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 | 英华学子优秀课程作品展 (八)

发布时间:2022-10-26 19:28:46

历经10余年英语专业人文化教学改革,英语学院建构了丰富完善的课程体系,五大学科方向课程齐全,核心课程、实践课程近30门,专业方向课程60余门。此外,学院陆续创办英华辩论队、英华诗苑、英华演讲社、英华写作工作坊、英华口译社、英华笔译社六个学术类社团,成为学院育人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本栏目将展示英院学子在各门课程以及学术社团中的优秀习作和论文,“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英语学院愿为学子们“扬帆”,护送学子们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扬帆 · 第八期

《论语》是一本看似平易,实则深邃的人生大书。此书不立理论体系,转谈现实生活,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事理合一,体用不二的基本气质。小作者能够深读入里,体察入微,且能反躬责己,严于自剖,对于她这个年龄,实为难能可贵。亲近传统经典,悟正生命本源,是大学之为大学的必修课。

——指导教师 高健


于常态、常行、常伦、常情中体悟文化自信

——读《论语》有感

黄昱彬

常听人说“中国人要有文化自信”,说来惭愧,很长时间我只觉得这是口号式的呼吁,内心并无实际感触。但在跟随学院老师一章一节、一字一句地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文化自信四个字从空洞变得具体可感,越发饱满。《论语》致广大而尽精微,其中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智慧和从日用常行中来又回到日用常行中去的为人处事之道,让我真正理解了中国文化的底色,发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值得为之自豪的精神力量。

如果说西方哲学思想像一座世外桃源,让人眼花缭乱、心驰神往,但终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境,那儒家思想便像是市井烟火中的一位老者,事无巨细地教会我们生活的道理,叫人心安。它并不高高在上、目中无人,而是关切着每一个在现世生活中努力生活的普通人。幼时长辈们便会用《论语》中“食不言,寝不语”的道理来教导我们。开始学习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类的道理更是常常挂在嘴边。在我中学门外的人行道上,每隔几米就有一块写有《论语》章句的牌子挂在围栏之上。我想,恐怕再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经典能如此轻易地融入每个人的孩提时代和日常生活。这正说明了《论语》“道不远人”的生命力。这种不故作高深,能在生活中运用的道理体现出了儒家思想对自身的自信。

同样体现儒家思想自信之处的还有其重行动、轻言语的态度。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口若悬河的人比不过少言寡语但有实际行动的人,因为无论一个人的嘴上如何说,真正要紧的是他的行动。因此通常很少给出绝对论断的孔子会在这件事上十分坚决地表态:“巧言令色,鲜矣仁!”但在当代人的成长过程中,这种巧言令色似乎成为了通向成功的捷径,而讷口少言的人则会沦为吃亏的一方。在成长的过程中,坦白说,我就因为较为善于言辞而收获了一些“好处”。小时候,我总会因为积极回答问题而收获一些“反应快”、“聪明”的评价,并因此沾沾自喜。在中学阶段,我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电视节目的录制、电视台的采访等等活动。在高中课题结项时,在我看来平平无奇的研究成果因为我的“巧言善辩”而顺利通过考核……而与此相反,我也亲眼目睹过一位好友因内敛不善言辞而在大学面试环节被刷掉,无缘自己理想的学校。在这种“巧言令色”与“讷口少言”的境遇对比中,我渐渐开始怀疑是不是人的内心想法和实际行动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嘴上怎么说。也正因如此,当得知我的高中地理老师的孩子的单名是“讷”字时,我感到很诧异,奇怪为什么会有人用一种缺点给孩子取名。当时在我心中,我下意识地把木讷当作一种缺陷,而孔子却提醒我们:“刚、毅、木、讷近仁。”的确,一个真正有仁德、有自信的人不需要用言语粉饰自己的行为,而是只需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态度。桃李不言,方能下自成蹊。在中国人心目中,雄辩的口才的确是锦上添花的技能,但内心的仁义,切实的行动才是立于世的根本。我们需要的不是西方政治辩论式的夸夸其谈,而是在日用常行中践行自己的本心。正所谓“在生活的紧要处下功夫”。

在本学期课程的学习中,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中国传统的说理方式,或者说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中国人的智慧是凡事留有余地,俗话说“满嘴的话不能说”。我们不需要用堵死任何反驳的余地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因此《论语》从来不以逻辑严密取胜,而是将现实生活的经验和常伦向我们娓娓道来。孔子并不想将“三人行必有我师”上升为普遍原则,仔细考究是不是世界上每三个人都符合这一定律,而是告诉我们要从他人身上学习的道理。孔子并不致力于为每件事都找到一个唯一解,而是以“无可无不可”的态度谦和平易地对待生活。这便是儒家思想的一种松弛的智慧,一种自信的状态。

与说理方式同等重要的是说理的对象。在读《论语》的过程中,我切实地体会到了罗翔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要爱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人。”孔子所说的每个道理,都是着眼于具体真实的人与生活,而非抽象的道德律令。君子不是一个抽象的形象,而是每一个恪守仁道,做到仁义礼智信的真实的人。当人过分追求高深的抽象之物时,便会离具体的人越来越远。卢梭倡导博爱,为抽象的人类的苦痛而流泪,可这种博爱早已脱离了现实生活,成为了一种虚空的幻想。他把自己的五个孩子送入孤儿院,还在《忏悔录》中为自己辩护,说他忙着爱人类,以至于没有时间关心自己的孩子。孔子看到这样的行为,大概会觉得十分荒唐吧。

除此之外,中国人对待自身生命和天命不卑不亢的态度也充分彰显了一种自信。上课时老师说道:“中国人的自信在于从不把生命交付给任何一种异己的他者。”我深以为然。在面对无法违抗的天命之时,孔子的态度是顺应它,但这种顺应绝不是指彻底放弃自己的主动性,或是将现实世界抛之脑后,转而关注想象中的彼岸世界。而是在“知天命”后主动学习天道,在人世中创造功业。仔细想来,这种思想在神话故事中就能窥见一斑。从上古时期起,中国人与天与神的关系就不是绝对的一方指引,另一方臣服。从后羿射日到精卫填海,中国人始终相信“人”的力量。这难道不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吗?这种对人的重视传承至今,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直到现在,我每每读到“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仍会热血沸腾。儒家对“人”的相信不仅限于此。面对复杂多变的人性,孔子选择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来对世人提出期望,即使这种期待不断落空,甚至被人揶揄讥笑也从不放弃希望。他对世道看得清醒,正如他的弟子子路所言“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但他仍“明知不可而为之”,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因为他始终相信在人的心中有属于道德、属于仁义礼智信的一方天地。。而现实也证明,他的坚持到近乎固执的理想并不是完全的空想,即使在千百年后的这个由现代工业主宰的文明当下,我们依然需要,或者说更加需要《论语》来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安定的居所,在不断变幻的时代巨浪中扎下属于中国人的锚。

总而言之,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有机会再次审视和理解中国文化的根基和本源。我领悟到孔子在时刻不离日用常行中一以贯之教导我们的道理,体悟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的内涵,更在常态、常行、常伦、常情中发现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所在。

理解、认可、践行,方成自信。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英语学院愿为学子们“扬帆”,护送学子们驶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