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程美东:大写意历史剧的上乘之作——我观《觉醒年代》

2021-05-05 10:09:19 北京大学

作为一名历史研究者,我向来对历史文学作品持谨慎的态度,因为历史一经文学化,就难免在细节的真实性程度上有所损益,电影、电视剧所需要的对话、神态等越生动形象,常常就距离历史的真实越远。但历史文艺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是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不能因噎废食地忽视,必须要发展繁荣历史文艺。写好历史文学作品的关键是在历史和文学之间保持一个合适的张力,在我看来这个张力就是历史文学表现的历史尽量是大写意的历史,我们在审视历史文学作品的好坏上也应该以这个标准来加以衡量。现在历史学界所使用的大历史研究方法其实就是一种历史大写意。

a99fe4be5f174df69b98e5f1ee9fe393.jpg

《觉醒年代》剧照

按照历史大写意的标准来审视《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应该说是近些年来有关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的电视剧上乘作品——历史和文学结合得比较好。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与过去一些涉及到这段历史的历史文艺作品相比,在不少史实上更接近真实。比如,在展示袁世凯得知日本提出《二十一条》时的愤怒,甚至为此编造了一段他责骂李鸿章卖国的话语,就突破了过去一些文艺作品所刻画的袁世凯的形象,更接近当时袁世凯的内心无奈、无力的真实态度;又比如,在展现辜鸿铭、林纾、黄侃等反对新文化运动的人物时,突破了过去同类作品对于他们刻板、守旧、迂腐的形象,表现出他们在中西文化碰撞过程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面临挑战的内心焦虑的真实心态,虽然思想落后,但并不让观众反感、厌恶,只是让人有点惋惜。

二是剧中呈现的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邓中夏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人物的有血有肉、又富有高尚情怀的形象也符合历史史实,比较真实地再现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国家、民族强烈的责任感和不屈不挠的斗志、朝气蓬勃的气质、伟大的牺牲精神、理想主义的情怀。

三是剧情生动但不造作。这部电视剧能赢得很多观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些中国近现代史著名历史人物一个个鲜活生动,充满了故事情节。应该说,这些情节、对话不乏艺术加工和虚构,但由于与其历史言行的价值倾向一致,没有让人觉得生硬。这些情节设计很容易吸引观众,引导公众,能够有效起到文艺作品的价值引领作用。

四是历史色彩较浓,基调昂扬向上。整个历史剧无论是服装、建筑、语言还是人物形象,呈现的历史画面感很强,把观众很轻易地置身于那个风雨如磐、山河破碎的历史岁月,让人产生强烈的“恨不早生上战场”的历史参与感。这是文艺作品最成功的地方。这部电视剧做到了,很不容易。同时,看完这部电视剧,让人对于先进的中国人充满敬意、对于中国未来充满了自信、热爱和希望!

五是这部电视剧对于北大的突出也是历史大写意的真实。有朋友曾跟我说,这部电视剧太突出北大了,感觉就是写五四时期北大历史。其实,这不是剧作者对于北大的偏爱,这是基于对于历史的尊重。1919年,中国的大学生只有18000多人。北大在那个时候汇聚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呼吸着世界和中国最新鲜的空气,北大在当时代表着中国的先进教育,他们自然要发出时代的最强音。这是历史赋予北大的责任,这也是历史文艺作品大写意创作方法的自然呈现。

(作者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原载于1575期校报1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按照历史大写意的标准来审视《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应该说是近些年来有关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的电视剧上乘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