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溯源“两山”理念,学思践悟“共富”密码 ——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生多支部联合赴安吉余村红色寻访活动

2024-12-10 13:01:28 学工办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身感悟“八八战略”在浙江的生动实践,2024年11月3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生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党支部党员前往“两山理论”发源地——浙江安吉余村开展主题党日及红色寻访活动,循迹溯源“两山”理念,学思践悟“共富”密码。医学院教师党员代表、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五十余人参与本次活动。

11月30日上午,全体成员抵达安吉余村进行参观。在余村正中央,矗立的是镌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大字的两山纪念碑。青山环绕,绿水逶迤;放眼望去,青翠茂盛的竹林与绿意盎然的草地点缀村落。村落里,坐落着各式各样的生态富民产业,文化旅游、现代潮流创意、特色创业平台等穿插其中,一幅“两山”理念落地生根、人民共护共建共享绿水青山的美丽生态共富画卷展现眼前。

【图片1 两山纪念碑】

【图片1 两山纪念碑】


余村展示馆里陈列着余村发展的历史资料,详细记录着余村的蝶变历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余村人靠山吃山,炸山采石,大力发展矿山经济,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余村人甚至无法呼吸到一口干净的空气,所谓的矿山经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发展前景一度陷入迷茫。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走进余村,首次发表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给余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余村人在不断探索“两山理论”的合理实践方法,寻求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破局之路。在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领导下,余村多次召开村民大会,集思广益,最终结合本村实际,深度挖掘本村特色资源,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关闭污染严重的矿山企业,“腾笼换鸟”,重新编制村规划,把全村划分成生态旅游区、美丽宜居区和田园观光区3个区块,发展“以山养山”的生态产业,余村人开始发展美丽经济,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由“卖石头”向“卖风景”“卖文化”“卖品牌”转型。如今,余村成功实现从“两山”理念发源地到“和美共富”乡村现代化示范地的跃迁,生动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性和可实践性。

【图片2 历史讲解】

【图片2 历史讲解】


这一段鲜活的发展史,从影像与报纸中走来,又走向了绿水青山、田间竹林,更深深走入了各位党员同志和同学们的心间。一段段记载着余村发展的史料视频,记载着余村生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谱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图片3 观影】

【图片3 观影】


展示馆外,毛竹作主体的建筑,以毛竹制品为招牌的文创店、各式各样的民宿与特色商铺映入眼帘。余村坐拥6千多亩竹海,竹海不仅为余村提供了自然景观;当地村民还因地制宜,将毛竹加工成为独具特点的工艺品,并逐渐发展成一项涵盖种植、收割、加工、出售的“全链条”产业。从吃穿住行,到文创产品的发展和旅游产业的推进,余村将毛竹打造为招牌特色,深入实践“两山理论”,促推乡村振兴和村民共同富裕,形成了以生态立村、产业兴村、文化强村的新时代乡村振兴典范。

随着余村与周边四村的物理空间进一步打通,旅游线路日益丰富。隔壁山河村的游客一天比一天多起来,半年时间,不仅办起了特色民宿,还发展起露营、研学等体育休闲产业。余村的成功道路在不断推广中形成集群带动,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鲜血液与发展推力。

【图片4 感受绿水青山生动实践】

【图片4 感受绿水青山生动实践】


随后,在“两山理论”纪念馆,临本六支部的倪靖萱同志为大家带来了以“两山理论”为主题的微党课。她生动讲述了余村形成高效生态的现代化示范、“双层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示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示范、农民农村率先迈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示范的前进道路。带领同学们学习“两山理论”,体悟余村共富道路背后“群策群力、人定胜天”的独特密码。

【图片5党课现场】

【图片6 党课现场】

【图片5、6 党课现场】


安吉余村的生动示例,生动而鲜活地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深刻道理。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余村考察调研,他表示,“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余村,看见中国乡村该有的模样,相信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将造就万千美丽乡村,绿水青山终会成为当地百姓的幸福靠山。

【图片7 合影】

【图片7 合影】


感悟

余村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其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并行不悖。作为生态文明的实践样板,余村通过关闭污染企业,复绿复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农家乐,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转变,真正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余村为我们展示了绿色发展是一条可行的道路,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临本四支部 窦沁怡

在来到安吉余村之前,从未想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源地是一个这么美丽宁静的世外桃源。在群山的环抱之中,这个村子同时保留了山水的钟灵毓秀和现代化的便捷开放,成功成为了习总书记口中生态化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最美范例。

临本四支部 张乐怡

通过这次红色寻访安吉余村,我深刻感受到了绿色发展的魅力。亲身走进余村,了解它从“石头经济”到“生态经济”的发展转变,我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更深的感悟,明白了今日余村的来之不易。如今已是“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的余村在美丽中国乡村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余村方案”推广到全国各地,让更多人共享绿色发展的红利。

临本五支部 齐琳


/ 临本四支部 王怡珊 临本八支部 丁少研

/ 临本五支部 祝好 临本八支部 谭博仁

责任编辑 / 范凯歌


责任编辑:范凯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身感悟“八八战略”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循迹溯源两山理念,学思践悟“共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