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研究与实践创新,是新时期组织部门围绕党的建设大局开展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近年来,同济大学党委以深入开展教育部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为契机,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拓展党建研究工作方式和平台,不断增强党建研究与实践创新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对于党建工作的宏观指导,以党建研究与实践创新促校内党建工作的蓬勃活力和质量提升。
因势而谋,全面构建高校党建研究新格局
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同济大学党委不断突出党的理论建设和研究创新工作重要性,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重新理顺和组建同济大学党建研究会,建立名师专家评审导师库,打开新时期高校党的建设研究新局面。2018年,在上一届党建研究会的基础上,积极组建新一届同济大学党的建设研究会。新一届党建研究会由校党委书记、校党委副书记任正副理事长,秘书处设在校党委组织部,各党口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二级党组织书记代表担任理事会常务成员,并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与政治学院等相关学院教授学者纳入名师专家评审导师库,定期对各项课题进展情况开展指导检查,从而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共同参与协作,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做到导向正确、配合密切、运转灵活,锻造校内工作合力,发挥综合优势,形成对党建研究与实践创新工作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应势而动,不断增强党建研究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制定并发布《同济大学党的建设研究课题管理规定》,从课题类别与课题申报、课题评审与立项等六个方面对课题申报到结题的各个环节进行明确要求。在课题评审过程中,建立“函评+答辩”和“盲审+抽评”的党建课题评审制度,并邀请校内外专家、各党口职能部门和二级党组织负责人参与评审,以专业的评审维度,多元的评审视角和严格的评审标准,进一步确保课题评审的专业和规范。同时突出理论指导实践,注重研究成果转化。按照党建研究“研以致用”的原则,有的放矢地设置研究题目,鼓励和引导针对党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分析和揭示现实矛盾,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和推动实际工作。一是同步转化。针对应用性强的课题,做到课题研究与成果实践双推进,在用课题研究指导具体实践的同时,通过具体实践反哺课题研究。二是分期转化。对综合性强、课题转化成果分阶段实现的,在充分吸收应用课题调研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分期试点和逐步实施。三是后期转化。课题研究成果具有较多方面应用价值的,积极拓展研究成果转化范畴,形成制度、经验总结、意见等多种形式的成果汇编,用于指导日常工作的开展。多措并举,有效实现课题研究与成果实践同步转化为工作思路和对策。
顺势而为,加大投入营造浓郁党建研究氛围
按照“重点+指定+自选”的课题类型分层分类,不断加大对各级各类党建研究的支持。每年投入经费近80万元开展校内党建课题研究,并明确获批上级单位党建研究课题,自动列入学校当年重点课题或指定课题,给予资金和资源的配套,为各课题组完成课题提供保障,有效助力课题研究的扎实推进。同时,积极鼓励二级党组织根据自身实际开展党的建设理论和工作创新研究,并将每年学校开展的各级各类紧贴实际、内容丰富的党建研究成果汇编出版,不断总结新的经验,拓展新的思路,在反映同济大学党建研究工作新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营造校内开展党建研究创新的氛围,为更进一步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水平提供有力的理论研究支持。
近三年,全校党建研究课题累计申报近200余项,积极申报和参与党建课题研究在党务工作者队伍中蔚然成风,并在校内培养了一批在党的理论建设和工作创新上有研究热情、有研究心得、有研究水平,更有研究成果的党务干部。良好的党建研究氛围,为学校打下来坚实的基础。近三年,同济大学共申报立项教育部和上海市级党建研究课题十余项,在各级各类党建研究平台取得认可,收获颇丰。
下一阶段,同济大学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开阔视野和思路,拓展党建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不断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并着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和对策,推进完善工作措施,不断提高学校党建工作水平,为加快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