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
有人赞誉他是中国的李科维尔,在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的致词:时代到处时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院士简介:黄旭华
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
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奖
他参与完成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制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导弹核潜艇研制获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0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学造船,造军舰、御外敌、保海疆
在黄旭华的自叙语录里提到:
家在沿海,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夕,刚小学毕业,学校停课,在家闲停半年,这半年里,参加抗日宣传活动、话剧演出宣传,日寇影响了求学,常常是在敌机的轰炸与监视的空隙中求存。
这样的经历在不知不觉中催生了他走向潜艇道路的萌芽,因为国家太穷、太弱、国防溃烂,受人宰割、受人欺凌,本可以承继父辈衣钵悬壶济世,但医术能救人不能救国,他想学航空、学造船、保卫祖国的蓝天与碧海!
求人不如求己,撸起袖子自己造
核潜艇技术是高级科学,复杂、牵涉面广、综合性强,要求高,也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展现。
60年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工业生产能力还根本不具备制造核潜艇的条件,根本原因是缺乏这方面相关的人才,没有课程、资料,更没有专家来指导。
于是,我国与苏联协定共同研发,但受到赫鲁晓夫的轻视:你们中国没有水平,也没有能力研制核潜艇。同时趁机“勒索”,要求我国提供港口基地供苏联太平洋舰队驻扎。毛主席火上眉梢,挥手说:“你们不援助,算了,我们中国自己干”。
三十载不入家门,我无怨无悔
投身潜艇事业,本就是一项长期且保密的工作,58年匆匆回家,元旦三天,临别时,母亲说:少强,你从小就离家在外颠沛求学,那时战争动乱、交通中断,你回不了家,现在解放了,交通恢复了,父亲母亲年纪也比较大了,希望你经常回家看看。黄旭华满口答应,他心中明白这一去可能会很久,但没想到一别就是30年。
幸运的是,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母亲一直以来的的理解与认可坚定了他为核潜艇事业奉献的信心。
30年的时间里黄旭华没有回过家,没有履行对自己母亲的诺言,但是工作的需要,严格地履行了对国家的诺言,心中还是无怨无悔。
支部成员观感
从在线课堂全面认识到“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的丰富的人生阅历,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院士强大的人格魅力,黄院士从1958年开始一直到今天,一直坚守在核潜艇前线,过程虽然艰辛无比,而且39年未曾回过家,但是他无怨无悔,这种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太让我为之敬佩并向之所往的。
在黄院士怀揣着对抗日战争大后方-桂林的美好向往来到了桂林,但桂林一直遭受日本敌机的轰炸,人民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就让他领悟到是中国太穷、太弱所以受人欺凌,逐渐通过造飞机、学造船保卫着我们祖国的蓝天,保卫我们的海疆,此时黄旭华院士开始参与了核潜艇的研制工作,勇于探索,有坚定的信心,最终我们中国的核潜艇技术发展速度飞快,直至今天中国成为科技强国,这就是老一辈技术研究者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带来的成果。而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科研工作者,意识到国防科研在国际上技术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我们应该自力更生,由吃苦耐劳、奉献的精神,祖国会越来越强大。希望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在校研究生,能够做到黄院士对我们寄托的那样: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希望我们能够勤于奋斗,用于创新、敢于担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施南
02
黄旭华院院士战争时期辗转多地艰苦求学的精神,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奋斗终身,30年间没回家默默付出的精神,将国家强大作为自己奋斗一生目标的精神,都应该根植于我们每个大学生的脑海中,指引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现在我们生活在更加优渥的生活条件下,获得学习的机会不再艰难,但是黄院士坚韧的精神却更加的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作为一名研究生而言,应该把这种精神应用到学习科研中,百折不挠,积极创新,续前人未尽之事,为祖国的强大奋斗终身,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饶彤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