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委书记王顺洪同志切实担负起项目第一责任人责任,认真抓组织统筹,认真抓力量协同,推动项目有序实施,努力拓展“新时代特色、西南交大风格”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贯通和牵引作用,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一、实施思政课程“创优行动”
持续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程群建设,制定实施《西南交通大学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一是优化了思政课课程设置,面向本科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选修课,面向硕士研究生开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必修课,面向博士研究生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必修课。二是完善思政课选修课课程体系。结合通识课程开设实际,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宪法法律等,开设本科生选择性必修课程,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1门课程;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概论等,开设硕士、博士研究生选择性必修课程。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开始,面向本科生开设“铁路与民族复兴”选修课,面向研究生开设“中国精神”选修课。三是推动思政课教学创优。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团队、“四史”选修课教学团队,建立思政课课程负责人制度。探索了“轨道上的思政课”“田野上的思政课”“长征路上的思政课”等实践教学新形式,有力推动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做法和成效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报道;精心制作“中国精神与民族复兴”8集精品慕课、40讲“四史”微课,网友频频“点赞”,影响广泛;精心制作“两路精神及其传承弘扬”精品展示课,在全省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二、实施课程思政“共振行动”
从课程设置、课程教材、教学设计、教学管理等方面全面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频共振、教学育人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一是打造面向新时代的思政引领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核心,以“高铁系列”课程、多元化课程为支撑,以专业课程为强化,打造了思政引领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将思政元素是否有效融入作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必备条件,统筹推进课程思政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2021年立项支持200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一流课程建设。二是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项研究,实施“学校-学院-教师”三级贯通式长效研究机制。以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为牵引,组织全校力量共同总结凝练课程思政教学成果经验,在校内外进行推广应用。三是按照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援藏援疆新要求,加强与西藏大学、新疆工程学院等对口支援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合作与共建。联合新疆工程学院成立课程思政研究分中心,探索异地两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共建共享新机制;革新课堂模式,以异地同步教学模式支援西藏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共同打造《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基础》等4门异地同步教学课程。成功打造数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包括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2个、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四川省思政课示范课程1门、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2个。《岩土力学》等课程负责教师,先后在全国各类课程思政建设会议上作主旨报告20余场。
三、实施日常思政“筑基行动”
实施学生工作扬华工程(“313”工程),注重把思政工作融入日常、做在经常。研究制定《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生评审管理办法》《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劳动实践认定办法》《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艺术实践认定办法》,更好地发挥好学生评价“指挥棒”作用。启动第4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训练计划项目(SITP)申报工作,立项50项。完成研究生学术素养提升计划班级专项项目(PADP)结项,共24项。开展2021年“青春闪耀”研究生挂职锻炼项目系列选拔。开展“讲党史故事,承红色基因”100名学生党史讲述、“党旗下的誓言”学生党员集体过政治生日、“诵读红色经典 献礼建党百年”经典诵读活动、“一个党员宿舍,一面先锋旗帜”——百个“党员宿舍”创建活动等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共22项。选派新党员参加全国大学生新党员培训示范班,组织学生党员代表赴延安开展主题教育实践,立项校级示范性学生党支部特色活动33项。开展“3·25(善爱我)”校园心理文化节、2021年研究生“消消乐”减压团体系列活动等多维度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品牌活动。举办西部“双一流”高校“学科学家精神 喜迎建党百年”主题征文大赛,组织西部“双一流”高校学生代表开展暑期科学家故(居)地实践活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沉浸式体验营,开展2021年本科生学生干部系列培训。
四、实施教师思政“春风行动”
坚持引导广大教师回归初心,回归课堂,回归教书育人,继承“严谨治学、严格要求”传统,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大先生”。出台《西南交通大学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细则》,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将在职教师年度师德考核与人事年度考核同步进行,实现教职工全覆盖,强化师德考核结果运用。在人才和项目申报、职称评聘、教师资格和导师遴选等工作中,落实师德师风评价考核。选树先进典型,完成第二届“立德树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评选出了一批贡献突出的一线教师代表,包括“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与服务育人”等先进集体10个,“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先进个人50人。举办四期“师德师风大讲堂”,通过举办师德工作经验交流会、新入职教师专题教育、师德师风大讲堂等,坚持思想铸魂,强化师德固本。先后邀请中宣部“时代楷模”曲建武、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团、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张黎声、成都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傅勇林、党史学习教育四川省委宣讲团何薇做专题报告。完善教师发展体系,持续增强教师职业续航能力,开设“云端讲坛”,举办14期云端专题讲座,帮助教师适应新型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五、实施思政队伍“提升行动”
