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 | “课程思政”专栏② | 从一门课程到一个体系

发布时间:2021-02-04 14:14:59

作为一名一线专业课教师,我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和实践经历了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而反观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教师的职责、使命以及师德的再思考,也是对“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做出回答的过程。


307.jpg


2013年,我主讲的课程《自我认知与职业生涯规划》获得我校首批“新生研讨课”教改项目立项。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引入自我认知的“价值观探索”部分。通过启发式教学、课堂研讨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引导其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发展观,使其在进行人生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能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而率先开展”课程思政“试点的上海市各高校也开始推广其实践经验。在学习“上海经验”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实际上也是在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课程思政”、更好地践行“课程思政”,我开始有意识地学习相关理论,并尝试开展理论研究,2018年我申报的课题“本科生职业发展教育类课程推行‘课程思政‘改革研究”获得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

与此同时,随着《自我认知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团队的组建及课程建设的完善,我也深刻认识到:对于本科生的职业发展教育而言,好的课程教学必不可少,但仅仅依靠一门课程却无法真正实现职业发展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后,如何在课堂之外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加以应用?遇到困惑和问题时向谁寻求帮助和指导?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与联合。怀着对寻求问题解决方案的一种“好奇心”,我开始探索如何构建一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课程育人为基础的本科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系。非常幸运的是,在整个探索(调研)过程中,我得到了党委宣传部、学科建设处、招生就业处、教务处、校友工作处、工商管理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力支持,系统了解了我校多年来在职业发展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我将学校已有的实践积累归纳为 “ ‘体验-测评-实践’ 三位一体的职业发展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对“课程思政”的思考,申报了2020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课程育人)并获得立项,成为目前为止辽宁省唯一一个获得立项的课程育人类思政精品项目。

在职业发展教育领域的探索心得成为我在其他课程中实践“课程思政”的有益指导。我开始努力挖掘自己所授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这些元素与专业课教学结合起来。例如,在《SYB创新创业基础》课堂,引入与“精准扶贫”有关的创业案例,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创业的同时了解“精准扶贫”的内涵和意义;在《绩效管理》课堂,引导学生从个体、团队、组织和社会层面分析绩效管理的作用,总结建立高绩效企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课堂案例分析与小组研讨,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敬业的管理者,学会在绩效考评实践中平衡规则与人情的关系,营造公正、和谐的组织氛围。

在教学实践与课题申报过程中,我对“课程思政”的践行有以下两点感悟:


01 践行“课程思政”,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关键是教师。具体而言,是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认同。

实际上,作为教师,教好书是本分,育好人是责任。因此,专业课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之外,更重要地是能够从“大思政”的视角来认识并认同“课程思政”这一综合教育理念。这种认识和认同能够推动教师把“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内化到教学理念中,从而对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产生一种“敏感性”(类似于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进而在教学实践中主动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通过适当的课堂设计,将其融入教学活动中,以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用专业课的语言自然而然地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02践行“课程思政”的保障是在顶层设计指导下的资源整合,形成“上下贯通、平行联动”的践行方式。

具体而言,教师对“大思政”的认识、理解和认同,需要包括党委宣传部在内的党务工作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加以宣传和渗透;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体制机制的整体规划需要党委宣传部、学科建设处在推进思政工作及学科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加以考虑;“课程思政”研究团队的建立、教师培训的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制度的建立、教师践行“课程思政”激励措施的制定、育人实效的评价则需要教务、人事、学工等部门及各院系的协作与配合,形成一种全方位的制度保障。例如,专业课程建设的质量标准可以对标“国家级一流课程”的建设标准,因为“课程思政”是国家级一流课程评选的重要指标之一(教务部门和有关院系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把“课程思政”的实践和研究成果列入教师职称评审指标和考核指标,充分发挥职称评审和绩效考评对教师行为的“指挥棒”作用,使教师能够真正地愿意把“课程思政”的践行与自身的职业发展相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通过启发式教学、课堂研讨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