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星火相传,振兴之路永续进发

2022-07-22 18:32:40 刘诗宇

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开展乡村振兴专项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青年党员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7月9日-13日,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中共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支部委员会的优秀党员代表以及优秀团员代表组成綦江“康养”志愿服务团来到重庆綦江区石壕镇万隆村、响水村等地开展乡村振兴专项服务,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工作思路,引导青年党员在社会实践中磨砺自身品行,勇担时代责任,全面激活党建“红引擎”、助跑乡村振兴“加速度”。

赓续红色血脉,注入精神动力

图片5.png

越乡村山水,颂长征精神。在石壕,群峰环抱,九沟缠绕,服务团成员行径红军桥,重走长征路,参观綦江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通过追忆红色足迹,缅怀峥嵘历史,重温伟大征程,感悟伟大精神。

石壕红军烈士墓前,全体党员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聆听烈士事迹,参观题词碑林等,回顾了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服务团每位党员的党性修养、党性原则、政治素质都得到了进一步锤炼,滋养了党员同志们的政治认同、党性认同、文化认同和行动认同。

图片6.png

听红色历史,筑振兴理想。綦江92岁高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以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亲身经历,为党员同志们讲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真实故事。

英雄迟暮,信念永存,在听完老战士的分享后,党员同志们都深感和平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继续大力弘扬革命传统,主动担当作为,立足专业特色,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全身心投入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中去,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把握“特”“融”结合,注入科技动力

图片7.png

村有千百种,风情各不同。服务团对石壕镇进行实地走访调研,通过土壤采集、水质检测、昆虫多样性调查,充分挖掘当地的生态、区位、资源等独特优势,实施专业“特色”、生态“特色”一体化乡村探索模式,真正践行学以致用、学以为民的服务精神。

图片8.png

“融”体现在“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万隆村党支部”的协同共进模式中。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付长波统筹协调,结合当地需求及专家研究方向,组建党员科技特派团,带领服务团,走进农户、深入田间,为农户提供培训指导、成果转化等技术服务,并依托当地天然的生态优势,鼓励农户因地制宜选取高山糯玉米、方竹笋、花坝蜂蜜等极具乡土特色的优势产业,避免乡镇之间同质化低端恶性竞争,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相统一。田间是课堂,大地是老师,专家们在一线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具体跟进、收集数据,将学习落在田间、地头。协同共进模式,即对乡亲们提供了专业技术帮助,也为科学研究确立了新课题、提供了新灵感,更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引领党团双联,注入组织动力

图片9.png

党团双联,共助振兴。服务团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工作思路,开展“农趣·农学”青少年农业知识科普教育活动,引导孩子们贴近农业,热爱自然,回馈乡村;下到田间地头,用情走访农户,用心服务群众;参观红色阵地,补足“精神之钙”,提升政治素质,坚定崇高信念。服务团成员还参观了当地农产品展销点,了解品鉴农产品,纷纷开启“下单”模式购买助农产品,为乡村振兴尽一份心意。

服务团成员深入乡村,用脚步丈量炙热土地,真切感受到新时代中国农村的发展与进步,用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在实践中提高政治素质,磨砺自身品行。通过把党团阵地联合到乡村一线,把专业优势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构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协调发展”的党团共建新格局。

美丽乡村,美在山清水秀,美在人杰地灵,美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此次乡村振兴专项服务,不但丰富和拓展了党日活动内涵,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优势,践行奉献精神,扎实服务民生,进一步突显党建引领作用。

据悉中共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支部委员会将以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为起点,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刘艳坤 付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支部委员会优秀党员代表以及优秀团员代表组成綦江“康养”志愿服务团开展乡村振兴专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