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潮新闻报道党支部建设经验:“党建+红色文化”融合共促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建设

2024-01-14 22:25:38 潮新闻 艾丹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作为全国第三批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建设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突出“在马言马”鲜明导向,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特色学科的育人优势,打造“党建红立方”特色品牌,破解党建工作与实际业务“两层皮”问题,以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为工作理念,夯实党建引领、协同育人、基地建设、学术转化“四大支柱”,形成“五位一体”工作格局,协同推进党建工作与实际业务深度融合,不断增强样板党支部的凝聚力、引领力和辐射力。

一、坚守红“学”立根,夯实思想理论功底

坚定的政治素养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是提升实际业务能力的源泉。党支部以学习、研究、传承红色文化为根本,以交流与弘扬红色文化为核心,以创新与实践红色文化为重点,增强以德育人底蕴,提升文化自信底气。着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通过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日常与集中相结合等方式,充分利用“学习强国”“浙理党建”等网络平台开展学习,使学习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了解国内外时事成为日常习惯和精神滋养来源。两位教师入选浙江省首批152党史人才。打造“行走的党日活动”,组织赴古田会议纪念馆、红岩革命纪念馆、千鹤妇女精神教育基地、安吉余村等地进行实践研究,参观“红船从浙里起航”革命文物进高校大型巡展、“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主题展览等大型展览,扩充了组织活动形式,丰富了主题党日内容,充分彰显党支部的组织力和行动力。

党支部组织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活动.jpg

党支部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活动



二、夯实红“育”铸魂,打造“大思政”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党支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时更新党史党务知识,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推进、双向发力。不断拓宽业务领域,开设“党史”“红色文化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十余门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不断丰富学生的认知视域。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通过社会热点和纪念日等个案切入教学主题,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现实感悟。以多位老师串讲专题教学方式改革“四史”中的“党史”课程,避免了与其他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复,令学生耳目一新。以我校红色文化讲习馆为现场教学点,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师系统讲解、学生个案介绍、师生现场互动、社会实践成果展示与总结、留言反馈、位置打卡等环节,赢得学生广泛好评。此外,多位成员多年来担任我校思政系列教师教学导师,帮助新晋教师顺利胜任思政课教师工作,同时增强了与其他各个学院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党支部成员带领”党史“课程研究生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展馆进行现场教学.jpg

党支部成员带领”党史“课程研究生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展馆进行现场教学



三、强化红“联”聚力,构建协同育人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党支部积极寻求与整合优势资源,深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长效运行机制,搭建党建联建服务平台。参与创建了全国高校第一家“红色文化讲习馆”,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红色文化弘扬基地;指导创立了“红色志愿团”“红色故事会”“青马知行研学社”等学生组织,获得一批育人成果,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红色专项特等奖。加强校地深度合作,贯通不同学段思政教育,参与组建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浙江省高校红色场馆联盟、浙江革命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等,与校内启新学院、钱塘区云水社区、临平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合作,为师生搭建了丰富的活动平台,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四、坚持红“信”赋能,有效服务社会发展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我国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开启了全面社会服务的新时代。党支部高度重视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的提升,把全面推进社会服务工作作为重要职能使命。以红色文化研究硕士学位点为依托,与永嘉、桐庐、缙云、住龙等建立合作关系,以专业知识与科研成果助力地方发展。组建由师生共同组成的红信讲习团,承担我校红色文化讲习馆的讲解工作,已接待来自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近百个团体10万余人次,提供讲解服务500余场次。红信讲习团入选首批浙江省理论宣讲名师工作室,获得团中央优秀实践团队、全国“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中科协“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者服务项目等多项荣誉。支部成员走进企业、学校、社区,指导中小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宣讲红色文化、志愿服务、组织暑期夏令营,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引导师生共同成为红色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和实践者,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五、推进红“传”建功,发挥品牌辐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支部成员参与全国高校红色文化论坛、中共党史党建学与高校“大思政课”建设论坛等全国性重大学术活动,在《思想教育研究》《思想战线》《浙江档案》等高级别期刊持续发表学术成果,参与《世纪航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大型电视专题节目;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用真理的语言守护网络阵地,对错误思潮勇于“亮剑”,正面“迎战”,传播正能量。创建“红色文化面面观”联络群,与全国业界人士进行学习交流;通过“浙理骏马奔腾”和“浙理红馆”微信公众号推送样板支部建设成果和经验,支部影响力持续增强,示范辐射作用得到彰显。




责任编辑:艾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浙江潮新闻报道党支部建设经验:“党建+红色文化”融合共促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