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高度重视教育工委书记、厅长开局项目,专题研究部署,将新时代重庆党建“双领”计划项目内容纳入全市教育系统组织干部工作要点、高校党建工作重点,实施情况作为高校党建调研督查、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和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将项目实施同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相结合,扎实开展高等教育党的领导力、高校党建引领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力、民办高校党组织执行力、成渝地区高校党建协同力等“五大提升行动”,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得到明显增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全面落实,有力推动重庆市高等教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
一、工作举措及成效
(一)聚焦强基固本,全面提升党的领导力。一是突出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第27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中共重庆市委五届九次、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持续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制定2021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深入高校开展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工作,坚持走在前、做表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抓好中央及市委巡视整改,指导39所公办高校全部制定完善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推动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二是突出健全党的领导体制。调整工委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党建和思政工作议题7项。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指导高校修订完善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三重一大”等议事决策制度,制定出台高校院系党组织加强政治把关的具体办法。高规格、高质量组织召开全市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市委书记陈敏尔同志亲自审定会议方案并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全市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取得的新成效。召开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专题会议,部署党建重点任务。开展高校党委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加大党建工作考核权重,并在事业发展考核中单列党建和思政指标。定期开展高校党建调研督查和全市高校党建“双创”中期验收工作,压紧压实党建责任。三是突出改善优化干部队伍。会同市委组织部对市属公办高校领导班子全覆盖回访调研,逐一形成分析报告。选优配强高校院系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正职,推行党政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双向进入”,截至目前,全市高校98%的院系领导实现交叉任职。对规模较大的院系配备专职副书记306名。出台《市属高等学校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指导办法》,规范高校干部选任工作,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挂职工作的通知》《关于选派人员到委机关顶岗锻炼工作方案的通知》,遴选145名高校优秀年轻干部和7名处级以上干部到市教委机关顶岗和挂职锻炼,2名高校处级以上干部到新疆、山东等地挂职锻炼,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注重领导干部能力培训,高质量举办第23期高校领导干部暑期读书班,首次走出重庆、川渝携手办班,得到重庆市委肯定。举办支部书记能力提升示范班2期(深入学习四川省高校党建先进做法,深化川渝教育系统交流合作),全面提升领导干部办学治校能力。
(二)聚焦提质增效,巩固提升党建引领力。一是注重夯实基层基础。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制定《重庆市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重点措施》,出台《重庆市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严密高校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四位一体”组织体系,推进党组织向课题项目组、实验室、学生社区等最具创新活力的组织拓展和覆盖,高校建立功能型党支部200余个,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党建工作格局。编印《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文件汇编》《重庆高校党建工作典型案例集》,复制推广党建经验做法。推进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一支一策”整顿提升后进党支部68个。严格落实党务工作人员配备要求,配备院系专职组织员418名,配备率持续提升,培育“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1081名,实现公办高校全覆盖。指导高校分级分类做好党组织书记、党员全覆盖教育培训,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化建设,每年投入50万元,与重庆红岩联线签约共建“重庆市大学生党员红岩党性教育基地”,全年30多所高校的8000余名新发展大学生党员到基地接受党性教育,新华网、光明日报等10余家主流媒体予以报道。指导高校规范加强各级党组织“三会一课”、党员发展等工作,全年累计发展党员34000余人,较去年增加1倍,《重庆高校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获重庆市二等奖。二是注重强化示范引领。深入实施高校党建“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加强对49个全国党建示范单位的指导培育力度,配套培育经费59万元,全国首批高校党建培育创建单位全部通过教育部验收。入选全国第二批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3个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5名,遴选推荐123个高校党组织申报第三批全国高校党建“双创”培育单位。每年投入专项经费300万元,培育全市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创建单位146个,并全部通过中期验收,以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为牵引,示范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过硬、全面创优。1个高校基层党组织被表彰为建党100周年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8人被表彰为重庆市优秀党员,4人被表彰为重庆市优秀党务工作者,10个基层党组织被表彰为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三是注重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双一流”“双高”建设,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2021年,全市高校新增国家级一流专业87个、一流课程105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增加至198个。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成绩和金牌数位居全国第四。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3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1个,推动高校27个项目拟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新增国家级人才61人、团队22个、市级人才293人。入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首批教育世家3个。入选重庆英才161人、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22个。每年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36.6万人,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到82.93%,居全国前列。
