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 推进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系统部署要求,立足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规律,扎实推进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推动职业院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在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实践中,学院形成了以强化组织领导为保障,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对口帮扶、深化理论研究、实践研学,建立联学机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手段,增强思政课育人实效,推进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一体育人合力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中高职院校思政课结对共建工作,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积极搭建中高职院校“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结对共建平台,推动中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有效衔接、整体推进、螺旋上升,不断提升“大思政课”的思想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学院党委与克州党委教育工委、教育局、克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建立联络机制,定期召开中高职院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会议高位推进工作。牵头组织联盟校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结对校阿图什、阿克陶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签订结对共建协议,修订完善《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院校“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结对共建工作方案》,明确了主要工作内容,并将思政课结对共建拓展至“大思政课”共建,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和建设目标,凝聚各联盟院校力量,形成强大育人合力。
(结对共建联盟院校合影)
(余冬贞副院长接受结对共建牵头学校牌匾)
二、加强对口帮扶,丰富一体育人手段
学院积极对接伽师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帮扶工作,将其纳入中高职院校思政课一体化结对共建工作范围。组织教师、学生宣讲团赴伽师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和大学生讲中华民族故事展示,教学骨干教师、社团指导教师进行了思政课建设、自治区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技能大赛和教学能力比赛专题培训、教学资源建设、中职思政课示范展示、微电影拍摄交流活动。以点带面,积极带动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伽师县、阿克陶县中等职业学校、阿克陶小白杨小学等院校师生600多人参与,积极探索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通机制,形成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格局。
(我院师生与阿克陶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小白杨小学师生合影)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阿比代·乌买尔进行社团介绍)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新刚进行主题宣讲)
(学生主题宣讲、中职思政课教学展示)
(学生原创微电影《疫·情》、《同根同枝》展示)
三、开展理论研究,打通一体育人格局
积极组织与各联盟院校开展理论研究活动,加强在名师工作室、科研课题申报等方面联合研学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阿克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共同申报成功获批克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名师工作室和“帕米尔英才”工作室。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申报课题研究4项,已立项2项,注重对各结对校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指导和答疑解惑,加强不同阶段思政课教师在科研方面的衔接和互助,为打通一体化育人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四、建立联学机制,提升一体育人实效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中职学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建设交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水平提升、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教学改革、考试改革、实践基地研修、科研工作等各方面工作的咨询、互鉴、合作,帮助各联盟校开好中高职各门思政课。通过线上和线下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听课制度,组织中高职专兼职思政课教师走进不同学段的思政课堂,进行不同学段思政课同课异构,不断深入了解学生学情,提升教学针对性和时效性。组织中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前往博物馆、红色文化实践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等地,用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思政课实践研学活动,不断延展思政课堂的教学‘半径’,统筹推进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
(教学展示)
(专家授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