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英”才济济,灼灼“华”章。有这样一群英华学子,勤于学业、笃行不怠,日积跬步,乃至千里;有这样一群时代青年,热心公益、敬业尽责,心有所信,撷英而行。榜样如炬,追光前行,榜样是一种力量,是一方灯塔,更是一面旗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展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英语学院青年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英语学院推出“撷英而行”系列推送,引领英华学子采撷英华,一路前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我是幸运女孩。然而我深知,这样的幸运源自学校和学院给我的底气和机遇,源自我敢想敢试、自信果决的劲头。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幸运,我的人生变得丰富和多元。”
——于若涵
于若涵,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级英语学院英语专业(人文实验班)本科生,卓越学院外交外事人才实验班学生。曾任校学生会青年研究与理论学习部“百团讲百年”理论宣讲团导师、中国青年工作室UNV组组长、卓越学社学术部副部长,获上海外国语大学年度人物、校优秀学生荣誉、宝钢奖学金、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等。多次代表学校辩论队参加上海市各类赛事并获奖。参与省部级课题一项、主持上海市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一篇。怀揣好奇与勇敢,她扬起语言之帆,积极参加十二届亚太青年模拟APEC、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等活动,在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理解中国、走向世界。
好奇和勇敢,让若涵敢于探索和尝试不一样的人生。接到复旦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推免复试电话时,她正在学院爱心阅览室准备一场英文面试。在电话中,她未加思索地同意了参加复试。这是一条她曾无数次想象过但还需时间检验的路,也许还看不清前方,但却充满欣喜和新意,她依然愿意去体验和挑战。这样的果敢在若涵大学期间发生过许多次:刚上大一在学院官网上看到人文实验班录取通知的时候,通过学校“琢玉人才计划”进入卓越学院外交外事人才实验班的时候,得知自己进入校辩论队、第一次拿下上海市冠军的时候,收到论文录用通知的时候……是这么多个“第一次”的标签,丰富了若涵的在校经历。
专业、辩论和中医文化:
探索中收获成长与活力
“本科阶段,我们往往都困惑自己想做什么。如果暂时无法梳理出‘少而精’的主干,不妨从‘多而杂’开始,大胆地尝试、广泛地体验,身体力行地找到或者研习自己喜欢的、擅长的、独特的、小众的领域。”学院人文化教育和人文实验班个性化培养,使若涵建立了广泛的学科兴趣和国际化视野;紧贴国际前沿的学术训练,让若涵有机会聆听海内外高校英语专业领域顶尖教授的学术观点:文学与媒体、戏剧、政治,多元学科和文化在若涵的脑海中交融碰撞,锻造了她极具竞争力的学术思维和思辨能力。
辩论,也许是若涵身上最有归属感的标签。作为校辩论队的核心成员,若涵多次代表学校踏上全国和上海市的赛场,斩获冠、亚、季军及最佳辩手殊荣,并担任校内外辩论赛事的评委。校辩论队的队长靖怡学姐、英语学院的小房学长是她学习的对象,而她从前辈身上意识到,一场比赛攻辩过程中的交锋,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强有力的数据、理论支持;而立论和结论的坚实程度,与辩手对辩题的理解程度息息相关。每一场辩论,都是一次学习和提升。拿到辩题、搜集文献、查阅资料、阅读书籍、咨询师长……一次次重复的过程中,若涵提升了文献研究和学术表达的能力。她开始渴望将这样的能力迁移到专业研究中去。
从辩论场出发,若涵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热爱:推动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大一下学期,若涵代表学校辩论队参加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主题辩论赛。中医药辩论赛的特点是学术性,辩题涵盖中西医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之辩、中医药出海监管、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等主题,评委也多为专业研究人员及从业者。