(三)聚焦培根铸魂,深化提升思政创新力。一是抓好思政工作改革创新。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培育“三全育人”综合试点改革高校7所、院系5个,十大育人精品项目32个。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 “四化”改革创新,新增国家级思政课教师名师工作室3个,新增全国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备课中心1个,获“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1名。创新开展网络育人工作,入选全国首批高校类思政微信公众号重点建设名单5个。严格执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修订印发《重庆市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重庆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和接受国(境)外基金资助等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严格执行哲学社会科学类讲座、论坛、报告会“一会一报”制度、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和重点人“一人一策”管控机制,发挥高校党建、网络舆情等中心作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稳定风险总体可控。二是抓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印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指导方案等“1+8”系列方案,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举措,全覆盖开展巡回指导,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发30余篇。深入推进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完成市级民生项目30项、教育系统3940件。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带动师生“四史”学习教育同步开展,开展400多万中小学生同上“永远跟党走”开学第一课,265万名高校师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等系列生动活泼的学习教育。黄政同志主编出版《渝教先锋榜样力量—重庆教育100个榜样访谈录》,举办“用生命托起师魂的好老师”王红旭先进事迹报告会23场,加强对大学生的榜样引领。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知识竞答活动、“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全覆盖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强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阵地作用。1名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三是抓好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实施高校思政工作专职队伍配备“两年攻坚计划”,建强思政工作队伍,落实思政工作者岗位津贴,截至12月底,思政课专职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分别较上年增加485人、701人。继续实施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择优资助计划,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上岗培训、骨干培训和实践研修工作。1名辅导员获评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4名辅导员获全国辅导员人物提名奖。
(四)聚焦短板弱项,有效提升党建执行力。一是着力推动民办高校党建制度体系建设。制定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1+3”制度文件,出台《重庆市民办学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等规范性文件,建起民办高校党建的四梁八柱。为27所民办高校配备党组织副书记、25所民办高校配备纪委书记,24所民办高校选派的党委书记进入学校董(理)事会,实现民办高校选派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全覆盖,坚持每年开展民办高校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工作,督促选派的党委书记进入学校董(理)事会,建立健全党组织与学校董(理)事会、监事会日常沟通协商制度,党组织与行政管理层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和教职工代表等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制度以及学校重大事项情况通报制度等,有力保障民办高校党组织在保证政治方向、凝聚师生员工、推动学校发展、引领校园文化、参与人事管理和服务、加强自身建设等6大方面精准发力。二是着力推动民办高校党组织作用发挥。健全民办高校的学校、院系、党支部和党员“四位一体”组织体系,以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补齐民办高校党建“短板”,指导转设后的重庆财经学院等4所民办高校顺利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2个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被表彰为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10人被表彰为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12人被表彰为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6个基层党组织被表彰为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入选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5个,全市高校党建“示范高校”1所、“样板支部”15个。将民办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培训纳入教育部干部培训体系,与公办高校领导干部同培训、同要求。举办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实现民办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全覆盖,通过集中轮训和示范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促进民办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培训常态化规范化。三是着力推动民办高校党建责任落实。坚持公办和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开展民办高校党建“双创”验收、党建调研督查、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等工作,在民办高校年检指标“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情况”中新增“意识形态工作”二级指标,强化院系党组织发挥政治把关,加大党建在民办高校年检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建立民办高校和教育行业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制度,组织和指导民办高校各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发挥党建考核指挥棒作用,以述职考核、严肃问责促进责任落实、工作落地。
(五)聚焦中心大局,拓展提升党建协同力。一是健全完善协作机制。与四川省教育厅共同研究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签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机制》《“成渝协同”重大教育改革试验项目实施方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高层次人才协同发展合作共建实施方案》等,建立健全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建立教育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设立联合办公室,成立15个教育协同发展专项工作组,推动合作任务落地落实。二是打造创新协作平台。搭建成渝两地创新协作平台,以党建引领教育事业发展为目标,共同推进川渝高校深度交流和合作,指导推动成立教育联盟24个,组建跨省市职教集团4个,实施“11+11联建”项目,开展“双一流”“双高”建设学科联建,打造国际化引才平台,实施博士后联合培养计划,两地各11所本科高校、围绕60余个优势特色学科开展深度合作。三是共享党建发展成果。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为抓手,深化成渝地区党建协同发展,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激发高校推动创新发展活力,推动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与四川省委教育工委联合举办2021年高校领导干部暑期读书班,现场学习考察四川大学等5所“双一流”“双高”院校,天府新区规划厅和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成都超算中心,深化拓展高校交流和合作。与四川省委教育工委联合举办建党100周年高校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先后在重庆和成都两地开班,川渝两地各100名高校党支部书记,分别到重庆、四川雅安的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进行实地研学,共享两地党建发展成果。加强年轻干部交流培养锻炼,川渝两地教育系统互派干部1名,增进交流学习机会,提升干部抓发展的综合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时代高校党建“双领”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效成果。同时,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高校党建责任落实存在“中梗阻”,党建压力传导“上热中温下冷”尚未根本解决。二是党建工作还不够平衡,民办高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有待提升。三是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成渝地区教育系统党建协作还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将对标对表中央决策部署,深化巩固新时代重庆高校党建“双领”计划成效,服务推动教育强国、教育现代化建设。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全会精神阐释研究工作,发挥高校智库作用。二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新观念、思维和方法,提升党建信息化水平,增强党建工作活力,使高校党建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三是持续深化巩固成效。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重庆市贯彻重点措施为契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成渝地区高校间党建交流协作,全面增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引领力、创新力、执行力以及协同力。四是推动项目成果转化。全面总结新时代高校党建“双领”计划取得的成绩,提炼特色,形成一系列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扎实推动项目成果转化为引领教育改革事业发展的具体行动,为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党建领航高校内涵发展提供重庆经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