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2日,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文理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湖南湘西凤凰县落潮井镇正式启动,60余名师生组成的实践团先后参观郑培民红色教育基地,调研胜花村猕猴桃产业基地和菖蒲塘村产业园,旨在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传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感受乡村振兴新面貌。
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感悟红色文化精神
活动首站,实践团成员们来到郑培民廉政教育基地,了解郑培民廉洁为公的一生履历。在“一堂廉政课、一次劳动活动、一顿忆苦餐、一晚农家屋”“四个一”的廉政教育模式中,沉浸式感受、学习廉政精神,接受清廉文化熏陶。展馆中循环播放的忏悔视频、悬挂的廉政警钟,让在场的成员们大受震撼。
在郑培民廉政教育基地农耕文化园,师生们顶着炎炎烈日在责任田里除草,挥舞的锄头、额头的汗珠和浸湿的衣衫是劳作的写照。不违农时、精耕细作、重视天地人和的农耕传统,家庭和睦、邻里相助、诚信重礼的道德规范等,与今天提倡的和谐、共享、低碳等理念十分契合。知农事、干农活、体农情,同学们深刻理解了农耕中蕴含的精神理念。
开展农村产业调研,把握乡村振兴内涵
随后,社会实践团成员参观千工坪镇胜花村猕猴桃产业基地,经胜花村党支部书记麻红花的介绍,了解到胜花村以前是一个移民村、苗族村,也是一个基础设施及农业各方面非常薄弱的深度贫困村。过去猕猴桃种植分散,未形成一定的规模,而现在采取“政府+金融机构+(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管理模式,成功种植绿心、红心猕猴桃1000余亩,形成了“一叶、一果、一菌、一车间”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不仅带动该村脱贫致富,还以产业振兴推动了乡村振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最后,实践团成员们来到全国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典范和新时代红色地标——菖蒲塘村,在廖家桥镇副镇长邓志诚的陪同下,沿着当年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考察路线,通过实地参观、听取讲解、查看资料、观看宣传片等方式,详细了解菖蒲塘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依托当地水果产业、山水风光、民族特色和公共文化,发挥菖蒲塘全国扶贫交流基地、全国最美科技小院、全省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等优势,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亮点和典型做法。由传统的水果种植村,通过做大做优相关产业,形成农、旅、研、学一体化,实现了村民的脱贫、致富,是乡村振兴的典范。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使同学们感受到了红色文化和乡土文化的魅力,还认识到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的重要性。湘西,是一片具有革命荣光的红色热土,也是一片努力奋斗的实干热土。未来的实践团成员们也将奔赴不同岗位中,带着这种精神,用个人奋斗汇聚力量,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