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践行不忘农业科研强国的初心和使命,6月20-26日,资环学院植物营养教工支部、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教工支部前往西北地区联合开展“深入学习西北旱地农业绿色发展”主题党日活动。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张福锁院士,资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曲周实验站站长江荣风,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张林等40余人参与了此次学习活动。
6月20日,张福锁院士一行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召开“土壤质量提升理论与技术创新研讨会”。研讨会上张福锁院士回顾了九十年代初回国后即到甘肃开展的农业研究的科研历程。南志标院士对此次考察学习前辈的甘肃精神,以史明志,以史明义给予高度肯定,同时对青年教职工和与会同仁强调了的科学思维创新的重要性。
当天下午张福锁院士一行在甘肃省农科院党委书记魏胜文的陪同下先后到砂田桃园、砂田甜瓜科研以及丰登村的番茄生产基地进行调研学习,村支书讲解了农民如何在旱地上通过覆砂、覆膜种植蔬菜提高经济收入,深刻体现了当地农民在干旱的自然条件下,埋头苦干,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
党支部成员瞻仰了黄河母亲雕塑、解放兰州的标志黄河第一桥,在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的同时,也让大家从心里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全体党员也重新感受入党时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6月21日上午,教工党支部到定西市安定区联庄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乡村记忆馆,党支部副书记张明东介绍了乡村记忆馆中的“老物件”,包括农具、土地分配文件、党支部会议记录等等。大家真切看到了以前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感受了农村经济的变迁和发展。通过到周边农户走访交谈,看到农民精神饱满,庭院宽敞、干净,住上了楼房、套房,大家纷纷表示真切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富裕的感动,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6月22日,党支部成员分别观摩甘肃农科院靖远试验站的间套作长期定位田间试验、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靖远实验站负责人向大家介绍了玉米与大豆、蚕豆、鹰嘴豆、油菜等不同作物间套作的模式、地膜全覆盖、地膜覆盖加秸秆还田等农田管理措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粮食生产中发挥的作用。石羊河实验站李思恩教授为大家讲解了石羊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相关试验研究以及实验站各种监测仪器的作用。师生党员长期扎根石羊河实验站,在艰苦的条件下始终牢记习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突破各种困难,开展各项节水灌溉等研究,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十年磨一剑,尤其对从事农业生产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更是这样。6月23日,党支部成员到武威白云试验站观摩间套作长期定位试验,中国农业大学李隆教授详细介绍了小麦蚕豆间作、玉米蚕豆间作、小麦玉米间作、小麦或玉米与绿肥作物间作等模式,多个试验长期坚持了十余年,有些试验坚持了三十余年,充分体现了科研工作者坚持不懈、追求卓越的精神。
科技小院特色是以研究生与科技人员驻地研究,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和零费用服务农户及生产组织。其宗旨是引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生产,探索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6月24日,张福锁院士带领党支部成员对张掖市店子闸科技小院进行了揭牌成立仪式。三名尚未入学的科技小院学生已驻扎在新成立的科技小院半个月,逐步进行了探索农民生产的科学问题,将扎根科技小院解决生产一线的施肥技术问题,提高农田管理措施的技术到位率。
6月25日,党支部成员参观了张掖市前进牧业、华瑞牧业,相关负责人简要介绍了各公司的整体布局、发展模式,并请大家品尝了酸奶、特色牦牛牛奶。两个企业都有规模较大且现代化的奶牛养殖、乳制品生产设备,且自主研发畜禽粪便利用、机械化施肥和种植技术,初步形成了“绿色种植(饲草)-有机养殖(奶牛)-信息化管理-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肥生产)-生物工程”的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新型模式,发挥了种养结合在农业绿色发展中的作用,改善了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此次考察为推进校企结合奠定了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此次西北主题党日活动,行程近千里,路途遥远而充实,开拓了党支部青年党员的眼界,加深了解了干旱、半干旱农业生产模式、节水农业和种养结合等模式。通过此次活动,实现了引领和推动业务工作,促进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向聚合、深度融合。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既实现了党建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也加强了党支部的思政教育。每位青年党员通过本次活动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牢记农业绿色发展使命的意识和信心,也促进了与其他支部成员之间的交流,提升了党支部的团聚力和战斗力,为进一步团结协作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打下基础。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