坚持系统思维,抓好教育培训、保障项目支撑、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确保思政队伍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出台《西南交通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并配套出台辅导员队伍建设相关办法13个,从配备选聘、培养培训、科学研究、职业发展、支持保障、团队建设、工作考核、表彰奖励、精品培育9个方面持续发力。选派辅导员骨干13人次,参加全国、四川省高校辅导员专题培训,开展校内分级分类培训5场次。组织辅导员骨干前往山东大学等高校开展调研,前往中共一大会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鼓励辅导员开展科学研究,2021年立项科学研究基金(学生工作专项)41项,获批3项省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辅导员专项)。1人荣获第七届四川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制定《西南交通大学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提升行动方案(2021-2023年)》,全力建设“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大思政课教师引进力度,启动师资创优,打造一批全国有影响力的思政课名师、名家、青年骨干。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依托应用心理学专业国家一流建设点的申报契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2021年共选派60余人次参加中国心理学会学术研讨会等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六、实施离退队伍“晚晴行动”
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情感优势、威望优势、时空优势,凝聚老同志的育人合力。全面贯彻落实学校“1135晚晴计划”,充盈“银发工程”库。在校院两级关工委的共同努力下,64名教师活跃在党建和思政教育、科研教学督导、实验技术指导、百年校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领域,为引导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积攒了宝贵的人力财富。92岁高龄的朱铃教授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发表文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认真讲好思政课》,引起了全国思政课教师的强烈反响。出版《晚晴时光——照片背后的交大故事》,挖掘和展示离退休老同志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献智献力的典型事迹。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不断增强退休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开展“读懂中国”活动,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在建党100周年纪念及西南交通大学125周年校庆之年,充分挖掘学校“五老”的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的优势,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与青年教职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西南交大。
七、实施文化育人“培元行动”
坚持以文培元,深入挖掘校园文化育人元素,弘扬学校精神、凝聚交大力量,打造交大特色的文化品牌矩阵,全方位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围绕“交通特色、红色文化”,深入发掘校史中的“红色基因”,通过校报、校网、广播台、新媒体等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建党百年来赤诚为民、许党报国的杰出校友。在学校新闻网推出“学党史 守初心”“学党史 悟思想”“风骨交大”等10余个专栏,在官微开通#榜样 传承#等话题,推出“榜样青年说”专栏,推出了武胡景、李特等人的先进事迹报道,讲好红色校史故事,交大新媒体持续发布#学党史 我打卡#话题,阅读量破500万;官方微博平台持续维护#学党史 我打卡#话题栏目,阅读量达到477.9万。举行“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红色电影《永远是少年》主题报告会、开展建党100周年红色电影展播、“品红色经典抒爱国情怀”演讲比赛等活动,举办大学生艺术团“灼”国乐专场音乐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合唱套曲《黄河大合唱》,通过“展、演、影”等多种方式深化师生爱党爱国情怀。在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打造“百年阶梯、光辉之路”党史宣传长廊,发挥校园环境的浸润启迪作用。2021年暑期,组织立项100余支“青年红色逐梦之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专项实践队,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报告、调研考察、座谈交流、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
八、实施校企思政“星火行动”
依托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星火汇”校企思政专项计划,充分挖掘中国铁路建设大发展过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交通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涌现出的丰碑工程、感人事迹、先进人物、重大成就,以课程、书籍、论坛、讲座为载体,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素材,共同探索企业思政、高校思政,互惠互补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实现资源互补、优势共享、成果共建、平台共用。走访中铁二院、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等单位,采访校友在参与“一带一路”重大建设项目——亚吉铁路建设、轻轨车辆领域创新技术等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不断推动学生向榜样看齐、向先进学习,教育引导学生脚踏实地、知行合一,努力成长为可堪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依托“明诚讲堂”开展线上线下主题思政教育讲座10余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智汇交通 运幄未来”校友思源讲坛,邀请西安铁路局、成都铁路局、成都地铁公司等铁路行业校友,就如何设立合理目标并努力实现,如何克服困难并保持不断的成长等话题,与同学们进行深入交流。挖掘中国铁路、中国高铁、大国工程中富有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的事迹,推出“交通强国”专题展。
九、实施智慧思政“灵秀行动”
依托智慧校园建设,整合数据资源,抢占网络阵地,系统构架服务大思政育人需求、基于师生个体的智慧思政全功能数字化平台。出台《数据集成和共享管理办法》,加大数据治理力度,上线运行一网通办服务大厅,集合OA办公、学工、人事、研究生、教务、财务、资产、图书、科研、一卡通、宣传等校内现有业务系统,实现各系统数据相连相通。升级2021新生迎新系统,提供一站式服务,新生可以在线上完成预报到、查询个人信息、了解校园资讯、快捷缴纳学费等报到项目。按照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大数据应用,拓展思政工作系统信息化覆盖,启动“智慧思政信息化系统一期”建设,系统涵盖理论学习管理平台(含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班、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平台、思想政治工作项目申报及管理平台、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共享平台、形势报告会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及读书会、学术沙龙管理平台等12个模块的建设,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强化工作要求。
十、实施高铁思政“文轨行动”
坚守筑路报国情怀,充分挖掘“因路而兴、因路而荣、实业兴国、高铁报国”的思政资源。通过“高铁课程+高铁实践+高铁活动”的课程设计,通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形式设计,开展“轨道上的思政课”“高铁中国”特色课程等课程建设,开展“交大人-未来的高铁人”暑期专项实践活动,立足课堂延伸课外的教育效果日益显现,学生的爱国心、自信心、强国心不断增强。开展“川藏铁路建设·青年担当”实践活动,到中铁一院、中铁二局、中交二公局等川藏铁路设计、建设项目指挥部走访调研与座谈。结合学校参与川藏铁路建设科研项目情况,鼓励学子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投身川藏铁路建设伟大实践中。组织师生赴上海、苏州开展“青春告白祖国,交通引领未来”暑期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瞄准高铁发展方向,把握科技前沿。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