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行之江 | 焦聚乡村振兴 携手同奋进

2022-06-06 10:46:05

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进程,感受新农村建设的魅力,521日,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共赴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开展课程思政进田间主题党日活动。此行旨在让师生们了解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现状,深刻体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建设的重要意义,为农民增收贡献财税力量。

枇杷尝鲜正当时

塘栖镇位于杭州市北部,因负塘而居而得名,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花果之地、丝绸之府、枇杷之乡。屋前鱼塘几口,塘堤上就是菜园和枇杷树,树荫为农人遮阴,肥沃的塘泥是最好的肥料,结出又大又肥的枇杷。塘栖枇杷是国内外享有历史盛誉的地方特色产品,以色艳形美、肉质细嫩而闻名天下。塘栖镇致力于枇杷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以此拓展农业多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加快培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和特色产业,是杭州市农旅结合的典型。塘栖镇不仅于今年3份入选“美丽浙江十大样板地”,近日还入围了杭州市首批共富示范点。

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童幼雏对师生们说:“20205月,我们财政税务学院的师生们就曾来此地推介塘栖、公益助农。时隔两年,疫情仍未消弭,但塘栖的美丽城镇、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建设一直在路上。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新农村如何共富?我们到田野中去实地感受下或许能找到更好的答案。”师生一行首先来到李家桥村,邀请到中国计量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张明副教授,在田间地头为师生们上一堂生动的党课,讲解当地枇杷种植历史、现状和未来展望。张明说:“一方水土,不但养一方人,还滋养一方特色水果。塘栖枇杷享誉全国,与塘栖的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息息相关。塘栖枇杷核心产地传承了江南传统生态农业的循环理念,通过沟渠底泥肥田、落叶自然腐熟等措施,不但减少了化肥的施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为农户增产创收的同时实现农业碳减排。”以此为契机,张所长还以枇杷林为例,向在场的支部成员们介绍了农业碳排放的主要途径以及实现农业碳减排的可行举措,让大家更加清晰地了解双碳大背景下新农村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lll.jpg

在与当地果农的交流中师生们了解到,今年初因塘栖再次受到疫情冲击,加上45月杭州降雨过多,农户们曾预期枇杷行市会很萧条。但时至5月,情况却发生了很大反转,“气候不给力,市场来助力。产量上不去,单价下不来。”尽管今年枇杷产量同比不及往期,仍有大量批发商在地头上追着农户们抢购。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的20级税务专硕孟磊说:“在这里,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一颗颗枇杷里凝聚的是历史、是汗水、是发展和希望,是‘共同富裕’和‘双碳’目标的缩影。或许是果农的质朴,又或许是枇杷的清香,让这个乡村充满着幸福与甜蜜,亲身的体验不仅让我们感受到美丽的乡村风采,还通过了解果林转换碳排放的形式,倡导和践行了低碳环保理念。”

kkk.jpg

桨声欸乃过塘栖

而后,师生们来到被古风古韵浸透的塘栖古镇。在明清时,塘栖镇富甲一方,居“江南十大名镇”之首。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向人们诉说着它曾经的富庶与繁荣。靠河的“美人靠”与廊檐街相得益彰,颇有特色。织于过街檐楼间的悠悠古弄,早已不同古时,但仍吸引了不少汉服爱好者们前来取景。

“石桥、廊檐街、美人靠、茶楼、宅居,一切都还保有浓浓的历史气息,但一切又都有了新的生命力。这是塘栖人不断致富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他们依托数智建设,不断提升生活品质,三产融合使得塘栖经济大放异彩,农旅结合让塘栖文化源远流长。”童幼雏向师生们如是讲解。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的21级税务专硕叶帅波说:“通过此次田野实践,我们实地感受到浙江省农村农业的发展,亲身体会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成效和成果。所以,乡村振兴渠道可以是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农村发展一定要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相结合。美丽新农村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当是并行不悖。”

111.png

通过此次田野实践活动,师生们对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之路有了更为生动的体悟。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的21级税务专硕张薇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这样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我们青年应有大作为,大抱负,自觉主动肩负起乡村振兴的重任。习总书记曾多次寄语广大青年:‘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青年强则国家强,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应把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潮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共振,我们应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为祖国发展无私奉献。”


责任编辑:任奕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进程,感受新农村建设的魅力,5月21日,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研究生第二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