“在农地非农化的政策区间,面对苹果产能过剩的新情况,更重要的是区域间协调发展,在强字上下足工夫。”宋宝安院士强调了绿色:“洛川苹果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使命,更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产业基础,现在重点要在绿色上做文章,让中国人都认识洛川苹果、吃上洛川苹果。”
康振生院士再次强调:“科技始终要走在最前面。从种质资源的收集挖掘到品种改良再到绿色生产的每一环节,同学们要努力发奋地学习、探索、实践,提高品质和单位产量与效益,把小苹果干成大事业。”邹学校院士表示:“作为年轻一代,整产业链、全绿色化、深融合度、多功能性、高附加值、强竞争力,这些都需去研究,把苹果做出新的模样。”
在乡村广阔舞台书写奋斗之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目前,我国苹果产量占全世界55%左右,但90%以上为国外引进品种,我国自主培育品种占比不到10%。2015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继选育出“瑞阳”“瑞雪”“秦脆”“秦蜜”“瑞香红”等优良新品种,在陕西、甘肃、山西等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以及西藏、川西等高寒山区相继推广,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欢迎。
陕西作为果业大省,苹果已发展成面积千万亩、产量千万吨、产值千亿元、覆盖果农千万人的大产业,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脱贫一千万”的格局。全省56个贫困县,其中果业基地县占到2/3,基地县果农80%的收入来自果业。目前,苹果产业是陕西农业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是陕西省农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最好的产业之一。
乡村振兴,接续奋斗。
“今天院士们的党课,给我们发展苹果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指明了方向。”马锋旺历时十余年选育的“秦脆”“秦蜜”新品种,以其特别好的品质深受消费者喜欢,由于效益极高深受果农青睐,已在我国苹果优势产区大力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用科技创新驱动苹果全产业链,实现高附加值,推动苹果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
邹养军2018年按照农业农村部“三区三州”定点扶贫安排部署,成为川西地区果农的知心人。“我会继续服务于‘三区三州’地区,为果农做好技术保障,确保山地苹果成为果农幸福生活的绿色银行。”
安贵阳研究员现在致力于苹果后整理研究,苹果冰酒中试产品受到大众的肯定。李明军教授在提高果实品质的基础研究和推广上尤为突出:“品质好了,我们的苹果一定能走向世界。”
苹果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经济地位最重要的果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头戏。面对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新形势,青年一代也深感重任在肩,使命光荣。
西农2020级研究生艾晨曦听完党课无比激动:“作为一个‘苹果人’,应当有‘大苹果观’,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我们要传承洛川会议精神,在田间地头踏实苦干、钻研技术,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我们要打好基本功,多学科交叉学习,激发创造活力,提高学科竞争力,打造苹果产业提质增效新业态。”刘铸听完党课后信心满满。
祁巧云同学说到:“建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青年一代正应追赶超越,将青春挥洒在希望的土地上,为中国农业插上腾飞翅膀。”马悦欣表示,“学农研究生更要有一颗振兴乡村的热忱之心,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专长,让科技扎根农村,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落户”农村,服务农村。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他们将会是接续奋斗的新一代“新农人”。
院士们与学校站上师生合影留念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