为此,她更加注重深入地挖掘,认真扎实准备辩论资料。最后,若涵和队伍打进全国四强,获得上外辩论队在此赛场史上最好成绩。正是这次偶然的机会,激发了她将中医药与自身专业背景结合进行研究的兴趣。在卓越学院“全球传播”课程上,若涵探讨了中医药海外传播的多元路径;在英语学院“国学典籍与翻译”课堂里,若涵接触到了中医典籍外译这一研究方向。人文实验班丰富的学术训练,原典阅读与批评课程、英语学院新苗学术论坛、人文·艺术·创新读书会等为于若涵开展学术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功夫不负有心人,若涵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了论文《<金匮要略>魏迺杰英译本的认知识解操作》,并发表于于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借助上外英院的深厚人文底蕴、创新培养模式和多元的学习环境,若涵以科研创新为引擎,将专业知识与研究思维和时代需求紧密融合,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成长与活力。
学术、实践和国际交流:
碰撞中理解丰富和多元
朋友们总说若涵每个学期都很忙碌,最主要的原因是她同时就读于英语学院人文实验班和卓越学院外交班,课表安排非常充实:人文实验班开设文学、翻译、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区域国别研究五大方向的课程,卓院提供了经济学、法学、传播学等社会科学课程,以及包括Python和R语言在内的研究方法课程。若涵来自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她回家时经常与学弟学妹们分享在上外读书学习的体会,还通过牵手计划鼓励大家报考,因为她常说,在上外让她感受到了丰富多元的新文科学习图景,也体会到了不同学科的碰撞交融。
利用学术知识解决社会问题始终是若涵关注的重点。她先后参与了牛津大学暑期学校和芝加哥大学的数据与政策暑期学者项目,并在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美国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助理。顶尖的学术平台、专业的教授学者、深入的知识交流,在若涵的内心根植了“向上”“向外”的力量。在浙江大学组织的全国高校国际组织菁英人才大赛中,作为队长的她基于公共治理理论,分析中国的国际组织在气候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并为双碳背景下NGO在中国碳交易市场发挥的作用提供政策建议。作为全国青联国际传播支持团队的成员,她积极参与整理和汇编中国在海外社交平台中的舆情形象,将中国的声音传递到国际舞台。持续的好奇,不断的尝试,让若涵更加清晰地明确了未来研究方向。在参加牛津大学国际争议解决暑期学校时,若涵和来自于全球各地的顶尖学子探讨海事仲裁制度,在此期间她萌发了研究生阶段继续法学学科的学习。经过努力和尝试,她也顺利拿到了复旦大学法学院硕士录取通知书。
关注社会,亦传承初心。作为上外理论宣讲团的课程导师,若涵为松江外国语学校的师生们讲解脱贫攻坚理论和实践案例;参与《百年征途寻迹”:红色文化的多语种传播》上海市大创项目,她与团队一起发挥多语优势,推动红色文化的海外传播;在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上,她凭借出色的翻译水平和语言能力,协助与会人员探讨解决社会热点问题;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青年工作室的副部长,她组织策划了SDGs @ SISUer可持续发展的上外行动系列推送,在“青春上外”公众号连载,参与到英国、日本志愿服务情况及国家财税政策的调研工作中,并帮助完成了《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统一管理规定》的翻译和校对工作……凭借语言能力和学术积累,若涵坚持在实践中传承初心,在志愿中勇担使命。
若涵常说,“不管是辩论场上某个脑洞大开的唇枪舌战,还是现实生活中关于法律、政治等议题的讨论,其核心目的都不是否定他人的论点或是加深观点的分歧,而是在多元价值视角中反复权衡,寻求全局视角下的最优解。”学习和生活亦是如此,怀揣好奇与勇敢,扬起语言之帆,在与社会和世界交互的过程中,一步一步靠近自己内心最深处的理想。
站在过去和未来、经典和时代浪潮的交汇点上,于若涵将跬步千里,始终以开放的心态和脚踏实地的行动力,将“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和“含咀英华,会通中西”的院训铭记于心、实践于行,在新时代书写中国青年的新故事。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