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从哪开始,精神就从哪产生,百年党史也是一部中国精神的传承史。中国精神沉淀着弥足珍贵的红色基因。我们要做传承红色基因的有心人,用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这是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百年党史与中国精神调研队”的实践初衷。
图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百年党史与中国精神调研队”
汇编百幅中国精神图文集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开展‘我心目中的中国精神’调研,搜集中国精神内容资料,整理百幅中国精神图文集并编辑汇编册。”这是8位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的同学,半年来一直在准备的工作。
生物科学2018级一班的罗楠是调研队队长,她来自四川,主要负责查找与百个中国精神相关的视频资料、百个中国精神的起源以及最终资料的汇总。“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们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作为四川人,我经常思考如何将‘抗洪抢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疫精神’等精神力量传递给身边的同学。”在查找与汇总资料的过程中,罗楠对中国精神也有了更多的认识。“这是我第一次担任实践队长,也遇到许多崭新问题。但与队友们的每一次交流沟通,都是一次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因为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在科研工作中我们经常和‘遗传’‘基因’等元素打交道。值此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和辅导员一起商量如何结合专业所学把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传承好,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命密码。” 生物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郭莉文也道出了自己加盟调研队的初衷。
学百年党史汲取奋斗力量
弘扬和传承中国精神,是历史和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责任。“‘五四精神’‘抗战精神’‘红旗渠精神’‘女排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奥运精神’‘塞罕坝精神’等中国精神作为兴国之魂,永驻在英雄的生命和鲜血里、几代中国人的拼搏和坚守里、平民英雄的英勇无畏里、在平凡人的真善美里……每一份坚守、每一份奉献,每一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背后,都有着中国精神的身影。”这是生物技术2018级一班刘琛写在调研报告中的语句。小刘负责“我心目中的中国精神”前期调研工作。“前期调研发现不少同学对中国精神的了解不够系统也不够彻底。我们没有气馁,相反这更激发了我们的实践动力。”在学院辅导员的指导下,调研队成员各司其职,通过“云实践”,追溯百年党史中的中国精神,在百年党史中感悟初心使命,在总结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来自黑龙江的鞠艾利主要负责文案的整理构思,问卷的编撰、下发、收集、分析等,“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感悟”。她收集到了‘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东北老航校精神’等具有特定时代烙印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远远不止诞生于白山黑水之间,‘黄继光精神’‘雷锋精神’‘刘胡兰精神’‘杨善洲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王杰精神’‘黄大年精神’等具体人物的精神,其实可以理解为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如奉献、诚实、守信、爱国、敬业……”通过这次调研活动,鞠艾利对中国精神的内涵也有了具体切实的把握。“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和队友将以此次调研成果为基础,推动中国精神进党支部、团支部,带动更多的同学从中国精神中学党史,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进的力量。”她表示。
做中国精神传承弘扬发展者
生物科学2018级一班方煜婷和生物科学2019级二班汪兰负责挖掘每一个中国精神背后的党史人物、党史故事,来拓展中国精神的内涵与延展。“我们将‘八一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站起来的革命精神,‘小岗精神’‘深圳精神’‘闽东精神’‘特区精神’‘企业家精神’等富起来的创新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载人深潜精神’‘探月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强起来的奋斗精神,集结成百幅中国精神图文集。”她们希望通过线下宣讲的方式让更多同学真正关注到中国精神,并更加深入地去学习中国精神,最后成为中国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和发展者。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精神的传承、弘扬与发展,在专业指导教师的建议下,我们按照百年党史的历史脉络,从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进入新时代四个阶段对中国精神进行了分阶段梳理,形成了不同阶段的中国精神图文集。”罗楠介绍,这次资料搜集中她们还了解到很多之前相对陌生的中国精神,例如‘南泥湾精神’‘三线精神’‘西迁精神’‘胡杨精神’‘吕梁精神’‘南梁精神’‘垦荒精神’‘兵团精神’‘北斗精神’‘蒙古马精神’等。
“在一百年非凡奋斗的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罗楠和队友们表示,“百年党史与中国精神”调研队将继续从中国精神中学党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的热情,汲取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力量。(文章原载于2021年3月29日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